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镜检查的220例残胃占同期胃镜检查7540例的29.2%,其中37例为胃癌术后残胃,胃癌复发8例,复发率为21.6%;消化性溃疡术后残胃癌变(残胃癌)4例。残胃胃癌累计检出率为5.5%,比非残胃的胃癌检出率高。残胃溃疡检出率9.1%,残胃炎77.3%,提示残胃患者,特别是胃癌术后者,应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发现残胃癌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残胃癌37例诊疗分析启东市人民医院外科沈向阳,张挺残胃癌是指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施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残余胃发生的癌,一般将残胃癌指限于手术后五年以上发生的癌[1]。其发病率国内在0.3%~11%。残胃癌术后成活年限与原发胃癌术后生存年限并无多大差...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8例患者手术后胃进行观察,发现残胃癌9例,占3.13%,其中早期残胃癌1例;胃癌切除后复发癌29例,占10.07%。结合临床对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的分类、定义、发病率及引起残胃癌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诊断主要靠胃镜及活检。减少和防止残胃癌的发生有赖于:(1)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胃镜定期随访,尤其对毕氏Ⅱ式患者;(2)胃大部切除术后,尽可能选用毕氏Ⅰ式;(3)对青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应从严掌握手术指证,(4)发现残胃有隆起、糜烂、色泽改变或溃疡等病变,应多处作活检,以了解有无癌灶存在。  相似文献   

4.
残胃癌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满5年在残胃发生的癌称为残胃癌[1]。按此标准我科1965~1980年7月共收治10例残胃癌,占同期胃癌的1.15%(10/86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8~76)岁,平均47.8岁。6例为胃溃疡,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3例行B-Ⅰ氏手术,7例行B-Ⅱ氏手术。残胃癌确诊距胃大部切除的时间6~21年,平均14.6年。  临床主要表现上腹胞胀、不规则疼痛,呕吐,食欲下降,消瘦,体重进行性减轻,2例反复便血,1例呕血。查体3例有腹水,3…  相似文献   

5.
残胃癌的外科诊治(附2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1年间我院收治的29例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生存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2.1%,早期残胃癌缺色相对特异的症状,55.1%的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6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1.7%,残胃小弯侧37.9%,贲门处10.4%,手术并发症为24,1%,手术根治切除率为68,9%。其1,3和5生存率分别为78.5%,43.9%和35%,9例姑息或探查术病例,其术后生存不到1年。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积极外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手术是残胃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残胃癌外科诊断和临床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4例残胃癌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7.6%。首次手术B-Ⅱ式28例,占82.4%。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6.5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2%,残胃小弯侧占40.9%,贲门部占7.1%。结论胃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残胃发生癌变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取49例残胃癌患者和47例普通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残胃癌组HP阳性率显著的低于普通胃癌组(P〈0.01);49例残胃癌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28例(57.14%),其他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3例(6.12%),管状腺癌6例(12.24%),中分化腺癌8例(16.33%),高分化腺癌2例(4.08%),印戒细胞癌1例(2.04%),未分化癌1例(2.04%)等;BillrothⅠ式手术残胃癌患者HP阳性率(41.67%)显著的高于BillrothⅡ式手术残胃癌患者的HP阳性率(10.81%)。结论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可能是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要类型;HP的感染可能不是残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BillrothⅡ式手术引起的胆汁反流可能是残胃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12例残胃癌再手术率为83.3%,根治性切除率为58.3%。并对残胃癌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51 例胃大切除术后残胃经纤维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进行分析。结果为残胃癌5 例,HP 感染率为80 % 。残胃溃疡13 例,HP 感染率为77 % 。残胃炎33 例,HP 感染率67 % 。残胃癌HP 感染率明显高于残胃炎( P < 0 .05) 。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残胃病变密切相关,尤与残胃癌为甚,及早治疗HP 感染,可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残胃癌的发展规律及治疗方法,对纤维胃镜随访观察426例残胃中8例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1)B-Ⅱ式术后残胃癌发生率高于B-Ⅰ式术后(P〈0.01)。2)胃溃术后残胃癌发生较十二指肠球溃汤术后发生率高(P〈0.05)。3)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残胃癌的关键。4)残胃癌的治疗原则仍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季政一  沈洋  瞿磊  裘正军 《上海医学》2006,29(3):153-155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05年6月行外科治疗的55例残胃癌患者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为83.64%,根治性切除率为58.18%。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0.62%,5年生存率为21.88%。结论根治性外科治疗及病期是决定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7例残胃癌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99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7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残胃癌临床表现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27例残胃癌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21例,非根治性治疗(包括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或造瘘术及探查术)6例,观察术后患者生存率。全组根治手术切除率为77.7%。根治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45.2%、1.9%,非根治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3.2%、5.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在15084例纤维胃镜检查中,胃次全切除术后检查138例,占0.91%。结果残胃炎110例(79.71%),吻合口溃疡19例(13.76%),残胃癌5例(3.62%),胆汁返流12例(8.7%),还有7种其它病变各1~2例。显示手术既不能解决胃的炎症,也不能预防胃癌的发生。故此,应严格掌握胃切除术的指征,术后应进行定期内镜随访,以期发现早期病例。  相似文献   

