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的检测原理是对心动周期中,心脏电活动引起的微小磁场进行测定。目前,MCG检查已在德国、日本、芬兰、中国等国家进行。随着这一技术逐渐成熟,将成为心脏病无创检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文锦 《心脏杂志》2010,22(3):437-440
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是一种新的心脏检查技术,它以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无创性而成为目前心脏病检测诊断技术的新热点。本文就MCG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心磁图(MCG)和心电图(ECG)对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入选287例急性胸痛患者,先后给患者做MCG和ECG,然后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标准诊断方法(金标准),比较MCG和ECG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CG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73.2%,ECG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3.2%和55.7%。结论 在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MCG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ECG。  相似文献   

4.
<正> 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m,MCG)是研究人体心脏兴奋时所产生的磁场变化的一种方法.1963年,Baule 等首先在胸壁记录出心脏兴奋时的磁场改变并命名为心磁图.以后随着超导量子干涉磁力计(Superconducting quantuminterference device,SQUID)的广泛应用,使 MCG 的记录质量不断得到改进。近年来 MCG 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分析已经标准化,并用于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心磁田的记录方法心磁图记录系统包括一个液态氦容量器超导量子干涉计、多导生理记录仪和氦容器支架.检查时,受检者平卧干绝缘的木床上。如图1所示: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磁图(M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04例患者,分为CAG阳性的冠心病组及CAG阴性的非冠心病对照组,对照观察MCG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②收集所有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CAG及MCG检查患者共205例,以UCG检查为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3例,室壁厚度≥12 mm)和对照组(112例,CAG阴性,室壁厚度〈12 mm).确定QRS波最大磁通量(R1)、QRS波最小磁通量(R2)、QRS波最大磁通量与QRS波最小磁通量的差值(R1-R2)在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并观察MCG在诊断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结果 ①以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MCG7项参数中任意2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59.72%,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63%,特异性为69.44%.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79.20%.②确定R1、R2及R1-R2诊断左室肥厚的标准为〉18.5pT,〈-10pT及〉28pT,三项参数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分别为58.82%、55.88%、55.88%,特异性分别为68.75%、80.36%、71.43%.MCG 7项复极参数中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为64.71%,特异性为69.64%.结论 ①心磁图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似,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MCG绝对无创,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②心磁图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按1978年第二届国际生物磁学讨论会推荐的方法,与心电图(ECG)Ⅱ导联同步记录.得到我国2例正常成年男子的36点心磁图(MCG),其形态和国外学者报道的结果一致。并报道了5例吸纸烟前后、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MCG,以及1例右心室肥大者MCG的特点,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电活动可通过心磁图(MCG)这种无创伤性方法定位。本文应用37通道系统的MCG检测预激综合征的旁道位置,收到较好效果。病人与方法:本组选择预激综合征病人7例,年龄28~67岁(平均40.6岁),行MCG检查。操作是在一个磁屏蔽室内进行(两层柔磁物质,中间有铝板分开),以防止外部电磁场的干扰。MCG多通道传感器是在一个内径为19cm的园盘上等距离排列着37个坡度测定仪组成。根据下述要求测定记录时间:在检测对至少记录5次含有delta波的心跳。为了更好地评价,单次记录时间应持续5~10分钟。结果:MCG可以确定旁道部位环体的中心,并指出环体运行直径。有1例病人检测后,使用射频导管从右心房侧壁插入2cm,直至右室游离壁冠状窦  相似文献   

8.
心磁图(MCG)是心肌活动产生电磁场变化的检测分析技术,在心脏疾病的诊断、风险分级、疗效评估等方面有潜在优势,特别是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方面。然而由于操作耗时、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等原因,现阶段MCG仍难以像心电图一样普及使用。本文就国内外MCG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成人心律失常和冠心病领域的研究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应用心机图(MCG)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6名AMl 患者进行了连续动态观察,认为,MCG 在估计心脏泵功能及预测预后方面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磁图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磁图 (magnetocardiography ,M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微弱磁场的技术。目前 ,上海瑞金医院和北京阜外医院已将心磁图技术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无创方法 ,MCG能够早期检测心肌缺血所致的异常电流的变化 ,可以避免对早期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有助于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后监测。近年来 ,MCG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监测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冠心病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1.
心磁图 (Magnetocardiogram ,MCG)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测心脏电功能的技术。自发现心磁图至今 ,MCG检测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超导量子干涉仪 (Superconductingquantumin terferencedevice ,SQUID)的问世及广泛应用 ,有力地推动了MCG的临床应用。本文就MCG在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简介。1 心磁图的检测技术众所周知 ,心电图是心肌细胞的兴奋伴随着活动电流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体表测定的结果 ,根据毕奥 萨伐尔定律 ,同样的活动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在体表测得该磁场的结果即为心磁图。如何排除外…  相似文献   

