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互阻于脑窍,髓海不足,痰瘀互阻证,以补肾益髓、化痰通络为法;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证,以豁痰祛瘀、通络开窍为法;脾肾阳虚,痰瘀阻窍证,以温补脾肾、开窍豁痰通络为法,并配合针灸、康复、心理、护理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1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 3.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2 3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 371例患者脾肾亏虚证候分布频率为0.70[95%CI(0.57,0.80)],痰浊蒙窍证0.41[95%CI(0.32,0.52)],瘀阻脑络证0.35[95%CI(0.26,0.45)],阴虚阳亢证0.21[95%CI(0.15,0.29)],气血不足证0.20[95%CI(0.15,0.26)],腑滞浊留证0.12[95%CI(0.08,0.19)],热毒内盛证0.11[95%CI(0.06,0.17)]。亚组分析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中医证候分布频率分别为0.68[95%CI(0.53,0.79)],0.38[95%CI(0.24,0.54)],0.37[95%CI(0.26,0.49)];中部地区分别为0.76[95%CI(0.61,0.86)],0.52[95%CI(0.48,0.55)],0.41[95%CI(0.35,0.4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是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不同地区间证候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像学支持下的痰浊蒙窍型与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方法: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出痰浊蒙窍型和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各2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MRI检查以及MMSE和SDSD量表分析.结果:两证型患者半数以上存在多发性梗死,验证患者均为脑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量表及SDSD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痰浊蒙窍型血管性痴呆MMSE得分高于瘀阻脑络型,而SDSD得分低于瘀阻脑络型与临床症状相符.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临证用药特色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建伟 《中医药学刊》2004,22(4):706-707
从对113种药物的基本分类可以粗略看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用较多的是活血化瘀类。其次为化痰利湿类、平肝熄风类及补益类。血管性痴呆好发于中风病之后,且以老年人多见,因此与中风病有共同的体质因素,两者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痰瘀阻络,清窍失养是其病机关键,年老体虚,肾亏髓虚则是其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差异。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3例缺血性卒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分后分组,其中MMSE≥27分的患者为对照组(53例),MMSE 27分的患者为观察组(90例),并根据临床诊断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诊断为血管性痴呆为痴呆组(41例),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为非痴呆组(49例)。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画钟试验(Clox)、血管性痴呆证候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分。结果非痴呆组瘀阻脑络18例(36.73%)、脾肾亏虚证型30例(61.22%);痴呆组瘀阻脑络16例(39.02%)、脾肾亏虚证型20例(48.78%);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在观察组中,瘀阻脑络型的患者ADL量表评分较脾肾亏虚患者显著降低,Clox 2和MMSE量表评分较脾肾亏虚者均显著升高(均P 0.05);而Clox 1和ADAS-Cog量表评分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 0.05)。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中医证候以瘀阻脑络、脾肾亏虚为多见,且脾肾亏虚型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高于瘀阻脑络者,日常生活能力低于瘀阻脑络者。  相似文献   

6.
老年痴呆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等.历代中医医家及学者多从五脏虚损阐释其发病机理,痰热论述则较少.我们认为,老年痴呆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五脏尤其是脾肾亏虚;其标实在于痰浊蒙蔽脑窍,闭阻脑络,火热蕴结脑府,脑窍昏蒙.虚实之证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以致病程缠绵,见症多端.  相似文献   

7.
从痰瘀论治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医痰瘀理论提出血管性痴呆的一个主要病机是痰瘀阻络,并从痰浊阻络,神机失用、瘀阻髓窍,清窍失灵两方面阐述其致病机理,提出通窍、涤痰、化瘀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治则,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痰瘀蒙窍引发中风的疗效。方法:对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涤痰通络。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结果: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化痰通络法,连服50余剂,语言能说简单语调,神智转清、手足软瘫减其大半,结论: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用行瘀导滞,涤痰通络开窍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洋  梁腾霄 《世界中医药》2020,15(2):244-247
目的:总结肝性脑病中医证素特点,并与血管性痴呆比较,突出该病病机特点,为今后研究肝性脑病和轻微型肝性脑病提供借鉴。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提取证候和证素信息,总结肝性脑病中医证素特点,并与血管性痴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肝性脑病以热毒内陷心包、痰蒙清窍、痰热腑实,腑气不通、阴阳俱脱、湿热蒙窍、瘀阻清窍、肝风内动、气阴两竭、痰火扰心、肝脾失调等证型多见,其中实证较多。2)肝性脑病组火热、湿、毒等实邪扰动心神,风邪内动所致比例明显高于血管性痴呆组,而阴虚、血瘀、气虚比例明显低于血管性痴呆组,湿、风、疫毒为肝性脑病组特有。结论:肝性脑病病位以心、肝为主,病性以实邪为多,兼有虚实夹杂。实以火热、痰、毒扰动清窍为主,虚以阴虚、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本祛痰瘀方治疗脾肾亏虚、痰瘀阻窍证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我院脑病科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固本祛痰瘀方治疗,观察周期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性痴呆MMSE、HDS评分及血浆黏度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祛痰瘀方可以提高脾肾亏虚、痰瘀阻窍证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