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对36例首次AI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胸前导联广泛(V1-6)ST段压低的患者多同时合并前降支病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呈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部位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机制复杂,对明确诊断和估计预后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最初心电图表现为单纯 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 13例AMI患者中表现为 ST段压低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右胸导联心电图 ,并与无 ST段压低者比较。结果 :AMI伴 ST段压低者 2 3例 (占 10 .8%)。伴 ST段压低组较无 ST段压低组年龄大 (P<0 .0 5 ) ,吸烟者少 (P<0 .0 5 ) ,严重心律失常 (P<0 .0 5 )及泵衰竭 (P<0 .0 5 )发生率高 ,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 (P<0 .0 1)。结论 :AMI患者伴有 ST段压低的只占少数 (10 .8%) ,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孟庆义  刘刚 《天津医药》2000,28(12):707-710
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累及邻近部位时,心电图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首次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IMI时心电图下壁各导联(Ⅱ、Ⅲ和aVF)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相关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1)。(2)累及右室(16例)的患者胸前对应导联ST段的改变幅度[V2(0.63±1.82)mm]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2/aVF0.84±1.61),均高于64例单纯下壁梗死组[V2(0.35±1.65)mm,V2/aVF0.29±1.28];差异尚无显著性(均P>0.05)。(3)累及侧后壁的患者(38例)胸前对应导联ST段压低幅度[V2(-1.20±1.52)mm]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2/aVF(-0.33±1.15)mm]均低于单纯下壁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在除去累及邻近部位梗死的病例,单纯AIMI心电图下壁导联与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呈负相关(r=-0.797,P<0.01)。结论当AIMI累及右室时可使心电图胸前对应导联ST段趋于抬高,而累及侧后壁时则使胸前对应导联ST段进一步降低,故胸前对应导联ST段的改变方向与AIMI累及邻近部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记录 12 6例有 Q波 AMI患者中合并对应性 ST段改变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早期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及右胸导联加 V7~ 9导联 ,并与无 ST段改变者比较。结果 :AMI合并 ST段改变组较无 ST段改变组住院早期严重心律失常 (P<0 .0 5 )及泵衰竭 (P<0 .0 5 )发生率高 ,住院病死率也增高 (P<0 .0 5 )。结论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首次发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86例,年龄60.15±11.6(37~78)岁,男61例,女25例.未溶栓伴V1~V3导联ST段压低者28例为A组,无V1~V3导联ST段压低者20例为B组;溶栓伴V1~V3导联ST段压低者21例为C组,无V1~V3导联ST段压低者17例为D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住院首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胸导联有无ST段下移分为伴胸导联压低组48例(Ⅰ组,ST段压低≥0.1 mV)及不伴胸导联压低组36例(Ⅱ组,ST段无压低或ST段压低<0.1 mV)结果Ⅰ组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病率较Ⅱ组高(P<0.01),心肌酶峰值高,持续时间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伴有胸导联压低组多支病变显著增多,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者的临床合并症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显著增多,预后差,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1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有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45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其中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14例(62%),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9例(21%);心肌酶谱V1导联ST段抬高组CK峰值(2430±410)U较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1528±369)U明显增高。心律失常合并症26例,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组12例,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14例。其中5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V1导联ST段抬高组3例,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2例。结论:V1导联ST段抬高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诊断条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59%和80%。下壁心肌梗死中V1导联ST段抬高者具有较高的CK峰值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跟价值。方法检查分析11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比较ST段压低患者跟无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ST段压低组患者存在冠脉狭窄(67.2%)及多支冠脉病变(25.7%)的比例高于无ST段压低组患者(P〈0.05)。②ST段压低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几率高于无ST段压低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者的冠脉狭窄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高,应积极对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筛选2003年7月至2008年9月中牟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24h内心电图改变。结果Ⅰ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导联V4R ST段抬高≥0.5mm,V1和V2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aVR导联ST段压低5项标准可用于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IRA,而aVR导联ST段压低为一项新的标准。结论aVR导联ST段压低为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IRA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有无胸前导联ST段下移,把9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和PTFV_1。结果表明伴有胸前导联ST段下移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PTFV_1≤-0.03ms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AIMI伴有胸前导联ST段下移者为AIMI为高危亚组,尤其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林祥灿 《天津医药》2003,31(11):743-743
