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兰玲 《护理学杂志》1996,11(4):216-217
自体微粒皮及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手术的配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兰玲特大面积烧伤,尤其是Ⅲ°烧伤需植皮治疗,常因自体皮源匮乏使创面修复时间较长。1986年张明良等首创微粒自体皮移植术后,我院1992~1994年采用自体微粒皮、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2.
修复创面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总结了1992年以来,应用自体混合皮浆移植术治疗各种创面36例89处的临床效果。应用表、真皮层混合前比例为3∶1,供植比例为1∶5,1∶10,1∶15和1∶20。各种创面愈合程度及其微粒皮成活率依次为:真皮浅层>真皮深层>脂肪部份外露>脂肪全部外露>肉芽创面早期>异体皮覆盖肉芽创面未感染者>肌膜层>肉芽创面晚期。经6~18个月随访,优58处,良15处,可11处,差5处。并证实自体混合皮浆移植在脂肪创面、筋膜创面均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创面修复、组织重塑和损伤后抑制病理性纤维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改善瘢痕组织挛缩、粘连和功能障碍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自体脂肪的应用能够改善瘢痕范围、颜色和柔韧性, 是治疗创伤、放疗和手术瘢痕的重要方法。经皮针刺筋膜切开自体脂肪移植术是通过锐针直接穿刺瘢痕及腱膜, 松解纤维组织, 使限制性瘢痕转化为可接受脂肪移植的疏松三维受体再生基质, 能够简单安全地对成熟瘢痕的质地、外观、弹性等多种特性进行改善, 或可替代皮瓣修复术成为修复广泛瘢痕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经皮针刺筋膜切开自体脂肪移植术在瘢痕矫正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这种应用了组织工程原理将瘢痕扩张为ADSCs移植的三维支架的方法, 为临床提供了皮瓣修复瘢痕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4.
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应用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因外伤引起的屈指腱鞘和屈指肌腱的裸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包括以指动脉背侧支血管为蒂的同指背所有的筋膜脂肪组织,翻转修复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伴屈指肌腱暴露的创面。结果 本组5例患者,行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血供恒定、外形恢复令人满意、有利于手屈指功能恢复等优点。此手术方法非常适合指掌侧的组织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应用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 ,修复因外伤引起的屈指腱鞘和屈指肌腱的裸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包括以指动脉背侧支血管为蒂的同指背所有的筋膜脂肪组织 ,翻转修复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伴屈指肌腱暴露的创面。结果 本组 5例患者 ,行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血供恒定、外形恢复令人满意、有利于手屈指功能恢复等优点。此手术方法非常适合指掌侧的组织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应用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因外伤引起的屈指腱鞘和屈指肌腱的裸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包括以指动脉背侧支血管为蒂的同指背所有的筋膜脂肪组织,翻转修复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伴屈指肌腱暴露的创面.结果本组5例患者,行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指背筋膜脂肪翻转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血供恒定、外形恢复令人满意、有利于手屈指功能恢复等优点.此手术方法非常适合指掌侧的组织重建.  相似文献   

7.
应用异种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种(猪)皮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例深度大面积烧伤患者,于患者行切痂植皮术前1 d,将1只50 kg左右的纯白猪处死后清洗、剃毛、消毒,切取2张含少量脂肪的皮片,用鼓式取皮机反取成全厚或中厚皮。先播散自体微粒皮,再将猪皮打孔覆盖其上加压包扎。观察患者术后猪皮排异、微粒皮成活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猪皮完整、与创面粘贴好;术后4~5周猪皮呈干痂状,逐渐与微粒皮分离,微粒皮已生长融合,创面基本愈合;术后6~8周猪皮全部脱落,创面愈合。10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42~56 d[(50±5)d]。术后1年见患者术区虽有表浅瘢痕,但其弹性和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用猪皮替代同种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自体脂肪颗粒及微粒皮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选择20例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将患者双侧肢体或躯干对称部位创面分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和微粒皮组,分别行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体积比1:1)混合移植和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30、45、60 d计算2组创面愈合率;术后7、14、21、28 d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移植术后30、45、60 d,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6.3±3.1)%、(76.4±6.1)%、(96.2±1.5)%,均明显高于微粒皮组的(28.3±2.0)%、(47.3±4.8)%、(85.4±2.2)%(P<0.01).HE染色显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上皮化早于微粒皮组,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脂肪颗粒+微粒皮组PCNA阳性细胞较微粒皮组多,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混合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压疮、放射性溃疡等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临床的治疗难题,虽用封闭创伤负压引流、植皮及皮瓣修复等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脂肪干细胞(ADSC)是一类来源丰富、提取简单,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目前ADSC已用于脂肪移植、创面修复等诸多临床领域。ADSC促进创面修复已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其旁...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凡士林油纱布为载体移植微粒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创面修复方法,但皮源较充足时仍应提倡移植大张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肽Y应用对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成熟颗粒脂肪组织自体移植到兔背部皮下,同时种植含有或不含有神经肽Y的小球,于2周、1个月、3个月后通过大体观察、B超、组织学、免疫组化法分组对照来评价脂肪颗粒的存活情况;同法将人体脂肪颗粒联合神经肽Y异体移植到无胸腺小鼠皮下,观测评价人体脂肪细胞在无胸腺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应用神经肽Y组脂肪移植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神经肽Y可以刺激脂肪组织的生长,并且可以增加3个月兔和无胸腺小鼠异体脂肪移植物的存活和血供。结论神经肽Y应用在体内脂肪生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可增加脂肪移植存活或者刺激重新脂肪生成,明显提高颗粒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并可进一步应用于人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效果.方法 47例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两组均行伤口评估及常规伤口床准备,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伤口换药,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结果 两组伤口总愈合时间、总愈合速度、总换药时间、换药总次数、换药费用、单位时间伤口缩小面积、单位时间伤口深度改变、单位时间伤口愈合速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能促进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且不增加经济负担,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 5月-2023年5月西安顺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80例面部年轻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 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自体脂肪移植,研究组则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面部轮廓参数、皮肤状况及自信程度、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 组的72.50%(P <0.05);研究组治疗后面部轮廓参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皮 肤状况、BES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 结论 在面部年轻化中联合应用自体脂肪移植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改善面部轮廓及皮肤状况,治 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丽  解凯辉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2):129-132
