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430例拟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5例,使用对比剂碘美普尔(400 mg I/mL)45 mL,注射流率为4 mL/s,管电压为100 kV;B组215例,注射碘帕醇(370 mg I/mL)65...  相似文献   

3.
目的不同浓度对比剂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体重指数(BMI)为20~25的150例患者分为5组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扫描,患者注射对比剂总量为0.45ml/kg,5组患者注射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70mgI/ml,352mgI/ml,333mgI/ml,315mgI/ml,296mgI/ml,扫描结束对肺动脉行VR重建和MIP、MPR重组。测量5组图像中肺动脉和相同层面背部肌肉竖脊肌及胸壁脂肪的CT值及其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及CNR并取平均值,并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盲法下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平均值,5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2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5组注射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的SRN、CNR分别为25.65±3.52、24.48±3.43、23.37±2.31、22.27±2.23、21.32±2.32和28.85±4.32、26.88±3.59、25.23±3.42、24.25±3.62、23.58±3.66。2位医师评分值均值为4.63±0.41、4.55±0.58、4.46±0.65、4.38±0.79、4.41±0.57。浓度为370mgI/ml,352mgI/ml,333mgI/ml,315mgI/ml,296mgI/ml之间SNR、CNR之间统计学无差异(F=5.431,P0.05),2位医师评分值之间统计学无差异(F=3.261,P0.05)。2名医师对浓度为370mgI/ml,352mgI/ml,333mgI/ml,315mgI/ml及296mgI/ml对比剂产生肺动脉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好(Kappa=0.78)。结论进行CTPA检查推荐使用的对比剂浓度为296mgI/ml,注射总量为0.4ml/k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比剂注射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0例行冠状动脉CTA成像患者,随机抽取50例二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为A组,三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分B1组(1.0 mL/kg)和B2组(0.8mL/kg)各50例.A组:一期碘普罗胺1.0 mL/kg,注射速率4.5mL/s;二期生理盐水30 mL,注射速率4.0 mL/s.B1组:一期碘普罗胺按1.0 mL/kg对比剂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3.5 mL/s.B2组:一期碘普罗胺(0.8 mL/kg)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4.5 mL/s.将图像根据5分制评分标准,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受检者纳入研究.结果 3种对比剂注射技术的比较显示B2组与A组、B1组对比剂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房、左右心室、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密度A组与B1组、B2组比较,右心房与右心室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成像采用三期相对比剂优化注射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冠状动脉 CTA 成像应用过程中降低 X 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CCTA 检查患者80例,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和Ⅱ组采用120 kV,350 mA,碘海醇350 mg I/mL,Ⅰ组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Ⅱ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Ⅲ组和Ⅳ组采用100 kV,350 mA,威视派克270 mg I/mL,Ⅲ组使用 FBP 算法,Ⅳ组使用 ASIR 算法,4组病例均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根据原始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 CT 值进行比较。比较4组病例中的对比剂碘的用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选后的双低组(Ⅳ组)与对照组(Ⅱ组)比较,图像中各支血管 CT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 DLP 值、ED 值与对照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适当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 CTA 应用中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 X 线辐射及碘对比剂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Stellar 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70 kV 管电压联合30 mL 低对比剂前瞻性大螺距扫描在冠状动脉 CTA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体质量指数(BMI<24.9 kg/m2)正常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者,随机分为2组(A 组:管电压70 kV、对比剂30 mL;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50 mL),每组30例,2组均采用 Stellar 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前瞻性大螺距螺旋式扫描技术进行扫描。A组采用 SAFIRE 迭代重建技术,B 组采用滤过反投影(FBP)技术重建;客观评价包括测量 CT 值、计算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并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38±0.942)分、(3.50±0.68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62,P >0.05);A 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 CT 值高于B 组(P 均<0.01),2组间 SNR、CN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辐射剂量为(0.19±0.023)mSv ,B 组患者辐射剂量为(0.81±0.101)mSv,A 组较 B 组下降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 CT 70 kV 管电压联合30 mL低对比剂在正常 BMI 患者冠状动脉 CTA 检查中,在获取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 ED 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与常规对比剂用量方案对比,探讨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应用70 kV 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对50例BMI≤25 kg/m^2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比剂流率和用量分别为4.0和32 mL (350 mgI/mL),B组对比剂流率和剂量为4.0和50 mL (350 mgI/mL)。两组管电压均采用70 kV,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心率,比较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冠脉各节段的管腔内的CT 值和图像对比噪声比。以段为单位,对两组的冠脉图像质量采用4分法(1~4分,优-无法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心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9 mSv。3支冠脉主干远段CT值的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而冠脉近、中段及主动脉根部CT 值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冠脉各节段对比噪声比方面,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以段为单位,两组冠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1.16±0.18,B组1.18±0.18,P=0.75)。