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中战 《中原医刊》2011,(13):30-31
目的探讨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THP)及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术后膀胱灌注1年。结果4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中位时间为45个月。患者1、2、3年复发率为8.8%(4/45)、14.1%(7/45)、17.8%(8/45);复发患者肿瘤分级和分期进展率为12.5%。88.9%膀胱癌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轻度膀胱局部症状。全身不良反应率为2.2%。结论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术后膀胱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加电切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16例,黏膜下未注射抗癌药物,只行电切手术。二组20例,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并行电切手术。结果:随访6~58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率一组25%(4/16),二组3例15%(3/20)。结论: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加电切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疗效满意,复发几率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膀胱外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输尿管末端梗阻并肾积水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膀胱外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者24例(乳头式手术组),行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者32例(黏膜下隧道式手术组),对采用该2种术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梗阻缓解率、输尿管抗反流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黏膜下隧道式手术组比较,乳头式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阻缓解率、输尿管抗反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外乳头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等优势,且临床效果相当,易于被术者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全部54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成功,病变直径为1.5 cm~3.5 cm,平均2.6 cm,手术时间为35 min~140 min,平均75 min,手中创面少量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术后3例(5.6%)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术治愈,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能成功处理较大的病灶,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可作为早期消化道肿瘤和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治疗上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席剑  黄启福 《医学争鸣》2008,29(2):158-159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黏膜下注射加单次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膀胱癌65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术中THP多中心黏膜下注射,并行膀胱灌注1次;B组:31例,术后定期THP膀胱灌注.65例患者随访1—7(平均3.4)a.结果:A组3例复发,复发率8.8%(3/34);6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或血尿.发生率17.6%(6/34).B组9例复发,复发率29.0%(9/31);1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41.9%(13/31).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同期黏膜下注射加单次膀胱灌注THP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具有不增加患者痛苦、一次完成、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6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其侵犯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卢戈氏液碘染色明确病变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剥离病变。观察ESD成功率、剥离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60例64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了ESD治疗。其中2例病变术中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抬举差,术中黏连不易剥离且易出血转外科手术。另1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且基底有癌变组织残留,行外科根治手术。ESD成功率95.0%(57/60)。病变直径为1.9~6.5 cm,平均3.6 cm。ESD手术时间为35~118 min,平均59 min。2例患者术后胃管引流有暗红色血性液体,内镜下见术后创面活动性出血,电凝成功止血,ESD术后出血发生率3.4%(2/58)。3例在ESD术中发现有小穿孔,应用软组织夹成功缝合穿孔,术后保守治疗成功,未转外科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5.2%(3/58)。术后57例患者均随访,创面基本愈合,染色内镜及病理证实无病变残留和复发。5例环周剥离病变患者,术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其中4例术后创面无明显狭窄,1例术后3个月发生食管狭窄,给予3次(间隔2周)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治疗食管粘膜病变疗效可靠。出血和穿孔是其主要的短期并发症,食管狭窄是其主要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黏膜剥脱加丝裂霉素黏膜下多点注射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总复发率13.9%。结论 膀胱黏膜剥脱是一种治疗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永标 《中原医刊》2007,34(13):57-58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加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治疗膀胱复发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收治的36例膀胱复发性肿瘤患者,均行经尿道汽化电切加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手术全部成功,肿瘤切除彻底,术中和术后出血少,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4年以上,异位复发3例,复发率为8.3%。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加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治疗膀胱复发性肿瘤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效果确切,并具有痛苦少、费用低、无并发症等优点,对年老和体质差的患者尤为适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患者68例.ESD手术时间50~ 160 min.病变直径1.0~5.5 cm,病变部位于食管53例,胃12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2例.所有病例均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予扩张治疗.ESD术后随访1~1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  相似文献   

11.
