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颌前方牵引和扩弓联合矫治对生长发育中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期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进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治疗,选择与年龄、人数及错(牙合)程度相匹配的未治疗患者做对照.应用Paneherz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无论上颌还是下颌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上颌比对照前移1.9 mm,覆盖增大3.5mm,下颌前移减少2.1 mm,通过wits值测量,矢状关系上颌增加4.0 mm,A点前移.结论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有利于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骨骼和侧面外形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11例.患者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前牙反(牙合),磨牙近中咬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采取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扩弓前方牵引治疗可以刺激上颌生长,限制下颌的过度生长,通过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改善颜面美观,纠正前牙反(牙合),矫治后SNA、ANB增大,A点前移,SN-MP增加.同时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是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 选取24例骨性Ⅲ类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骨面型ⅢI类错(牙合),矫治完成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分析与侧貌有关的测量指标.结果 本研究2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后,患者软组织面角减小,H角增大,上唇突点前移,上唇凹点前移,下面高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下唇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显著改善患者的凹面型,使患者侧貌更协调美观,下颌软组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影侧位片,并以Downs分析法和Steiner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判.结果 矫治后患者上颌明显前向生长,上牙弓近中移动,下颌骨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覆[牙合]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牵引上颌骨向前移动,矫治2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结果 所有患儿前牙反(牙合)解除,磨牙关系中性,面形得到明显改善.疗程5~9个月,平均7.6个月.颌骨矢状方向A点明显前移,SNA角增大,ANB角增大,上颌骨明显前移,上颌骨长度增加.下颌稍有顺时针旋转.提示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治儿童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具有随生长发育逐渐加重的趋势,可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及面部美观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复杂性和易复发的特点,导致该类错(牙合)畸形的矫形治疗在临床中较为棘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两者皆有。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形治疗主要包括上颌前方牵引和颏兜治疗,二者短期疗效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咬合及面型,但长期稳定性尚有争议。矫形治疗的时机选择及长期稳定性与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本文作者就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生长发育特征及矫形治疗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中拔牙位置的选择和矫治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25例,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骨性上颌前突,下颌发育正常或后缩,上下牙弓拥挤度在Ⅰ度以内的患者11名,拔牙模式为.第二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下牙弓拥挤度为Ⅱ~Ⅲ度的患者10名,拔牙模式为.第三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牙弓拥挤度Ⅲ度,下牙弓轻微拥挤或无拥挤4名,拔牙模式为.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系统矫治.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前两组病例磨牙关系为中性,第三组病例磨牙关系为完全的远中关系.结论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上颌一般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牙模式则与下颌后缩程度、下牙列拥挤度、下前牙唇倾度以及磨牙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8.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此异常骨面形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1] ,因此主张早期治疗。临床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2~4]。本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Ⅲ类颌  相似文献   

9.
王君  兰青 《广西医学》2007,29(5):688-689
目的 探讨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适用性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7例,年龄(8.1±1.9)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应用弹性材料制作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及部分牙槽骨的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反(牙合).结果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对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平均增大1.9°,ANB角平均增大2.8°.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有效,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快速扩弓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14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儿为治疗组,应用前方牵引和快速扩弓矫治法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选取12例未治疗的骨性错病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儿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发生显著的硬组织改变,上颌骨向前移位,下颌骨向下、后旋转.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下面高显著增加,覆(牙合)显著减小.结论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够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儿的牙颌面产生显著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于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新型双期矫治方法并评价其对硬组织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约半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直至咬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均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关系.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将前方牵引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对16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面部侧貌有很大改善。X线头影测量结果证实,SNA角平均增大2.02°,SNB角平均减小1.40°,ANB角平均增大3.6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向前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有效改善面部侧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相似文献   

14.
骨性Ⅱ类错(牙合)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下颌发育不足或后缩引起.目前临床上强调对其进行二期矫治,即青春期先作生长改良治疗,然后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调整咬合关系.因此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应以促进下颌向前生长,改善上下颌骨间的三维关系和颌面侧貌为重点[1].  相似文献   

15.
章卓鸣  刘建华 《浙江医学》2006,28(10):827-828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正畸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在骨性Ⅲ类错牙合中有42%~6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足。由于前牙反牙合很容易在乳牙期和替牙早期发现,因此,大多患者可以得到早期治疗,面罩式前牵引是早期矫治此类错牙合的主要疗法[1]。本文旨在研究面罩式前牵引疗法矫治以上颌后缩或发育不足为特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以评估其骨效应和牙效应。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7月~2004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恒牙早期反牙合患者17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8.9~14.0岁,平均10.6岁。病例选择标准:骨性Ⅲ类错牙合,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错验临床使用效果。方法:运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18例,并进行矫治前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8例以上颌发育不足为特征的Ⅲ类错袷患者经此方法矫治,均获得显著疗效。治疗前后Ptm—A、SNA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刺激上颌发育,有利于骨性Ⅲ类的矫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影侧位片,并以Downs分析法和Steiner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患者上颌明显前向生长,上牙弓近中移动,下颌骨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覆牙合覆盖改善显著。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1例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0.8岁.先快速扩弓1个月,行前方牵引12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硬组织分析,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 快速扩弓后再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患者的反(牙合)解除,SNA、ANB、SN/MP、U1-FHP、U6-FHP、拥挤度均增加,L1/NB、L1/MP、U1/L1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恒牙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能使骨性畸形得以纠正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