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探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疗效。2010年7月~2011年3月对我科1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采用Arner Lindholm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1%。表明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指导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跟腱断裂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也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以跟腱再断裂和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分别在1.4%~5.6%和1.1%~4.0%[1,2]。1992年 Masquele 首次报道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大多(占85%)由腓肠内侧与外侧皮神经在小腿中部组合而成,它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足踝部及跟腱周围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3]。我院于2014年4月28日收治1例足跟部慢性伤口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术病人,术后精心护理,皮瓣一期愈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与自然恢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中的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平均18年随访。结果 :按尹庆水等疗效评定 :康复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 (33/36) ,自然恢复组的优良率为73%(19/26) ;康复组 (36例 )术后感染2例 ,再断裂1例 ,自然恢复组 (26例 )术后感染4例 ,再断裂5例。结论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性跟腱断裂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开放性跟腱断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6个月至2年。新鲜组开放性跟腱断裂疗效优良率86.7%,并发症发生率6.7%;陈旧组优良率58.3%,并发症发生率116.7%。新鲜组和陈旧组开放性跟腱断裂术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跟腱断裂早期准确诊断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肌腱桥接修补术治疗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9年12月采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肌腱桥接修补术治疗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21例,手术前后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135个月,平均81.1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跟腱断裂复发。术后2年AOFAS评分及ATR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所有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疼痛完全缓解,其中17例恢复至受伤前运动水平。结论 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肌腱桥接修补术治疗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跟腱固定强度可靠,患者疼痛、行走功能改善,是一种安全、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9例得到随访,随访18~32个月,平均26个月,疗效优12例(41.4%),良11例(37.9%),差6例(20.7%),优良率79.3%;术后浅表感染和皮肤坏死4例(13.8%),深部感染3例(10.3%)。结论: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根据断端缺损范围而定;切口延迟愈合、感染、清创后跟腱缺损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背景:常规的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愈合慢、粘连、二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可达73%,严重影响了患者踝关节功能。目的:为减少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并发症,分析疝修补材料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跟腱断裂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4例为开放性损失(镰刀伤),7例为闭合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左侧3例,右侧8例。在常规跟腱修复手术完成后,取疝修补材料修剪后,采用“包裹”法加强修复跟腱断裂吻合端。术后观察跟腱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rner Lindholm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结论:2例失访,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5个月,Arner Lindholm标准评价显示优7例(78%),良2例(22%);术后跟腱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二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说明在常规跟腱断裂修复手术完成后,应用疝修补材料“包裹”法加强修复跟腱断裂吻合端临床疗效肯定,跟腱功能恢复良好,可防止再次断裂、局部粘连及感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与自然恢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中的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平均18年随访。结果:按尹庆水等疗效评定:康复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33/36),自然恢复组的优良率为73%(19/26);康复组(36例)术后感染2例,再断裂1例,自然恢复组(26例)术后感染4例,再断裂5例。结论: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sheffield足踝U型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跟腱挛缩畸形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外固定架护理,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认为sheffield足踝U型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跟腱挛缩畸形术后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跟腱术后二次断裂患者13例,采用LARS人工韧带加强修复,并辅以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术后按Arner—lindholm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13例平均随访28(12~48)个月。按Arner-lindholm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未发生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8~10周恢复日常生活,术后3~4个月回归伤前职业。【结论】应用LARS治疗跟腱术后二次断裂临床效果满意。LARS可提供永久性纤维支架,加强断裂跟腱的强度及韧性,患者可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功能锻炼对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疗效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跟腱缝合微创修补手术的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82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足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OFAS,AL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腱断裂术后行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功能锻炼可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误诊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选择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40例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断端修整后直接缝合,14例用Lindholm法腓肠肌腱瓣翻转成形术修补,4例用Abraham法倒V—Y肌腱瓣成形术及跖肌腱扇形膜片修补,2例用Bosworth法及跖肌腱扇形膜片修补跟腱。结果:术后随访5月-15年,平均3.5年。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34例(85.0%),良5例(12.5%),差1例,优良率为97.5%。结论:避免误诊、早期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效果良好。需根据跟腱断裂部位、缺损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积极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跟腱龙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跟腱愈合时间)、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实验室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跟腱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分别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AOFAS踝-后足评分、ATR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时,2组TGF-β1、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肌腱瓣成形术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治疗及护理2,6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17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加强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leinert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2月应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leinert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跟腱断裂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跟腱断裂再发。术后62例随访时间9-36月,根据Arner Lindholm的评分标准,优5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leinert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疗效满意、肢体功能恢复理想、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9例得到随访,随访18~32个月,平均26个月,疗效优12例(41.4%),良11例(32.9%),差6例(20.7%),优良率79.3%;术后浅表感染和皮肤坏死4例(13.8%),深部感染3例(10.3%)。结论: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根据断端缺损范围而定;切口延迟愈合、感染、清创后跟腱缺损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16例,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标准,16例患者中,11例(68.8%)疗效为优,5例(31.2%)疗效为良,优良率100.0%。术后3~6 d发生切口感染6例(37.5%),经治疗后均愈合;跟腱粘连2例(12.5%),经治疗后均松解;跟腱再断裂0例(0.0%);周围神经损伤0例(0.0%)。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促进断裂跟腱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是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优良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1、3、7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AOFAS评分与ATRS评分、VAS评分的相关性;观察术后1、3、7个月的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结果 63例患者经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2.06%;手术时间(33.72±6.52) min、切口长度(2.45±0.52) cm、平均住院时间(3.14±0.32)d;术后未出现感染、跟腱撕裂、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个月,经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患侧跟腱修复良好,跟腱断端连续性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1、3、7个月的AOFAS评分、ATR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OFAS评分与ATRS评分呈正相关(r=0.902,P<0.05),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676,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7个月的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高于术后1、3个月(P<0.05);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88.89%.结论 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显著,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腱Haglund病患者应用关节镜微创跟骨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6例跟腱Haglund病患者,均行关节镜微创跟骨成形术,记录术后7d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术后12个月复查跟骨CT,观察踝关节恢复情况;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41.89±11.53)min;术后7d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腓骨肌腱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僵硬及跟腱挛缩和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94.35±2.43)分]明显高于术前[(61.94±4.85)分](P0.05);术后12个月复查CT,见跟骨后突完全切除;随访1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关节镜微创跟骨成形术治疗跟腱Haglund病疗效满意,具有微创、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使用经皮闭合缝合与传统开放手术缝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80例,根据缝合方式将其分为经皮组和开放组各40例。观察术后12周康复效果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跟腱愈合时间、并发症,并于术后6个月记录测量小腿最大周径、跟腱断裂处周径;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2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the short-form MPQ,SF-MPQ)、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nkle and hindfoot score,AOFAS-AH)、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周小腿最大周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皮组术后12周跟腱断裂处周径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SF-MPQ量表中各量表评分及AOFAS-AH、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SF-MPQ量表中各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经皮组术后12周SF-MPQ量表中各量表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AOFAS-AH、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皮组术后12周AOFAS-AH、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皮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经皮缝合能有效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