付水  毕缓  穆中一 《四川医学》2012,33(6):992-994
目的对比探讨术中粘膜下注射与术后即刻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确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8例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48例行术中粘膜下注射,对照组40例行术后即刻灌注化疗药物。对所有患者进行2~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癌中运用术中粘膜下注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并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轻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等。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38例(共39个病灶),内镜下用圈套器剥离肿瘤顶部的黏膜,暴露出部分肿瘤,用钩刀、针刀或绝缘刀分离肿瘤的周围组织,再从肿瘤的底部分离。结果 38例病人(39个病灶)全部一次性切除成功,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125min,手术中及手术后无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平滑肌瘤30例、脂肪瘤5例及间质瘤3例。手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道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物(SMT)行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07例食管SMT患者,对其无痛ESD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无痛ESD治疗食管SMT的完整切除率为97.20%(104/107),穿孔发生率为2.80%(3/107),3例穿孔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无痛ESD治疗食管SMT患者时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可达到微创、恢复快、病灶完整切除率高及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佳园  黄智铭 《浙江医学》2018,40(3):269-272,29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行ESE治疗的59例固有肌层来源的SMT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征、ESE后的病理诊断、并发症及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整块切除58例(98.3%),1例转为外科手术。病理学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51例,平滑肌瘤7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并发胃穿孔7例,均经钛夹封闭创面及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后期随访中,未发现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术中并发穿孔的可能危险因素有:肿瘤直径、病变深度、患者年龄(P<0.05或0.01)。结论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ESE治疗安全、有效。病变直径较大、病变部位深、年龄大的患者,并发胃穿孔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消化道病变68例,对病例的大块切除率、病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68例患者切除病灶共69处,40处(58.0%)完整大块切除,64处(92.8%)在内镜下完全切除。23例术前曾行病理活检,13例(56.5%)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吻合,10例(43.5%)切除后大体标本送检明确病变性质。发生术后出血3例(4.4%);术中穿孔1例(1.5%),立即钛夹封闭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随访5.7个月,随访率34.8%(23/66),1例直肠腺瘤在随访的第14个月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项有效的内镜微创技术,可完整大块切除较大的病灶,提高病变确诊率,而术后钛夹夹闭创面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和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6 年12 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并行STER治疗(n=28)和ESE治疗(n=14)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结果、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 例病变均顺利完成切除,成功率100%。两组间(STER组 vs. ESE组)从性别、年龄、病变大小[1.5(1.0~6.0) cm vs. 1.3(0.5~2.0) cm,P=0.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的病变切除时间长于ESE组[46.5(11.0~163.0) min vs. 19.5(6.0~56.0) min, P=0.007],创面钛夹缝合时间短于ESE组[3.5(1.0~11.0) min vs. 8.0(2.0~33.0) min, P=0.0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14.0~167.0) min vs. 31.5(10.0~88.0) min,P=0.080]。术后一次性整块切除率(92.9% vs. 85.7%)、治疗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10.7% vs. 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术后发生肺炎2 例,纵隔气肿1 例,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ESE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经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平滑肌瘤28 例,间质瘤14 例。STER组6 例间质瘤均为极低危险度;ESE组4 例间质瘤为极低危险度,4例间质瘤为中等危险度[病变大小约1.0~2.0 cm,核分裂像(6~8)个/50 高倍视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5 个月(24~60个月),中等危险度间质瘤的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32个月,均未见肿瘤残留、复发及隧道内种植。结论:STER和ESE均可成为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案选择之一,与STER相比,ESE切除病变时间短,但创面缝合时间长,总的手术时间相当。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食管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等病变行ESD治疗.于病灶边缘2 mm处用氩气刀标记切除范围,于病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使病变与固有肌层相分离;沿标记线外侧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21例病灶,最大直径均大于2 cm,病灶最大者直径5 cm.8例早期食管黏膜内癌,5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8例食管平滑肌瘤经ESD-次性完全切除.ESD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止血;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发生;1例早期食管癌术中发生穿孔(4.76%),经内镜金属夹封闭、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及色素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内癌、癌前病变及黏膜肌层的肿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ra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操作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食管、胃及结直肠病变患者53例,共治疗病变56处。依次进行标记、注射、环周切开、剥离、止血等步骤。切除标本回收送病理。所有病例均按计划内镜随访。结果所有56处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出血3例:1例创面小动脉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1例胃黏膜下持续出血,形成血肿,中转开腹行胃窦切除术;另1例胃体增生性息肉,病变完整切除,创面出血,热活检钳反复止血不成功,再以止血夹夹闭仍无效,术中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遂急诊中转开腹止血手术。术后延时出血1例:1例直肠管状腺瘤ESD术后7 d大出血,经肛门缝扎止血。术中发现肠壁穿孔1例,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53例患者均康复痊愈出院,无患者出现后遗症。5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 d。在随访2-30个月后不存在复发患者。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是安全的,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术后不易复发。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