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吲哚氰绿(ICG)15、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金标准,评估Gd-EOB-DTPA增强MRI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5例肝脏肿瘤患者及12例肝功能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在术前(4周内)均进行了Gd-EOB-DTPA增强MRI检查、ICG清除试验、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以肝细胞摄取率(HUI)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采用Spearmanrank相关检验分析HUI与ICG15、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HUI与ICG15呈负相关(r=-0.718,P=0.003);HUI与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663,P=0.007);HUI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711,P=0.003).12例小肝癌患者不同部位(肝左叶、右叶、尾叶)的HU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并且能对不同叶段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分别描述.  相似文献   

2.
由于肝脏乏血供病变的常规影像表现相似,故术前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MRI是肝脏病变诊断最有价值的成像方法,利用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胆期可以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的特点,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就多种肝脏乏血供良恶性病变的病生理特点及Gd-EOB-DTPA的MR影像征象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脏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由于其独特的成像机制在肝脏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近期研究,肝脏DWI在病变的检出、定性以及肿瘤疗效预测和监测等方面均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尤其是DWI联合增强MRI及低b值DWI在肝脏局灶性病灶的检出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ADC值在肿瘤疗效预测及监测方面的价值已逐步得到认可。肝脏DWI研究仍受到成像技术、ADC值测量准确性等因素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由于其独特的成像机制在肝脏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近期研究,肝脏DWI在病变的检出、定性以及肿瘤疗效预测和监测等方面均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尤其是DWI联合增强MRI及低b值DWI在肝脏局灶性病灶的检出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ADC值在肿瘤疗效预测及监测方面的价值已逐步得到认可。肝脏DWI研究仍受到成像技术、ADC值测量准确性等因素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 增强 MRI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肝细胞癌(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 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11.3)岁;HCC组]及ICC 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8.2±11.6)岁;ICC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估2种肿瘤平扫及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上影像特征,包括肿瘤最大径、病灶边缘、病灶包膜、伴远端胆管扩张情况、病灶信号是否均匀、瘤体ADC值、动脉期强化特征、瘤周血流灌注是否异常、动态强化方式及肝胆期信号特征。采用t检验及χ 2检验分析2组的临床特征和常规平扫序列、增强MRI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两者的预测因素。2名影像医师对2种肿瘤的平扫及增强影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 结果 HCC组病人相比ICC组多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高于ICC组,而ICC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更高;常规平扫序列MRI上HCC组病灶常有包膜,而ICC组常伴远端胆管扩张且ADC值更高;增强后ICC组更多表现为动脉期边缘强化、中央逐渐强化,更易出现肝胆期靶征改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强动脉期边缘强化及肝胆期靶征为鉴别诊断HCC和ICC的重要预测征象。2名影像医师诊断一致性良好(κ=0.837,P<0.001)。 结论 Gd-EOB-DTPA 增强MRI肝胆期靶征和动脉期边缘强化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及ICC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可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组织学分析作为参考标准,研发无创评估肝脏纤维化的MRI检查方法。方法该研究已获得本院人类研究审查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病人知情同意书。79例病人应用Gd-EOB-DTPA行动态增强MRI(DCE-MRI)扫描,并根据  相似文献   

7.
肝脏局灶性病变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及MRI,MRI因为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及可使用多种对比剂等优势,成为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Gd-EOB-DTPA是通过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的对比剂,Gd-EOB-DTPA增强MRI对于肝脏局灶性病灶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Gd-EOB-DTPA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 v2017)与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  相似文献   