两组冠脉可评价节段率均>98%。结论: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对正常体重指数患者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A 的检查可以在亚毫希伏条件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较常规方案对比剂用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适当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按所用对比剂浓度不同分为三组,所用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350 mgI/ml、370 mgI/ml,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然后对重组后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主动脉起始部及同层面降部的CT值进行测量,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85,P=0.675).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0.992、P值=0.376;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527、P值=0.224,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三组患者主动脉起始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206、P值=0.307;主动脉降部CT值的分析结果为:F值=1.703、P值=0.191,各组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低浓度对比剂(320 mgI/ml)能够满足冠状动脉CTA的诊断要求,在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复合体重因子的对比剂使用方法行头颈CTA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基于复合体重因子的对比剂使用方法在ToshibaAquilionONE320容积CT上行头颈CTA,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基于体重的对比剂使用方法在同一台螺旋CT上行头颈CT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剂剂量、辐射剂量和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右颈内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CT值与其强化差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剂剂量分别为(55.4±5.9)mL/例、(62.8±7.9)mL/例,两组的对比剂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DLP)均值分别为(489.1±55.0)mGy·cm、(555.6±78.7)mGy·c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考察的动脉CT值和动脉强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图像主观评价好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U检验,P<0.05)。结论:采用基于复合体重因子的对比剂使用方法结合低管电压技术在行头颅CTA时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对比剂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低对比剂注射方案低辐射剂量宝石能谱成像(GSI)腹部CT血管造影(CTA),降低对比剂摄入量及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全腹部CTA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GSI低对比剂方案低辐射剂量组(A组,100例)和常规GSI扫描组(B组,100例).A组扫描参数:GSI扫描模式,管电流195~36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Flash 双源对比剂优化方案在冠状动脉 CT 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2例临床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者,根据体重分组个体化注射对比剂,分别测量升主动脉近端,右冠状动脉主干近段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的 CT值,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据本方案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后,各组升主动脉近端平均 CT 值(HU)分别为399.35±58.55、416.10±49.79、419.39±47.40、405.71±55.44、396.81±49.16;右冠状动脉主干近段平均 CT 值分别为405.6±61.71、421.60±58.89、423.88±53.59、407.7±58.45、405.32±55.84;左冠状动脉主干平均 CT 值分别为397.54±60.59、423.41±53.08、422.74±50.29、409.49±60.05、402.80±54.80。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9±0.31、4.66±0.25、4.64±0.32、4.63±0.51、4.62±0.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81,P >0.05)。结论应用 Flash 双源个体化注射方案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不仅可以满足诊断要求,还可以使对比剂的用量降低,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比剂注射优化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优化技术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心电门控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根据对比剂注射技术将患者随机分成恒速团注组(FB)和优化团注组(OB)两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问右冠状动脉(RCA)、左冠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和胸主动脉各段的血管显影效果及密度差异。结果:两组均可获得较高密度的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图像,OB组测得的冠状动脉近端和远端以及胸主动脉中端和远端的密度差异较小,与F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T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中,优化团注法可以获取较为均匀一致的血管密度,有助于提高CTC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用量结合大螺距扫描对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评估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常规扫描:100kVp,螺距0.810,50mL碘佛醇(320mg I/mL)以5mL/s注射;B组患者行低剂量扫描:80kVp,螺距1.390,以6mL/s注射24mL对比剂,随后以相同流率注射18mL对比剂和盐水混合液(1:1混合)。比较两组间的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总量。结果:两组图像充分满足临床诊断(4.86±0.34 vs 4.78±0.41,Z=-0.725,P=0.468),且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A组kappa=0.834 vs B组kappa=0.884)。两组各动脉平均CT值、SNR和CNR基本一致(P>0.05),B组与A组相比CTDIvol降低21.4%[(59.84±14.59)mGy vs (76.11±24.16)mGy,Z=-2.396,P=0.017],DLP降低45.8%[(275.54±22.73)mGy·cm vs (508.43±89.61)mGy·cm,Z=-6.063,P<0.001],ED降低45.8%[(0.85±0.07)mSv vs (1.58±0.28)mSv,Z=-6.063,P<0.001],对比剂减少34%(10.56g vs 16g)。结论: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和大螺距扫描可充分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颈CTA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与心电门控技术联合在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拟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100例男性患者依照检查先后顺序分为2组,即A组50例与B组50例,其中A组采用NI=11、管电压80 k V扫描条件和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和心电门控技术,重建算法采用自适应迭代技术(AIDR);B组患者采用NI=10、管电压120 kV和对比剂优维显(370 mgI/ml)和心电门控技术,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FBP)技术。