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姚璇  时晶  李婷  秦斌  肖卫忠  田金洲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59-1262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疲劳症状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将83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帕金森疲劳量表(PFS-16)分数标准分为疲劳组(PFS-16≥3.3,32例),非疲劳组(PFS-16<3.3,51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所占比例的差异以及复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中医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的危险性。[结果] 疲劳组脾虚证、血虚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脾虚证、血虚证、气虚证积分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疲劳组脾虚+髓减、脾虚+血虚、肾虚+阴虚复合证候要素比例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脾虚、血虚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具有危险性(OR=3.500,P=0.008;OR=2.678,P=0.038);脾虚+血虚、脾虚+髓减、肾虚+阴虚复合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具有危险性(OR=6.000,P<0.001;OR=2.923,P=0.022;OR=2.679,P=0.034)。[结论] 脾虚、血虚和复合证候要素脾虚+血虚、脾虚+髓减、肾虚+阴虚在伴有疲劳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出现频率更高,且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分布及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取其中医病位、病性证素以探寻分布特征并分析脾相关证素在疾病发展中的占比及影响。结果 病位证素以肾(207例)为主,其次为脾(204例)、肝(112例)、胃(74例);病性证素以湿(215例)为主,其次为气虚(213例)、阳虚(183例)、痰(155例)、阴虚(149例)、血虚(140例);脾、湿证素在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占比大,分别为脾(85%)、湿(89.58%);证素“肾”“脾”“胃”“湿”对慢性肾衰竭疾病进展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病位多与肾、脾相关,且随着肾功能进展,脾证素占比逐渐增大,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因此探讨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证素分析探讨复发性流产(RSA)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将 2019 年 9 月—2021 年 3 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 RS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证素辨证方法研究其病位、病性证素,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 RSA 患者 329 例, RSA 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肾、胞宫、肝、脾, 21 岁≤年龄<28岁组、28 岁≤年龄<35 岁组、35 岁≤年龄<42 岁组 RSA 患者最主要病位证素均为肾; 流产 2 次 RSA 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也为肾; 而流产 3 次和>3 次 RSA 患者的最主要病位证素为胞宫。RSA 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气虚、血瘀、湿、阳虚、热、气滞、血虚。年龄和流产次数不同, 病性证素改变, 21 岁≤年龄<28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热;28 岁≤年龄<35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湿;35 岁≤年龄<42 岁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流产 2 次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 流产 3 次和>3 次 RSA 患者最主要病性证素为血瘀。[结论] RSA 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证、湿热瘀阻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血两虚证。其主要的病位为肾、胞宫、肝、脾。随着流产次数增多, 病位则以胞宫为主, 与年龄无关。RSA 主要的病因为气虚、血瘀、湿、阳虚、热、气滞、血虚。年龄不同, 病因也不同, 21~28 岁RSA 的主要病因为热, 28~35 岁 RSA 的主要病因为湿, 35~42 岁 RSA 的主要病因为气虚。随着流产次数增多, 血瘀成为各年龄段 RSA 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96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中医证候,归纳疾病风险升高过程中证候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患者的体检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量表。采用China-PAR模型评估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运用隐结构归纳3种卒中风险程度内中医证候。[结果] 969例40~60岁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脑卒中低、中、高危风险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411例(42.41%)、274例(28.28%)和284例(29.31%)。共纳入中医症状42个,分层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8、14和9个隐类。结合专家咨询得出3种风险程度各自证候,低风险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夹湿证和肾阴虚证;中风险患者以心脾两虚夹痰和肝火炽盛证为特点;高风险患者多为脾肾两虚证和肝阳上亢证。[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多处于中、高风险程度。虚证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转变为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基础,阴亏阳亢是达到高风险期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瘀”证素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了2019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320例,收集该类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肥胖程度、腹围、合并疾病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中医症状及相关实验室观察指标信息,判别证素,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焦虑状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总体发病率为39.69%,抑郁状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总体发病率为40.63%。在中青年人群中,女性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男性低,60~74岁是冠心病好发阶段,冠心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中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冠心病单支病变中单纯冠心病组较冠心病单纯合并抑郁状态组及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状态组两组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中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状态组较单纯冠心病组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白介素-1β (IL-1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及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射血分数(EF)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Lo-gistic回归提示血瘀证素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高越容易并发焦虑及抑郁状态等情绪障碍问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高,罹患血瘀证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分型规律,旨在为临床早期干预室性早搏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43家医院就诊的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证候”“舌象观察表”进行中医临床信息采集,借助SPSS Statistics对临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进而借助SPSS Statistics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经相关专家评判并结合中医证素分析室性早搏的中医证素规律及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9例患者,采集获得19个临床症状及15个舌象信息,其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悸、胸闷、急躁易怒、失眠、口干等症状;最常见的舌色为舌淡(47.23%);最常见的苔色为苔白(73.09%);最常见的苔质为苔腻(45.59%)。