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采用古法黑豆"九蒸九晒"和现代药典黑豆汁连续蒸制对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模拟"九蒸九晒"的时间安排,制备古法黑豆与何首乌分层铺放蒸后晒品、拌入黑豆汁蒸后晒品和药典拌入黑豆汁后连续蒸制品;建立超高压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 Q-MS/MS)测定何首乌中12个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检测;结合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不同炮制方法所得样品的差异。结果建立了可靠的UPLC-Qq Q-MS/MS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顺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is-THSG)、反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rans-THSG)、虎杖苷、白藜芦醇、表儿茶素、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12个成分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游离蒽醌类成分先降低后升高,蒽醌苷类成分、cis-THSG、虎杖苷和金丝桃苷先升高后降低,trans-THSG、白藜芦醇、表儿茶素和芦丁降低;成分的含量与蒸制用的辅料和操作方法及炮制时间密切相关,操作方法的影响大于辅料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结论从成分含量的角度分析,古法黑豆蒸晒与药典法的黑豆汁连续蒸制不能等同,该研究为传承和发扬何首乌的传统炮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决明降脂片中何首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迪马-C18(150mm×4.6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0nm;柱温:常温。[结果]回收率RSD=I.16%,重复性RSD=1.78%,精密度RSD=1.35%,稳定性RSD=1.51%。限定决明降脂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不得低于2.5m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降脂片何首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决明降脂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中的非蒽醌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作者对采自泰山的何首乌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7个非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报道,分别为β-谷甾醇(1)、对羟基苯甲醛(2)、决明酮-8-O--βD-吡喃葡萄糖苷(3)、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4)、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  相似文献   

4.
炮制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国  吕泰省  姚庆强 《中药材》2006,29(10):1017-1019
目的:对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以及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在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炮制前后何首乌中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测5种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炮制使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临床上应用制首乌是否必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袁炜  高增平  杨建波  王爱国 《中草药》2017,48(4):631-634
目的研究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M-8型)、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和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何首乌提取物55%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unberginol C 6-O-β-D-glucopyranoside(1)、对羟基苯甲醛(2)、反式-N-咖啡酰酪胺(3)、(Z)-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4)、(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5)、白藜芦醇-3-O-β-D-(2″-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6)、(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3″-没食子酰)-葡萄糖苷(7)、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8)、torachrysone-8-O-β-D-glucoside(9)、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何首乌丁素。化合物3和8为首次从何首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何首乌中10种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何首乌该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 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何首乌中白藜芦醇,虎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3-O-二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基-(1→6)-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2″-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6″-O-乙酰基)-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2″-O-阿魏酰基)-葡萄糖苷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2″-O-香豆酰基)-葡萄糖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8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106.3%,RSD均≤3.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荣敏  陈敏青  赵昱 《中药材》2006,29(4):321-322
以HPLC法比较研究何首乌转基因毛状根及何首乌植株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显示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含二苯乙烯苷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产方茎何首乌与圆茎何首乌炮制后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3-D-葡萄糖苷与大黄素的含量变化,为科学评价广西产何首乌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两种何首乌炮制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及大黄素的含量差别极大,其中圆茎何首乌两种成分的含量较高.结论:两种广西产何首乌二苯乙烯苷...  相似文献   

9.
张静娴  崔艳梅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7):3252-3255
中药何首乌乙酸乙酯部位经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制备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D-NMR,2D-NMR和HR-ESI-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分得化合物的结构,共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2″-O-对羟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1),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2,4,6,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5),大黄素-8-甲醚(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焦旭雯  张相年  赵翾  严萍  赵树进 《中药材》2007,30(12):1487-1489
目的:考察二倍体与三倍体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C18柱,分别用乙腈-水(25∶75)、甲醇-0.1%磷酸(85∶15)作为流动相,在320 nm和254 nm处检测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广东德庆二倍体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最高,广西靖西三倍体何首乌中结合型蒽醌的比例达到了85%。结论:不同倍性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