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保留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79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保留大隐静脉主干组47例(55条患肢),和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对照组21例(24条患肢)。各组均采用点式小切口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后7 d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及卵圆窝处皮下血肿情况和3个月后,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小腿曲张静脉团硬结情况。结果 7 d后治疗组患肢的疼痛、肿胀情况、皮下瘀斑、卵圆窝处皮下血肿及3个月后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小腿曲张静脉团硬结情况,保留组明显好于。结论两组中保留大隐静脉主干组术后短期恢复明显优于剥脱组,在术后早期有利于疼痛、肿胀的减轻,具有操作简单、恢复迅速的优点,而且,前者保留了大隐静脉主干可以作为自身的血管库,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2.
自1972年以来,我院收治6例发病情形相似,病理解剖相同,由于右髂总动脉压迫了左髂总静脉使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最后导致骤然发病的一组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我们对其中3例采取了切除一段静脉再行吻合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例1:31岁男患,1972年10月13日因左大腿疼痛三天,患肢突然青紫肿胀三小时急诊来院,既往患肢无异常,无其它疾病。查体:左下肢肿胀,青紫,浅静脉怒张,压痛明显,尤其腹股沟部。患肢较健肢温度高。股动脉、足背动脉可触及,但较健侧减弱。右下肢无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所入选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周围静脉给药溶栓,患肢浅表静脉给药溶栓和患肢深静脉腔内介入溶栓三种不同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结果 72例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均有明显缓解.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早期局部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全身静脉给药的效果,患肢深静脉腔内介入溶栓方式优于患肢浅表静脉的溶栓方式;在给药时尽量靠近血栓部位、长时间维持给药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例 1,男 ,2 8岁。骨盆骨折后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1月 ,诊断为左髂股静脉血栓 (中央型 )。患肢较健侧增粗 (最大周径 )大腿 5 cm,小腿 4 cm。例 2 ,男 ,6 4岁。风心病患者。左下肢肿胀 15天 ,诊断左髂股静脉血栓 (中央型 )。患肢较健侧增粗大腿6 cm ,小腿 4 .5 cm。治疗方法 :2例均采用游离对侧大隐静脉 30~35 cm切断 ,结扎远端 ,近端经耻骨上皮下遂道至患侧大隐静脉 (血栓下方 )端—侧吻合。结果 :转流术后 3天 ,患肢开始出现肿胀消退 ,7天明显。最大减少值达 4~ 5 cm,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彩超检查均提示耻骨联合上方转流静脉…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在某院接受手术时误切髂股静脉,后试行吻合亦未成功,于24小时后转我院。体查:T38.5℃,右股部斜切口长14cm,患肢湿冷,明显肿胀、紫绀、浅静脉怒张、股动脉搏动微弱,小腿中段周径较对侧增长4cm。血常规:Hb14.6g WBC20400,N88%。切口拆线探查:髂股静脉结扎之近端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上2cm,远端在隐、股静脉汇合部  相似文献   

6.
张德娟  高海燕  沙圆 《甘肃医药》2022,(10):940-942
目的:研究腕踝针技术对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9月创伤骨科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七叶皂苷钠等药物静脉输液消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腕踝针技术干预肢体肿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3天、干预后第5天及干预后第7天测量患肢周径,并采用肿胀评定量表评估肿胀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总体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及测得周径干预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技术对缓解骨折后肢体肿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左下肢疼痛肿胀40余天入院.查体:左下肢肿胀,左/右小腿围为37/35 cm.多普勒显示左下肢腘静脉、胫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 4 0 % ,而DVT后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 5 0 % ,不仅严重影响病变部位 ,而且可并发肺栓塞 ,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病属祖国医学“瘀血流注”、“肿胀”、“脉痹”等范畴。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 ,病理改变为患肢远端静脉高压、瘀血。现将我院 1 999年 6月~ 2 0 0 3年 5月治疗的 6 3例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 ,男 38例 ,占 6 0 .3% ,女 2 5例 ,占 39.7%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2 0岁 ,平均年龄 5 3.3岁 ;手术诱…  相似文献   