14.
喻继锋 《中原医刊》2009,(18):41-42
目的总结分析残胃癌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残胃癌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5%和50%,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7.1%、21.4%。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积极的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1例残胃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其他胃癌982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1例残胃癌中男性为绝大部分,占84.8%(43/51),中位年龄为58岁,首次手术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Ⅱ吻合为主者占96%(48/51)。残胃癌发病在吻合口行再次手术切除率者占56.86%(29/51),其中行根治性切除率者占25.49%(13/51),非根治性切除率者占60.78%(38/51)。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与同期其他胃癌(5.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637)。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8.7%和31.6%,非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0.00%和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χ^2=4.028,P〈0.05)。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3%、29.41%和13.73%,与同期其他胃癌对比(74.95%、46.95%和2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残胃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疗效与胃癌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6.
13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Hp检出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快速尿毒酶试验、PCR法、组织切片Warthin-stary银染及血清ELISA法检测重庆地区136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36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检出率为43.4%,与年龄、性别以及术后时间无关;毕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65.8%)明显高于毕Ⅱ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34.0%),而伴有胆汁返流的残胃Hp感染阳性率(21.3%)明显低于不伴胆汁返流的残胃阳性率(56.0%)。同时,因溃疡、穿孔、出血行手术的残胃Hp检出率(47.7%)高于因胃癌手术的检出率(24.2%);不同病理学残胃中,残胃溃疡和残胃癌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残胃炎及吻合口炎Hp感染率。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残胃癌,应及早进行Hp治疗,可减轻肠胃病变,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残胃癌和残胃复发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2月~1995年10月间共行胃癌手术1903例,其中残胃癌手术34例,残胃复发癌手术19例,分别占同期胃癌手术的1.787%(34/1903)和0.998%(19/1903)。两种特殊胃癌的手术方式: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R2式)35例,左上腹内脏联合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8例,剖腹探查9例。35例残胃全切除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1,34.7,23.6%。故认为胃部分切除术后应定期行胃气钡双重造形或胃镜检查,一经确诊为残胃癌或残胃复发癌,力争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并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和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4.07%,其中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7.27%,联合脏器切除率为54.5%,全胃切除31例,剖腹探查1例,全胃切除后消化道再建用Roux-en-Y术式。经腹腔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26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3.63%,淋巴结转移站别分别为:pN。8例,pN1 16例,pN2 7例,pN3 1例。残胃癌工期和Ⅱ期平均生存时间为(80.17±17.21)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56.12±19.52)个月;残胃癌Ⅲ期平均生存时间为(31.16±9.15)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22.0±13.70)个月;残胃癌Ⅳ期平均生存时间为(23.55±6.08)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16.30±15.30)个月,LogRank=0.0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比较单纯残胃癌根治组与联合脏器切除组、姑息手术组与标准根治手术组及扩大根治手术组、初次胃手术再建为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高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残胃癌外科治疗应选择在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Billroth Ⅱ式术后残胃癌发生率为75%:肿瘤平均发生距胃切除时间为14.1年:1次性胃镜检查对残胃癌的检出率为87%;肿瘤发生在吻合口14例,胃底贲门部12例,全残胃2例;采取根治术预后好。结论:残胃癌多在Billroth Ⅱ式术后发生,定期胃镜检查可以早发现。积极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收治3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 Ⅱ式术后发生率高;仅2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