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疾病监测》2014,(9):687-687
<正>健康报2014-09-28:世界卫生组织23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报告预测,今年11月初,西非地区埃博拉病毒确诊和可能感染病例数量将超过2万。报告称,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去年12月在几内亚东南部森林地区暴发;3月23日几内亚卫生部门向世卫报告疫情时,已扩散至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随后5月~6月疫情继续蔓延至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自7月起,受疫情影响的3国病例数量急剧上升。对此次疫情的确诊病例分析显示,患者死亡率为71%,其中,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64%,医护  相似文献   

2.
《疾病监测》2014,(8):618-618
<正>新浪网2014-08-21:世界卫生组织19日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仅在3天内就造成84人死亡。在3天内,受感染的病例增加113例,使得总数达到2240人。其中,利比里亚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国家,新近增加48个感染病例,与53例死亡病例,使得该国受感染病例达到834人,其中466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立即在其所有出境机构设置检验部门,让所有出境人员接受检查。经确认,除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之外,全球其他地方并未出现埃博拉病例。继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7日开始,几内亚和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开始持续消退。然而,由于传统的丧葬习俗和患者亲友对感染的隐瞒等原因,塞拉利昂的疫情仍在加重。截止2014年11月26日,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亚感染超过3周的新增确诊病例为374、319和1 339人。直至2014年12月8日的累计疑似和确诊病例17 800人,共造成6 331人死亡。  相似文献   

4.
西非正在暴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疫情,目前病例数已经达到6574例.西非5个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受到侵袭,利比里亚病例数最多(3458例).埃博拉出血热严重影响了利比里亚的公共卫生和卫生保健基础设施,限制了公民的自由,破坏了国际旅行.为了加强应对埃博拉疫情,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始组建国家特别工作组和技术专家委员会监督管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2014年7月第3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调遣了流行病学专家工作组、数据资料管理专家、紧急情况处置专家和卫生信息传递专家帮助利比里亚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应对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17日,在3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刚刚宣布消灭埃博拉疫情1 d之后,几内亚又发现2例新发病例。在连续出现3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后,几内亚的1名妇女和她5岁的儿子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截至3月25日,已发现5例感染病例。虽然几内亚3个月前就已宣布消除埃博拉病毒感染,但这次疫情的再次暴发可能导致更多感染病例的出现。埃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既往称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平均病死率为50%,以往疫情出现的病死率为45%~90%。2014年3月暴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自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截止到2014年12月3日,全球共报告确诊、可能和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7145例,死亡6070例,暴发疫情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此外,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此次疫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医务人员感染严重,其中仅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就有605名医务人员感染,死亡339人,病死率为56%,这对本来即缺少医疗设施和药品的西非国家控制疫情极为不利。至2014年12月,利比里亚疫情呈稳定或有下降趋势,几内亚疫情轻度上升,而塞拉利昂疫情仍在快速增加,EVD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李超  杨明  牟笛  随海田  赵坚  孟郁洁  涂文校 《疾病监测》2014,29(11):925-928
目的分析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中国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疫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13日几内亚(Guinea)、利比里亚(Liberia)、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尼日利亚(Nigeria)和塞内加尔(Senegal)5国共报告EVD病例4985例,死亡2461例,病死率为49%。截至目前疫情整体呈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第二阶段为2014年5—9月,疫情主要影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除尼日利亚外,其余4国彼此相邻,大面积陆路接壤。尼日利亚疫情是由1名利比里亚患者输入导致的继发感染,而塞内加尔报告的是1例几内亚病例。截至2014年9月13日,5个国家中医务人员感染人数近300人(约占总病例数的6%),死亡超过140例。基因分析显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是埃博拉病毒中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的一个独立分支。结论 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EVD暴发疫情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以来最大的一次暴发,同时也是西非地区首次报告EVD疫情,目前形势分析认为疫情可能仍将持续6~9个月。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2014,(9):703-703
<正>中国新闻网2014-10-09:世界卫生组织8日的最新疫情通报显示,埃博拉疫情的致死人数已经逼近4000人,而感染者超过了8000人。世卫同时继续警告西非国家的疫情仍远未受控。根据世卫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至少3879人死亡,另有8033例病例。其中,利比里亚的疫情仍在恶化,该国已经报告2210例死亡病例,而首都蒙罗维亚又报告新增数百例疑似病例。有报道指,利比里亚新增病例数据很可能并不准确,主要是由于该国已难以调集更多的医务工作者记  相似文献   

9.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6,31(6):531-532
自从2006年暴发黄热病疫情以来,西非的黄热病防控取得了重要进展.1.05亿人已接种黄热病疫苗,自2015年以来,西非未报告黄热病疫情.但是,2015年12月安哥拉暴发了大规模的城市型黄热病疫情,引起了在中非和东非大规模接种疫苗的关注.2010年以前,大多数黄热病暴发疫情报告来自西非12个国家(贝宁、布基亚法索、喀麦隆、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疫苗接种战略实施后,开展了大规模预防接种运动和常规免疫接种,该地区的黄热病病例数显著减少了.  相似文献   

