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筱军  周永学 《四川中医》2006,24(10):107-108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方剂配伍的一部分,一般为方剂中的佐使药。本文以历代知名方剂服用方法为例,分析了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及疗效的影响。最后指出,在方剂配伍的研究中,其服药方法不可忽略。如何选择送服中成药的特定药味,也是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绝不是用温开水送服就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中医学高度重视,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医普救方》、《圣济总录》等方书,成立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方书,将太医局列为独立机构发展中医教育,"经方"崛起,《局方》盛行,民间方书大量涌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显著进步,重视方剂理论研究,对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就《方剂学》(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中所载成方而言,服用时需用酒、茶调服,人参汤、米汤送服,以及醋、童便、姜汤、盐汤、枣汤、藕汁、萝卜汁、银花汤、薄荷汤等送服者共20余种。这些多为方剂中的佐使药。其配伍意义在不同的方剂中,起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汉代末年张仲景据众家之长,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著成而影响后世颇深的名著.但因种种原因,自成书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没有传播开来,许多临床医生见所未见或闻所未闻.乃至宋代,沉寂了700多年的《伤寒论》终于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青睐,出现了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朱肱的《南阳活人书》、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问歌》等.宋代319年间有关《伤寒论》的研究著作共有86种,而宋以前的741年间,有关著作只有15种.单从数量上不难看出,宋代的伤寒学研究已经渐入了一个热潮.尤为突出的还是在研究的质量上,宋代医家大多数已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把《伤寒论》作为一种方书来对待,而是把它作为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构筑外感热病的诊疗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和补充发展了《伤寒论》.  相似文献   

5.
贺松其  文彬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6-447
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萌起于《内经》时期 ,发展成熟于宋金元时期 ,完善演化于明清时期。旨在通过整理研究宋金元时期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该学说的不同阐述和发挥的相关文献资料 ,提炼其合理内核 ,为下一步重构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新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三承气汤是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宋金元时期三承气汤的理论与临床有了很大发展:此期三承气汤的使用分为进药法和退药法;在三承气汤中加入甘草、生姜、大枣之类,体现攻补兼施思想;以舌诊法为指导恰当使用三承气汤;三承气汤可灵活应用于老年和壮年,并可用于外邪由表入里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宋金元时期,中医护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采用传统中医文献研究方法,从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起居护理、专科护理4个方面入手,阐述宋金元时期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宋金元时期的中医文献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处方的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宋金元时期是针灸处方配穴理论不断发展和处方大量积累的时期.并具有五大特点:针灸处方配穴理论不断发展,配穴处方大量出现;处方组成穴位手法并重;创立按时取穴法;出现了火针处方;首创了针灸处方的方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政治因素对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宋金元时期的社会制度、中医政策、科学技术与文化、农业与经济、地域环境与战争、中外交流、中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在煎药及服药过程,涉及许多时间上的概念.这些计时称谓,虽然现今基本不用或应用极少,但它们对研究古代中医药文献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笔者仅就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常见的煎药服药的计时称谓,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古典时间与煎药服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药学治疗疾病重视因病制宜,临床上辨时辨证论治,服药早晚有异,煎药方法也因人因时而异,根据病情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及人体阴阳气血节律的不同变化,而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之,逆者为粗”(《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其意强调了顺从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而进行施治,指出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转归与环境昼夜变化的关系,以时间定位病位(脏腑),治疗无不与四时五行密切相关,可谓时间医学理论的渊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药汤剂的煎煮服用也应顺应天时,择时煎煮服用。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了许多时…  相似文献   

12.
宋金元时期心藏象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医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理论上注重创新,因而继承、深化、发展了对心藏象的理论认识,尤其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中医官修及私家的方书大量涌现,在理论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对心病的治疗,在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阐发上,此期医家较唐以前的医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好古(1200~1264年),曾先后师事于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李杲,尽得其传而有所发挥,除创立阴证学说之外,并对时间医学颇多阐发,兹就两种昼夜择时服药方法探讨于下: 1 基本概念所谓昼夜择时服药方法,严格地说,主要是以时间生物学(Ch(?)ohobio-logy)不断揭示的生理和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医经典方剂在组成、功效、剂型等方面的古代演变历程,探讨新方创制、配伍研究、古方新用、剂型改革等现代方剂研究的发展趋势,阐释古代经典方剂的形成对现代方剂学科在临床研究和理论创新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方剂集合的角度来研究方剂之间组成结构关系,揭示中药加减变化所组成的不同方剂形成的梯状结构。描述了方剂集合中梯状结构方剂的发现方法,并以麻杏石膏汤、桂枝汤为例使用梯状结构发现方法在方剂库中找到加减变化的其他方剂,并使用可视化的方法表达出这种结构关联,为方剂分类与索引提供新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中医方剂知识的积累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医强调根据疾病的节律变化择时治疗,择时用药。风湿病因其复杂多变,临床往往较为难治。因此,在治疗上也应根据其节律变化选择适宜的时间治疗和服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煮散和散剂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占比约1/3,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确粉碎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是煮散和散剂"遵古"开发的关键步骤.然而,古籍文献中对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的描述术语众多,且参数不明确.由于缺乏统一的粒度依据,已有研究结果未形成统一共识.本文以遵古考证和实验结果为依据,对煮散和散剂的粒...  相似文献   

18.
以方剂集合的角度来研究方剂之间组成结构关系,揭示中药加减变化所组成的不同方剂形成的梯状结构。描述了方剂集合中梯状结构方剂的发现方法,并以麻杏石膏汤、桂枝汤为例使用梯状结构发现方法在方剂库中找到加减变化的其他方剂,并使用可视化的方法表达出这种结构关联,为方剂分类与索引提供新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中医方剂知识的积累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高血压患者服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时间医学强调根据疾病的节律变化择时治疗,择时用药;而血压的波动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因此,在治疗上也应根据其节律变化选择适宜的时间治疗和服药.  相似文献   

20.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现从生理之火论、内火虚衰论、内火亢盛论、外感火邪论等四个方面,阐发宋金元时期"火"的涵义与理论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