探讨肥胖患者剖宫产腹壁脂肪处理与伤口缝合修复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年6月-2023年6月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肥胖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缝合方式不同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腹壁脂肪处理时采用间断缝合脂肪全层且伤口缝合修复行皮内间接 缝合,研究组腹壁脂肪处理时不缝合脂肪层且伤口缝合修复行直接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 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术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 占比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脂肪液化、 切口处红肿、切口对合不良及线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 后3 d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壁脂肪处理时不缝合脂肪层且 在伤口缝合修复行直接皮内连续缝合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 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found in fat grafts may have significant healing properties. When fat is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there may be enhanced healing effects due to the pro‐angiogen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RP.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evidence on fat graf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P for wound healing to establish the efficacy of this technique. A comprehensive search in the MEDLINE, EMBASE, CENTR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nd Google Scholar databases (to March 2017)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studies on fat grafting and PRP for wound healing. Case series of less than 3 cases and studies only describing harvest technique were excluded. The database identified 571 articles, of which 3 articles that used a combination of fat and PRP for wound healing (1 RCT and 2 case seri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A total of 69 wounds in 6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 average wound size of 36.32cm2. Of these, 67% of wounds achieved complete healing. When reported, the mean time to healing was 7.5 weeks for those who underwent a singl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in any patients. The combination of fat grafting and PRP may achieve adequate wound healing with relatively quick wound healing time compared with standard wound management options. However, evidence is extremely limited,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valuate its efficacy for wound healing.  相似文献   

16.
面部畸形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生原因与先天发育障碍、外伤及衰老等相关,凹陷畸形、软 组织量丢失等情况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移植到面部区 域的微创手术。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面部整形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本文从自体脂肪移植 技术现状及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0月-2022年6月于我院行乳房整形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7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植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 胸部隆起值、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 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胸部隆起值均 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乳房大小、松弛状态、乳房对称性、乳房形态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18.52%(P <0.05)。结论 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 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乳房形态,提高患者的乳房整形满意度,降低 胸部隆起值,使胸围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质血管基质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在颜面部微整形中的应用,降低移植的脂肪颗粒被吸收率。方法:笔者选择24例进行面部精雕脂肪填充的患者,于下腹部采用肿胀吸脂术获得自体颗粒脂肪,通过静置,纯化后,加自身血管基质细胞。混合液采用多点、多层、多部位的注射方法,精雕塑型颜面部。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22例效果满意,面部两侧基本达到对称,脂肪颗粒基本上没有被吸收,不必进行第二次脂肪填充手术。而46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脂肪填充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被吸收,其中有34例需要进行第二次脂肪填充。结论:血管基质细胞可以提高自体颗粒脂肪的存活率,面部脂肪填充可以一次成形,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应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应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18例。通过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收集纯化过滤自体脂肪颗粒,多隧道多层次均匀注射于乳房各层组织中,单侧乳房一次脂肪注射剂量为100~250 mL。结果本组共1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乳房较术前明显丰满,形态自然,手感柔软,无严重不良并发症,效果较满意。结论 Body-jet水动力吸脂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是目前较理想的用于自体脂肪移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睑缘切口入路组织瓣联合自体脂肪转移修复颧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的方法。方法:根据凹陷部位可采用两种修复方法:①凹陷部位在颧脂垫以上:采用下睑缘切口入路,松解瘢痕挛缩的眼轮匝肌;褥式缝合两断端,释放眶隔内脂肪;填充在凹陷区皮下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缝合固定;②凹陷部位在颧脂垫区域时:采用下睑缘切口入路,剥离到凹陷区域皮下;充分松解深层的瘢痕粘连组织,拉拢周围脂肪组织、筋膜等形成软组织瓣,褥式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月~2年,11例患者对外形和功能满意。颧部软组织凹陷畸形基本消失。结论:下睑缘切口入路组织瓣联合自体脂肪转移是修复颧部小面积软组织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