2组对比剂总量根据患者体质量1.3 ml/kg换算,最大为100 ml,注射流率依照实际情况设定,后续按相同速率注射0.9%氯化钠30 ml,对比2组辐射剂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2组年龄、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注射流率、对比剂剂量比较(P>0.05);2组CTA影像均达到诊断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62%)优于B组(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和心率(HR)≤65次/min 的患者,随机分配到 A 和 B 2组。A 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370 mg I/mL 和100 kV 管电压进行双源 CT 冠状动脉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采用滤过反投影重建技术(FBP)。B 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进行扫描,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比较2组的 CT强化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节段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4分为不可诊断的图像。结果B 组各测量层面的平均强化 CT 值明显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图像噪声、SNR、CNR 较A 组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有效辐射剂量较 A 组明显降低(0.25 mSv ±0.05 mSv 和0.55 mSv ±0.11 mSv,P <0.001)。结论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在 BMI≤25 kg/m2的患者中,应用双源 CT 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进行迭代重建,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使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约5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水平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比较研究.方法 前瞻性将150例行C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E 5组并采用前置40%、50%、60%、70%、80%ASiR-V权重和后置70%ASiR-V权重进行扫描,计算所有图像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双低技术在I级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57例肥胖受检者 (体重: 85~119 kg且体质量指数BMI: 30~38 kg/m2), 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方案。对照组和试验组CCTA的管电压、碘对比剂的碘流率 (IDR) 分别为:120 kVp、2.2 g I/s与100 kVp、1.5 g I/s。对照组与试验组使用原始数据分别重建为混合迭代4级与8级的图像,其余扫描和重建参数均一致。测量并比较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 (LAD) 近段及右冠状动脉 (RCA) 远段管腔的CT值及噪声,计算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的信噪比 (SNR) 和对比噪声比 (CNR),并采用4分法对冠状动脉18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有效辐射剂量E和碘对比剂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以上指标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受检者BMI分别为 31.89 (30.77, 33.81) 和 31.22 (30.46, 32.83) 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CCTA图像在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的CT值及噪声值,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管腔的SNR和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图像冠状动脉各节段主观评分值均分都≥3分,符合诊断标准,两组间的主观图像质量整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受检者CCTA检查的有效剂量E分别为7.58与4.49 mSv (Z=-5.46, 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6与45 ml,试验组受检者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1%和32%。结论 在I级肥胖患者群体中,使用低管电压 (100 kVp) 和低碘流率 (1.5 gI/s) 进行CCTA检查是可行的,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流技术调节对比剂浓度联合迭代重建在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CCTA)检查,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成 A、B 2组,30 kg/m2>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为A1和B1组各30例;BMI<25 kg/m2为A2和B2组各30例。A组管电压为120 kV,使用碘普罗胺(350 mg I/mL)和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B组管电压为80 kV或100 kV(BMI≥25 kg/m2),使用双流技术调节对比剂浓度为245 mg I/mL 或280 mg I/mL,迭代算法(AIDR 3D)重建图像。比较同 BMI 值范围内 A、B 2亚组之间升主动脉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胸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支)各近段强化 CT 值(SI)、噪声(SD)、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高BMI值2亚组间图像质量得分、SD及升主动脉SNR、CNR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 SI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值2亚组间图像质量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血管 SI值及升主动脉SNR、CNR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范围亚组之间BMI值与主动脉强化 CT 值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66、-0.441, P<0.05),体质量与主动脉强化CT值均无相关性(P>0.05)。各亚组之间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流技术按BMI配比245 mg I/mL对比剂依然可以保证血管对比强化效果且不降低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碘对比剂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收集行CTPA的受检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7人,女23人,年龄31~77岁,平均(55.1±8.4)岁,管电压80kV,碘海醇30ml(含碘量300mg/ml);对照组:男24人,女26人,年龄30~72岁,平均(54.3±7.1)岁,管电压100kV,碘普罗胺30ml(含碘量370mg/ml)。两组间肺动脉强化CT值、噪声值、信噪比(SNR)、有效剂量(ED)、碘摄入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1,P>0.05)。实验组肺动脉强化CT值、噪声值[(336.6±41.0)HU、(15.0±2.5)HU]明显高于对照组[(301.4±36.2)HU、(10.4±1.5)HU],SNR(23.6±5.8)明显低于对照组(29.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8、0.660、1.061,P<0.05)。实验组、对照组ED分别为(1.8±0.2)mSv、(3.9±0.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61,P<0.05)。实验组碘摄入量(9.0g)较对照组(11.1g)降低了约18.9%。结论 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碘摄入量在CTPA中是可行的,能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