9.
伊文杰 《中外医疗》2013,32(1):161+163-161,16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静脉造影示髂静脉均再通,术后患肢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通过手术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减轻疼痛,减轻焦虑,保护患肢静脉回流良好,协助患者自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1 典型病例例 1男 ,45岁 ,工人。因右股骨中上 1/ 3段粉碎性骨折入院。入院后行右股骨髁上骨牵引 14d后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切开复位交锁内针内固定术 ,术后患肢肿胀明显 ,经用2 0 %甘露醇 2 0 0mL分次快速静脉点滴 4d ,肿胀有所缓解 ,病员经两个月的卧床休息并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右下肢仍有肿胀 ,尤以下垂时间长和负重时为重 ,并且下地行走后出现右小腿至足背肿胀、疼痛明显 ,皮肤颜色呈紫红色 ,平卧及抬高患肢上述症状有好转 ,行右下肢彩超检查 ,提示右股静脉内见 1.7× 3 .8cm血栓 ,立即给予溶栓 ,祛聚治疗 1个月后 ,复查彩超血栓无明显…  相似文献   

11.
血栓性深静脉炎属中医“脉痹”、“恶脉”等范畴,本病多由久卧、久坐、产后伤气、盆腔手术、外伤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本病起病较急,常被原发疾病或手术后反应掩盖,主要表现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等四大局部症状。病变在小腿深静脉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腓肠肌疼痛、肿胀、压痛,将足向背侧弯曲时,疼痛加剧,踝关节以下水肿和浅静脉怒张。病变在髂股静脉者,可有发热、脉搏增快,自臀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是较少见的下肢静脉病变。我科自1993年4月至1997年1月止并收治本症患者3例(4条患肢),经过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57岁。汉族。以“右下肢浅静脉曲张20年伴右下肢沉重、酸胀及色素沉着”主诉入院。查体:右下肢残静脉曲张明显,肿胀,足靴区大范围色素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72例患肢84条,术中于腹股沟小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后,点式剥脱下肢曲张浅静脉,激光烧灼闭合交通静脉及其周围瘀血池。术后患肢加压包扎、抗生素应用、局部换药,分阶段使用不同压力弹力袜。结果:每条患肢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5 min,术中失血量5mL,术后住院3~12 d,平均7d。全组72例84条患肢术后无肢体肿胀、皮下无血肿发生。术后48小时溃疡面渗出明显较少,1月后67条患肢溃疡愈合,10条患肢溃疡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7条患肢溃疡无改善。结论:激光联合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是各种老年病人术后的常见合并症,表现为患侧下肢突然疼痛,迅速肿胀,发生在小腿腓肠肌部位疼痛,踝背屈时加重,发生于髂股静脉时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皮肤发白或轻度发绀,沿静脉走行有压痛,血栓还可引起肺栓塞。  相似文献   

15.
患者付××,男,30岁。因左下肢增粗、肿胀并静脉瘤样改变30余年入院。查体:左下肢明显增粗,左足明显肥大,大腿外侧可见大片红斑,压之褪色。浅静脉迂曲成团,皮肤粗糙成皮革样,患肢皮温高且长度较健肢长约1cm,粗约3cm。拍片示左趾骨明显肥大。左下肢顺行...  相似文献   

16.
梁民  张博  张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77-117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加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辅以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方法,对32例(35条患肢)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通过CEAP分期对C 5~6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1月分别记录患肢膝上15cm、膝下10cm周径;记录患肢溃疡、肢体肿胀乏力及色素沉着的变化。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术后1周、1月下肢肿胀乏力症状、色素沉着和溃疡愈合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配合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安全有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内血栓形成,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内血栓形成,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战士。因呈“弓箭步”支撑一重物,左膝猛烈过伸后剧烈疼痛,迅速肿胀,不能站立,膝关节不能主动屈伸。卫生所给予冰敷,抬高患肢,1天后症状稍缓解入院。检查;左膝明显肿胀,皮下大面积淤斑,股骨外侧髁明显压痛,髌骨表面完整,未及明显压痛及“台阶感”,浮髌实验阴性,侧方挤压实验、抽屉实验阴性。左膝主动活动不能、被动活动因疼痛受限。X线左膝正侧位片示,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关节内游离骨块影。髌骨正位、侧位、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其中Aegisy先健滤器79例,贝朗等永久滤器47例,2例临时性滤器;导管溶栓97例,股静脉切开取栓31例;髂静脉球囊扩张23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15例。住院天数为12~30 d,平均(13.8±2.3)d。出院时患肢肿胀消退68例,肿胀明显缓解47例,另外13例治疗不满意。随访92例,其中58例基本无患肢肿胀症状;31例活动后患肢有轻度肿胀,休息后缓解;3例肿胀无缓解。本组无肺栓塞、脑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及长期卧床等,彩超是诊断的首选检查,针对不同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植入、置管溶栓、取栓、滤器取出等相应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