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儿童脑白质病86例MR影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脑白质病MR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颅脑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6例儿童脑白质异常分为5类:①脱髓鞘病变40例;②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8例;③髓鞘发育延迟7例;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14例;⑤不明原因脑白质异常17例。MRI表现为脑深部白质片状长T2信号改变。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脑白质的异常,有助于提高儿童脑白质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43岁,2007年9月4日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有舌咬破伴出血,呼之不应,无二便失禁.急送附近医院就诊,MR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WMH的发生主要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胶原血管病、血脑屏障破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而且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其过去所能提供的临床信息仍然比较有限。而近年来,随着以MRI为代表的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有许多的新技术开始应用到WMH的相关研究。作者着重介绍WMH的在MRI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儿童脑白质病MRI诊断(附35例分析)周剑,王宏,夏庆堂,董玉茹本文收集35例10岁以下儿童脑白质异常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35例中,男30例,女5例。年龄最小6个月,2岁以上12例。发病前有明确感染史13例,有产后窒息史11例,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型脑白质病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的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型脑白质病患儿的颅脑MRI资料,其中4例有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4例有单体素MR波谱(MRS),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7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双侧脑白质异常及双侧颞叶的皮层下囊肿,6例伴有皮质脊髓束异常,4例伴有小脑白质异常.7例灰质均未受累.MRS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胆碱波峰存在,NAA峰正常或轻度降低,未见明显乳酸峰.DWI显示双侧脑白质呈弥漫低信号,未见明显高信号病灶.结论 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型脑白质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能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王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3):233-234
脑白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疾患,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髓鞘的变化。儿童脑白质病比成人少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白质脑病的总称。过去没有任何影像方法能够显示脑白质异常。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和MRI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对本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伴钙化和囊变的脑白质病(LCC)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脑白质病患者行头颅CT和MRI扫描,抽取脑脊液检测囊虫抗体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眼底和膝关节X线检查,并手术切除相关囊性病灶行病理学检查,同时对其父母行眼底和头颅CT等检查.结果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示病变定位于右侧皮质脊髓束.CT平扫示脑内广泛钙化并伴囊性灶(位于双侧大脑半球、丘脑、基底节区及左侧脑室内);MRI增强扫描示囊性灶边缘轻度环状强化.组织病理学示脑组织内大小不等的囊性扩张区伴大量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少数区域可见小血管炎改变伴管壁纤维素样变性和血栓形成;局部呈血管瘤样增生,管腔充血、扩张;脑组织胶质细胞增生,Rosenthal纤维和嗜酸小体形成.患者脑脊液、实验室生化检查、眼底及右膝X线检查等均正常;对其父母的各项检查也均正常.结论 LCC的诊断需影像学、临床特点和组织学三结合,但其影像学上钙化形态和不对称分布的特点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目前认为脑白质病是一种闭塞性脑微血管疾病,但其病因尚不明确;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 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胼胝体膝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T1WI稍低(图1B)、T2WI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3.
14.
15.
患者女,54岁,颅顶右侧疼痛伴视力下降1年余;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 mm,光反应灵敏;眼科专科检查未完善;神经系统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浆皮质醇升高(544.10 n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平扫鞍上区见1.7 cm×1.5 cm×1.2 cm类椭圆形病灶,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垂体受压,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A);增强后鞍上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与垂体分界清楚(图1B、1C);考虑为颅咽管瘤。于全麻下经右侧翼点入路行鞍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视神经及视交叉下方,质韧,供血丰富,呈灰红色,与视神经粘连较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肌萎缩的病变肌肉的MRI表现及MRI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30例经临床证实的神经源性肌萎缩患者,选择舌头、肩胛肌带、大腿及双侧手掌行MRI检查。结果: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者15例,其中舌肌萎缩4例;手掌蚓状肌及骨间肌萎缩6例,受累肌肉见斑片状长T2等T1异常信号影;双侧大腿肌肉见片状混杂信号影1例;4例表现为双侧手掌肌肉萎缩,信号无异常。余受检部位肌肉形态及信号无明显异常。②脊肌萎缩症1例,腓骨肌萎缩症2例,均表现双下肢肌肉萎缩,肌肉内见短T1长T2异常信号。③平山病8例,表现受累肌肉萎缩,手掌蚓状肌及骨间肌见斑片状长T2等T1异常信号影;④4例为单侧下肢的神经源性肌萎缩,表现为肌肉萎缩,肌肉内可见斑片状长T2及短T1混杂信号影。结论:神经源性肌萎缩主要表现为病变区肌肉的萎缩,部分肌肉为脂肪替代,另有部分病变肌肉可表现为肌纤维的坏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磁共振成像T2加权像“纵线”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收集47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患者MR图像,除T1WI发现特征性形态改变外,在T2WI上发现桥脑有纵行线样高信号,我们称之为“纵线”征。材料与方法:47例OPCA患者,30例进行低场磁共振扫描,17例进行高场磁共振扫描;随机抽样因其他原因而进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的病例100例作为对照。结果:47例OPCA患者MR图像T2WI上可见位于桥脑至延髓上部贯穿于脑干前后径的连续性细线样高信号41例,高低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纵线”征是OPCA的一种特征性异常信号,其病理基础尚不知,有待于进一步病理学或其他方法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