12.
心机械图(MCG)是以心泵(机械)活动为基础的一种低频机械振动波(0.2~2.0Hz)。一般由颈动脉波(CAW)、心尖搏动图(ACG)、心音图(PCG)、心电图(ECG)所组成。后两者只作为时标而不分析其图形。一般MCG,用于观察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高温超导心磁图仪(HT—MCG)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自主开发研制的四通道HT—MCG,分别对53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70%)和31例非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狭窄)进行心磁图检查。定量指标为:平均分级(ACTM)和异常磁图比率(RAM)。结果CHD组的ACTM(3.04±1.09)显著高于对照组(1.45±1.15)(P〈0.05)。CHD组的RAM为(67.83±24.65)%,对照组的RAM为(33.06±2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冠心病患者中,MCG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为44例(83.O%),ECG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异常Q波及ST—T段改变)的患者24例(45.3%),超声心动图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21例(39.6%),HT-MCG对冠心病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CG及UCG(P〈O.05)。结论高温超导心磁图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优于ECG及UC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浓度及其rs61330082及rs205853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AC的汉族病人,并分为3组,轻度钙化组(MCG),中重度钙化组(MSCG)及冠脉完全正常对照组(CCNC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isfatin水平,并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进行rs61330082/MvaⅠ及rs2058539/HphI基因型的检测,比较各基因型检出率在上述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MSCG患者的血清visfatin显著高于CCNCG(P<0.01)。MSCG患者的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MCG(P<0.01),MCG与CCNCG无显著差异(P>0.05)。rs61330082位点3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rs2058539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visfatin浓度水平与CAC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rs61330082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遗传变异,T基因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位点rs2058539虽有遗传变异,但是与CAC病变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浙江省首例14型猪链球菌菌株进行综合鉴定与分子分型特征研究。方法 对目标菌株进行镜检、生化、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鉴定,同时利用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该菌株链球菌属(tuf)、猪链球菌种(16S rRNA)、猪链球菌血清型基因以及毒力基因,另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fieI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以及最小核心基因组群(minimum core genome groups, MCG群)方法分别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检测。结果 传统细菌学方法和质谱鉴定技术以及核酸检测均将这株人源分离株鉴定为14型猪链球菌;25种毒力基因检测,除salKR与89K PAI基因检测为阴性,其它均为阳性;分子分型检测该菌株为高致病性ST1及MCG Group1型,PFGE检测结果表明此菌株同浙江省主要流行毒力株在同一主分支,相似性达94.95%。结论 本次检出14型人源猪链球菌强毒力株,属高致病基因型ST1/MCG 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德国SQUID7通道非屏蔽心磁图仪,对90例60岁以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70%患者46例,冠脉病变<50%者4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MCG的检测。选择心脏复极过程,以每12ms为间隔作出ST-T间期的电流密度分布图,以每幅图分级的平均数(averageclassification of total maps,ACTM)、异常电流分布图占所有电流密度分布图的比率(ratio of abnormal maps,RAM)、每幅图异常电流所分布的部位这3个指标作为判断标准。结果(1)冠脉病变≥70%和冠脉病变<50%的患者,心肌复极期(ST-T段)中ACTM、RAM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2)在方法学上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结合临床,ACTM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59.1%。RAM的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61.4%。结论MCG是一种无创性的、敏感性较高的筛选诊断冠心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机械图(Mechano-Cardiogram-MCG)是以心脏泵活动为基础的一组机械振动波,一般由颈动脉波(CAW)、心尖搏动图(ACG)、心音图(PCG)、心电图(ECG)所组成,后者只作时间标志而不分析其图形。在临床应用中MCG用于:①  相似文献   

18.
心磁图     
心电图(ECG)是反映心脏产生的生物电位(电场)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通过这些变化来了解心肌组织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同时,心脏产生的生物电位会产生相应的生物电流,此生物电流又会产生相应的生物磁场——心磁场.这样通过测量反映心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称为心磁图(MCG)。显然,心磁图与心电图相类似(附图),因此有人把心磁图看成是另一种方法记录的心电图,故也属心电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对于静息心电图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并筛选实用的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德国Magscan公司生产无屏蔽式MCG-7记录仪,选择平均分级(averageclassificationoftotalmaps,ACTM)、异常心磁图所占百分比(ratioofabnormalmaps,RAM)、复合心室激动指数(complexventricularexcitationindex,CVEI)以及R波与T波的最大磁场值比值(Rmax/Tmax)四个分析指标,比较冠心病组(n=140,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70%)与对照组(n=8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正常)的MCG结果。结果冠心病组异常磁图的比例达到62%,多数电流密度图无明显双极对称结构,而对照组异常磁图的比例为35%,电流密度图有明显双极对称结构。冠心病组平均分级(2.62±0.98)显著高于对照组(2.29±0.90)。冠心病组的CVEI值位于异常区域(-100~0)内,而对照组CVEI值位于正常区域内(0~100)。Rmax/Tmax的比值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6.41±3.29比4.10±2.00)。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RAM、CVEI及Rmax/Tmax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敏感性分别为67.1%,65.9%及64.3%。特异性分别为65.1%,68.3%及68.3%。结论MCG对于静息心电图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改变者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10只、模型对照组(MCG)12只、全脾切除组(TSG)14只、脾大部切除组(SSG)14只。后3组(MCG、TSG、SSG)先制作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感染后15周,NCG组和MCG组行假手术,TSG组行全脾切除术,SSG组行脾大部切除术(保留1/3脾组织)。观察各组家兔感染后8、15、21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术前、术后6周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感染尾蚴后8周,模型家兔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至感染后15周(术前),血清TNF-α、IL-6、IL-1β已显著回落(P均〈0.01);术后第6周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比较,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模型组家兔肝组织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6周,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比较,肝组织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行保脾手术不会加重肝纤维化,可能与晚期血吸虫病TGF-β1、TNF-α、IL-6、IL-1β水平已显著回落,此时切脾不影响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