9.
梁亮  陈财忠  饶圣祥  金航  杨姗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2012,27(7):765-770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已知或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4例患者共90个病灶,病灶性质依次为肝囊肿20个、肝细胞肝癌16个、胆管细胞癌1个、肝脏转移性肿瘤37个、肝血管瘤9个、退变结节1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细胞腺瘤1个、肝脏炎性病变3个及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1个。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2DGRE T1WI)、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抑脂3DVIBE)及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抑脂2DGRE T1WI、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测量并分析Gd-EOB-DTPA增强前后肝脏和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CNR|)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表现和特征。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病灶-肝脏|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信号-高信号,1个肝细胞肝癌呈相对高信号,其余肝囊肿、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退变结节、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和肝脏炎性假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信心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在CT及MRI诊断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LI-RADS v2018纳入原则肝脏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行CT及MRI检查,由2名诊断者分别对病灶的CT及MRI扫描结果行LI-RADS分级,第3位诊断者先后对病灶的CT及MRI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联合残余肝脏体积法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00例,均拟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同时评估残余肝脏体积,对患者实施Child-Pugh分级,对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肝脏扫描情况、肝脏体积等进行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Child-Pugh A级患者比,Child-Pugh B级患者ICG-R15、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hild-Pugh B级患者肝脏相对强化程度明显低于Child-Pugh A级患者(P0.05);经Spearman行相关性分析,肝脏相对强化程度和ICG-R15为负相关,ICG-R15和肝脏相对强化程度、肝脏相对强化程度×肝脏体积、肝脏相对强化程度×残余肝脏体积比率的相关性逐渐增强。结论肝切除术前储备功能评估中,应用Gd-EOB-DTPA增强MRI联合残余肝脏体积评估法能够更准确的了解肝脏储备功能,为手术的实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1例因偶然发现肝脏结节性占位病变的60岁老年女性病人进行了肝脏MRI平扫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脏病变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病理所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检查见肝Ⅷ段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2.0 cm×1.7 cm,边界清楚。病灶在化学位移双回波T_1WI同相位影像呈稍低信号,同层面反相位影像病灶信号强度不均匀减低,快速反转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静脉注射Gd-EOB-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在动脉早期因明显不均匀强化呈显著高信号,其内下方见一条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连接门静脉分支;在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病灶信号强度略低于周围的肝实质;在平衡期及延迟期,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在20 min及50 min肝胆期,病灶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与富血供肝细胞癌有一定重叠,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及平扫MRI信号特点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钆塞酸二钠是一种用于肝脏MRI增强的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肿瘤的检测和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正常肝实质的功能性肝细胞吸收肝胆期钆塞酸二钠后呈高信号,而无功能性肝细胞的肝脏肿瘤通常呈低信号,然而部分肝脏肿瘤在肝胆期中呈高信号。本文阐述肝胆期高信号肝脏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揭示该表现的发生机制,为肝脏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及钆喷酸葡胺(Gd-DTPA)肝脏 MR动态增强扫描腹腔脏器及血管的强化特点,重点比较Gd-EOB-DTPA移行期与Gd-DTPA平衡期的图像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个体内随机对照研究。25例病理证实为原发直肠癌或结肠癌、怀疑肝转移的患者,3天内行2次肝脏 MR 动态增强检查,分别使用 Gd-EOB-DTPA及Gd-DTPA两种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的序列相同,包括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Gd-DTPA)/移行期(Gd-EOB-DTPA)。图像客观评估中,测量各期相图像上血管及肝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以椎旁肌肉的信号为参考,计算相对信号强度(RS)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期相时肝实质RS的差异。主观评估:读片者主观评价增强扫描各期相图像上,主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与肝实质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肝实质的RS:在动脉期Gd-DTPA 组明显高于Gd-EOB-DTPA组(t=3.006,P=0.005);在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移行期,两组检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P=0.086;t=0.781,P=0.442)。Gd-EOB-DTPA检查时,门静脉期肝实质RS明显高于动脉期(t=-3.014,P=0.006),移行期RS与门静脉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DTPA检查时,平衡期肝实质RS明显低于门静脉期(t=5.827,P=0.000)。主观评估:Gd-DTPA增强扫描平衡期图像上所有患者的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均为高信号(100%);Gd-EOB-DTPA 增强扫描移行期图像上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均以低或等信号为主(84%,92%,92%)。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 MR 检查,肝脏实质在门静脉期及移行期呈持续强化,其移行期的图像特征与Gd-DTPA平衡期的图像特征有明显不同,在影像诊断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血流与肝脏影像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血流与肝脏影像学的关系。运用对比剂和动态技术对观察肝脏病变更为便利。采用螺旋CT和MRI可获得全肝的多相动力学研究而由测和直肿瘤及其性质。肝实质与肝肿瘤两者间血液动力学研究成为检测肝肿瘤特点的重要方法。文中描述了肝脏血流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肿瘤的血流量,肝脏与血流有关的变异。影像医师应熟悉肝脏影像中的这些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探讨Gd-EOB-DTPA增强3 T MRI评估以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代表的肝脏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121例肝功能正常(NLF;MELD≤10分)病人和29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术前评价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HC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MVI阳性65例,MVI阴性49例。所有患者在术前3周内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主要分析以下MRI征象:肿瘤内血管、出血和脂肪、动脉期边缘强化、包膜、边界、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及多灶性。定量分析指标包括病灶直径、信号强度(SIlesion)、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预测价值的指标绘制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并采用列线图对肝癌MVI进行术前预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规则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对肝癌合并MVI具有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711及0.701,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65.31%、74.63%、68.09%和76.92%、63.27%、73.53%、67.39%。肿瘤直径≤5cm组中仅肿瘤边缘不规则对预测MVI有统计学意义,而>5cm组中肿瘤边界不规则及瘤周低信号对预测MVI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图像上肿瘤边缘不规则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对肝癌MVI有重要预测价值。联合上述征象及列线图对术前预测肝癌MVI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赵绍宏综述蔡祖龙审校CT出现是影像诊断方法学的一次飞跃,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肿瘤性病变。CT造影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肝脏疾病影像的清晰度和检出率。但造影剂应用技术的不同,也会影响图像质量和检出...  相似文献   

19.
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研究动态增强FMPSPGR与常规SE序列,探讨新的MRI扫描技术在肝肿瘤检查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45例HCC病人进行了前瞻性MRI研究。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及动态增强的FMPSPGR序列扫描,从图像质量的定量指标、目测结果和病灶检出方面进行对照。结果:动态增强FMPSPGR序列对比噪声比(CNR)较常规SE序列明显提高,图像的总体质量评估优于SE序列,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序列对HCC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SE序列(P<0.05)。结论:FMPSPGR序列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配合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可动态的观察病灶血供的特点,特别有利于肝肿瘤的检出和定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复习国际脉管性病变研究协会(ISSVA)脉管性病变分类及命名标准,明确影像诊断及正确命名在肝脏脉管性病变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91例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48例经随访证实。91例中男46例 ,女45例,年龄15天-11岁,中位年龄3岁。将影像诊断(超声、CT、MRI)与术后病理结果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1例中89例未按照ISSVA标准正确命名;CT和MRI显示肝脏脉管性病变表现为孤立性单发肿瘤57例,多发肿瘤 21例,弥漫性肿瘤13例;病变的CT和MRI表现相似,均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表现为“快进慢出”的特点;91例中4例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结论:肝脏脉管性病变亦需根据ISSVA标准进行规范命名和分类,影像检查是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