10.
正据路透社2015年7月2日消息,利比里亚在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后的近两个月,已确证发生了第3例埃博拉病,官方称目前他们正调查在该病例重现前埃博拉病毒是否已在动物中潜伏。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控制组负责人MOSES MASSAQUOI博士称,已检出埃博拉阳性的3名村民曾共同食用狗肉,而狗肉在利比里亚是家常  相似文献   

11.
《疾病监测》2014,(12):1002-1002
<正>世卫组织今天正式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已结束,同时祝贺该国为终止病毒传播所作的辛勤工作。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国家参比实验室确认一名卫生保健工作者为埃博拉病毒病在非洲以外出现的首起人际间传播病例。这位卫生保健工作者是拉帕斯卡洛斯三世医院向一位9月22日从塞拉利昂运回的埃博拉病毒病病人提供医护的团队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西非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流行特征及防控模式进行综述,为我国援助西非3国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利比里亚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态势周报、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网,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描述;截至2015年3月15日,利比里亚累计报告病例9645例,报告死亡4252例,病死率为44%,其中医务人员累计报告病例数372例,死亡180例,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数占西非3国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数的39%,占该国全部感染病例数的3.9%,医务人员病死率为48%;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群普遍易感,以45岁以上年龄组高发,是15岁以下年龄组的3倍;病例密切接触追踪比为100%。利比里亚疫情自2014年3月下旬至4月23日,表现出暂时控制现象,6月中旬出现第二波疫情,且报告病例数呈指数性上升,9月该国疫情达到暴发高峰后,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截至2015年3月15日,利比里亚疫情处于零发状态,疫情趋于控制。利比里亚疫情暴发原因为经济水平落后、文化习俗、防控资源不足、早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该国疫情应对经验对我国今后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曾光  张丽杰 《疾病监测》2014,29(12):929-930
<正>2014年3月,几内亚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发生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之后疫情迅速扩散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两个邻国,形成在三国迅速蔓延之势。此后又传入了尼日利亚、塞内加尔、马里等周边国家,也传到了西班牙、美国、印度等非洲以外的国家。由于西非国家经济赤贫、人口密度大、医疗卫生落后、防控人力和物资匮乏,政府弱势并缺乏经验,难以有效抵御埃博拉病毒病的猖獗流行。尽管国际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塞拉利昂开展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技术合作二期项目,为支持塞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开展了针对发热和腹泻症候群等病例开展重要病毒、致病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监测。为推进哨点医院开展系统化和高质量的症候群病例标本收集工作,9月26至27日,中心驻塞拉利昂办公室联合塞国卫生部实验室与血液服务司在塞拉利昂首都Freetown举办了发热和腹泻病例实验室监测样本收集与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据路透社2015年1月21日消息,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的流行前线,流行趋势似乎有所逆转。在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塞拉利昂,一项抗击埃博拉暴发的军事化行动已使新发病例大幅减少。当地卫生官员宣称这是消灭埃博拉疫情的重要一步。在该国(已超过3 000人死亡)人口密集的西部地区,该举措实施约1个月已使接送患者的救护车数量翻倍。在出现疫情的街道,警察在检查站拦截车辆进行体温测量,并且  相似文献   

16.
<正>(责任编辑:Donald Kaye)——正如我一再强调,连续42 d未出现新发病例才能宣布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在几内亚和塞拉利昂,新增病例数连续数周下降后又呈增加趋势。2015年5月17日这周结束时,几内亚的埃博拉病例数由1周前的7例增加至27例,塞拉利昂病例数也由1周前的2例增加至8例。呈4倍增长的病例分布在两国多个不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正在西非部分地区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性疾病(Ebor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是近代最严重的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历史记载中从未有过的疫情:病原体生物安全等级如此之高(4级,最高级),感染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传播范围如此之广,感染人数如此之多,病死率如此之高(3个疫区均约达70.8%),持续时间如此之久,防控措施如此之缺。在3个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  相似文献   

18.
《疾病监测》2014,(9):747-747
<正>新京报2014-10-09: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截至10月5日,北京今年已报告16例"登革热",都是外地输入病例。同时,国庆期间北京未出现"埃博拉"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昨天表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5日,北京已报告16起登革热病例,均为外地输入性病例,主要从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输入。目前,北京还没有因为蚊虫叮咬而导致本地登革热病例的报告。据悉,目前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多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部分国家疫情尤为严重。今年以来,我国广东省登革热流行较为严重,近期广西疫情也处于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9.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提高塞拉利昂护士埃博拉出血热防护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2014年9-10月,选择第一批(9月23日至9月28日)参加埃博拉出血热防护技能培训的21名塞拉利昂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第二批(9月30日至10月2日)参加埃博拉出血热防护技能培训的26名塞拉利昂护士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塞拉利昂护士对培训的满意率及培训效果。结果两批塞拉利昂护士对培训的满意率分别为90.48%和96.15%,对培训的满意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7,P=0.579)。两批塞拉利昂护士技能考核的成绩分别为(93.53±5.25)分和(96.32±4.12)分,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P=0.0447)。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塞拉利昂护士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护技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