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人多核白细胞胶原酶潜酶活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多核白细胞被激活后释放胶原酶潜酶的活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活的多核白细胞可释放明显的胶原酶活性;SOD和CAT显著抑制释放的潜酶活化,但不影响潜酶的释放。表明活性氧参与胶原酶潜酶的活化,而且最终氧化物为羟自由基(OH)。 相似文献
3.
胶原酶研究的回顾及角膜胶原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毅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6,20(5):312-315
胶原酶在结缔组织的正常代谢及病理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角膜溃疡的病理损害与胶原酶密切相关。本对胶原酶研究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并简术字基质金属蛋白簇成员,基本特性及可能的活化模式。对角膜胶原酶的研究,则主要对90年代以来的新的认识和发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抗氧化剂治疗角膜溃疡对胶原酶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治疗对角膜组织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细菌性角膜溃疡为模型,测定不同抗氧化剂治疗后角膜组织中丙二酰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胶原酶活性。结果抗氧化剂联合抗菌素治疗较单用抗菌素能更有效地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活性胶原酶生成。结论从动物实验角度证明了抗氧化剂治疗对胶原酶活化的影响,并提示抗氧化剂是一种理想的辅助用药,而且应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制成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复尔必妥滴眼液、庆大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和噬菌体局部滴眼治疗。结果实验表明噬菌体能更有效地杀灭绿脓杆菌,阻止细菌对角膜的破坏作用。结论通过改良Draize眼刺激实验,噬菌体培养液对眼部组织无毒副作用,临床上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加替沙星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溃疡的疗效及刺激性。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溃疡的动物模型,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0.3%氧氟沙星为阳性对照,0.3%加替沙星连续滴眼7 d,用药后6 h开始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角膜溃疡面积并评分,同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生理盐水组和0.3%加替沙星组之间、0.3%氧氟沙星组和0.3%加替沙星组之间角膜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加替沙星组与生理盐水组眼刺激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加替沙星对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优于0.3%氧氟沙星,且点眼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研究4 mg/L臭氧水和4 mg/L臭氧水辅助氟康唑对兔眼烟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比较氟康唑、4 mg/L臭氧水、3 mg/L臭氧水、2 mg/L臭氧水、1 mg/L臭氧水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角膜浅基质层注射菌液(20×104 cfu/μL)0.02 mL制造兔眼烟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比较氟康唑+4mg/L臭氧水、氟康唑、4 mg/L臭氧水和蒸馏水的治疗效果.正常兔眼滴4 mg/L臭氧水(5次/d),60 d后做角膜和结膜的病理切片,观察眼表结构.结果 氟康唑和各浓度臭氧水均有抑菌效果.臭氧水以4 mg/L组抑菌效果最佳.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和治愈天数的统计结果均显示,氟康唑和4 mg/L臭氧水对兔烟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有治疗效果(P<0.01).氟康唑加用4 mg/L臭氧水组与氟康唑组治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滴4mg/L臭氧水的兔眼眼表结构无变化.结论 4 mg/L臭氧水辅助氟康唑治疗可加速兔眼烟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愈合.4 mg/L臭氧水对眼表结构无损伤作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82~8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36眼患者采用因病而异的治疗方法,配合局部处理,精心护理。结果 17例抗菌药物治疗痊愈,13例病灶切除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4例行板层移植,2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植片透明而痊愈,讨论加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情观察与合理的护理,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点眼,4次/d,连续19 d,并以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CNV生长面积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实验组自第7 d开始CNV平均生长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CNV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稀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炎性细胞成分及浸润程度相似.结论浓度10 μg/ml、50 μg/mlml重组内皮抑素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Indolent corneal ulcers provide a challenge in management as the patient often suffers severe pain and loss of vision and spends long periods in hospital. The local and general factors which frequently cause refractory ulcers of the cornea are discussed. A planned system of energetic investigation and specific treatment is described which will lead to accurate detection of any causative microorganisms and will promote healing of ulcers in the minimum time. An early decision to do a conjunctival flap or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will prevent progression of the ulcer and shorten the patient's stay in hospital.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糖尿病兔角膜神经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兔模型,以观察糖尿病兔角膜神经分布的形态学改变。试验兔分别于6、8、10、12周各处死一批,用组织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角膜神经的分布、形态和结构改变。结果发现,糖尿病兔自造模后6周,神经网丛密度明显稀疏,神经分支变细,神经活性降低。超微结构显示,糖尿病兔角膜神经轴突肿胀,其内神经原纤维分布不均,线粒体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性。随着病程延长,上述变化日趋明显。推测糖尿病时角膜神经的 相似文献
15.
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护角膜免受戴接触镜的损伤,研制了一种角膜接触镜润滑液。选用同济海昌生产的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实验。用润滑液浸泡接触镜,以人工泪液作为对照,扫描电镜和相位差显微镜观察,润滑液浸泡的镜片,其透氧孔清淅。动物戴镜试验,润滑液组戴镜8-72小时后,对角膜进行1%荧光素染色,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神经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兔角膜NA能神经及AchE阳性神经在角膜损伤后的再生,证实术后1月,两种神经均有再生轴突进入植片;术后3月可见交界区和植床内神经密度明显增加;同时,对术后两种神经再生的功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超薄微型角膜刀的不同刃度对分离人眼角膜上皮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超薄微型角膜刀的不同刃度对分离角膜上皮层的影响,来探讨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合适刃度.方法采用旋转式微型角膜板层刀具,选用60μm刃口厚度,随机选用不同刃度的角膜刀在新鲜离体人眼分离角膜上皮层,观察瓣的成形、手术床的平整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刃度在80~100gf之间的角膜刀片制作的角膜瓣成形好、瓣完整,病理检查提示为角膜上皮瓣,不含前弹力层,PAS染色示基底膜完整.刃度≤70gf的角膜瓣成形好、瓣亦完整,病理检查示角膜瓣除角膜上皮层外,含有完整的前弹力层及少许角膜基质.刃度≥110gf的瓣成形差、为不完整瓣、手术床面不平整,病理检查示角膜上皮内的分离.当刃度≥140gf时,不能进入角膜.结论刃度在80~100gf之间的超薄微型角膜刀可以用来制作角膜上皮瓣. 相似文献
19.
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效果及最佳用药浓度。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5组:A、B、C、D、E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D组分别为0.3%、0.5%、1.0%汉防己甲素滴眼液治疗组,E组为0.1%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情况,并观察植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植片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B、C、D组术后7d、14d、21d、28d时角膜植片水肿、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2周不同Tet浓度组间比较C组排斥指数最低,与E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5%浓度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可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