许多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电图均存在胸前导联ST段明显的压低 ,笔者回顾性分析42例下壁AMI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变化情况 ,探讨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2000年1月—2002年8月收治的42例下壁AMI患者 ,均符合WHO中AMI的诊断标准 ,并除外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其中男28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59 1±10.2)岁。1.2方法 (1)心电图 :发病时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 ,走纸速度25mm/s,观测胸前导联ST段 ,以TP段为基线 ,J点后0 08s处测量ST段 ,ST段压低≥0 1mV为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aVR导联ST段压低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与否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严密监测两组心肌酶、心电图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aVR导联ST段压低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否伴有aVR导联ST段压低可以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证实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联合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1年我院开展的203例冠脉造影患者中选取右冠脉(RCA)闭塞或狭窄90%的病例共19例进行研究。研究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0.5mm、隔性q波消失这五项指标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三种心电图表现见于19例右冠脉(RCA)闭塞或狭窄90%的病例。其中12例出现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10例出现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9例出现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1例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5mm、2例出现隔性q波消失。结论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l、avL导联ST段压低与I导联ST段压低幅度的比值≥l、V1导联ST段抬高而V2导联ST段压低联合诊断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方法 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的对照分析。结果右冠状动脉为梗死相关动脉者19例,Ⅰ导联ST段压低者14例(73.3%),aVL导联ST段压低者16例(84.2%),左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者9例,Ⅰ导联无ST段压低者7例(77.8%),aVL导联无ST段压低者8例(88.9%)。结论 aVL与Ⅰ导联的ST段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相关动脉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晓燕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33-1435
目的:评价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心血管内科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监测,按ST段改变形式分为3组:抬高组40例,压低组25例,无偏移组35组,比较3组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院外1年死亡率。结果:抬高组、压低组三支病变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年院外死亡率及GRACE评分均高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抬高组与压低组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陈晓敏  任国庆 《江苏医药》2012,38(18):2167-2169
目的探讨普通心电图(ECG)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相关血管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118例首发AIMI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组(A组,83例)和左回旋支(LCX)闭塞组(B组,3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2h内记录的18导联ECG。结果 A组:V4R导联ST段抬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3%和100.00%;Ⅰ导联ST段压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3%和85.71%;aVL导联ST段压低>Ⅰ导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49%和71.43%;Ⅱ导联ST段抬高<Ⅲ导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4%和80.00%。B组:Ⅰ导联ST段抬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0.00%和98.80%;Ⅱ导联ST段抬高≥Ⅲ导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5.54%。结论普通ECG对预测AIMI相关血管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世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30-2631
目的:通过9项心电图指标判断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异常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1998年9月~2003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24小时内住院患者,取入院72小时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AMI心电图无9项异常者死亡率3.57%,而有9项异常者病死率16%,心电图异常项目愈多死亡率愈高。结论:AMI并发窦速,ST段下移≥2mm,NQ>5个导联,多支阻滞,短阵室速及V1-ptf≤-0.03mms者可作为判断近期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肢导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室(R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初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122例,根据右胸导联V38~V58是否具备2个导联的ST段抬高≥0.1mV,分为单纯AIMI组与合并右室梗死(ARVI)组。测定Ⅲ导联与Ⅱ导联ST段升高的比值。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简称ST↑Ⅲ/Ⅱ〉1)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ST↑Ⅲ/Ⅱ〉1对AIMI累及右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院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作V3R~V5R、V7~V9导联,入院第1天每8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第2~3天每24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ST段测定以J点后0.08s为起始点,抬高或压低〉1mm为阳性标准,制定测量指标:(1)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U导联ST段抬高幅度;(2)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50%;(3)V1~V6ST段抬高呈递减性或V1ST段抬高而V2ST段压低。结果 三个指标对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和88%、83%和92%、54%和85%。结论 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院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作V3R-V5R、V7-V9导联,入院第1天每8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第2-3天每24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ST段测定以J点后0.08s为起始点,抬高或压低〉1mm为阳性标准,制定测量指标:①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②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50%;③V1~V3 ST段抬高呈递减性或V1ST段抬高而V2ST段压低。结果三个指标对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和88%、83%和92%、54%和85%。结论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