对34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获得12个公因子,室性早搏患者最主要证候要素为火(热),其余依次为阳虚、痰、血虚、水饮、血瘀、气虚、阴虚;病位主要为心,其次为脾、肝、肾、肺。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室性早搏的常见证型为痰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瘀阻心脉证、心阳不振证、阴虚火旺证。[结论]室性早搏中医证候要素以火(热)为主,痰火扰心可能是室性早搏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姜晨  宋玉  吕阳  杨洪涛 《天津中医药》2021,38(9):1144-1148
[目的] 探究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病情况及其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药辨治尿毒症血管钙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421例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并详细分析其中125例合并血管钙化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要素及中医证候信息,总结其证候规律,并进一步探讨患者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 本腹膜透析中心患者中血管钙化发生率为29.7%。其中以单纯心脏瓣膜钙化患者居多(80.0%)。中医证候中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48.0%),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0.0%)、脾肾气虚证(17.6%)、肝肾阴虚证(8.0%)和阴阳两虚证(6.4%);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49.5%),其次为湿浊证(26.6%)、血瘀证(15.6%)、水气证(7.3%)。不同年龄和透析龄患者的本虚证、标实证构成比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本虚证P<0.01;标实证P<0.05)。年龄大、透析龄越长者脾肾阳虚证占比越多(P<0.01);性别对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影响;血肌酐水平对本虚证辨别有影响,血肌酐较高的患者脾肾阳虚证居多(P<0.01);血钾水平影响标实证辨证(P<0.01),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对本虚和标实证分布都有显著影响。[结论] 尿毒症腹膜透析合并血管钙化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年龄、透析龄影响尿毒症血管钙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临床辨证亦应考虑实验室指标对证候分型的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对临床辨证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对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重效果。[方法] 将82例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疗法,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腰围、臀围、身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和身体意象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的腰围、臀围、BMI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的腰围、臀围、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火罐的减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臀围、BMI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对自身身体的满意度,获得较好减重塑形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性别、年龄、疫苗接种信息、既往慢性病情况、临床分型、合并前期症状、发病日期、入院日期、中医首次会诊日期、中医首诊辨证用药信息、核酸转阴日期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结局观察指标,并以其平均值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征指标差异,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筛选病历398例,剔除219例,纳入研究179例,分组后组间在合并慢性疾病、合并前期症状、入院时间差、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5项指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3项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慢性疾病、较晚中西医结合干预及中医辨证分类为兼杂证会延长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分析,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红十字医院发热八病区确诊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入院时、入院3 d后及入院7 d后的中医证候、舌象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入院时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64.44%)、咳嗽(75.56%)、乏力(55.56%)、咯痰(48.89%)等。入院3 d后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66.67%)、咯痰(55.56%)、气紧(55.56%)、乏力(46.67%);入院7 d后以口干(55.56%)、口苦(51.11%)、食欲不振(26.67%)、咳嗽(46.67%)、咯痰(42.22%)为主。[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初期中医辨证主要以邪犯肺卫为主。疾病发展早期变化为湿邪阻肺为主,中期转变为邪犯少阳、湿邪中阻为主。  相似文献   

11.
回顾古代医家对肥胖证候的认识和演变,结合近年文献分析,认为肥胖证候研究存在病例数偏少、证候命名不规范、辨证方法未统一、判定标准不明确等局限和不足。证素独立规范,组合灵活多样,证素辨证可以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挖掘、归纳肥胖人群的证候特征,有利于为本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证素辨证研究钩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发辨证思维规律,整合诸种辩证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创立证素辨证新方法.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形成三阶双网结构的证素辨证体系.探索出双层频权剪又算法,制定证候辨证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标准.证素辨证是中医学术的重大发展,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3.
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来诸多中医药学者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这不仅符合中医理论,而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也从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床中肝阳虚证容易被忽视,易与肾阳虚证、脾阳虚证相混淆,从而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通过对肝阳虚证病机特点的解析,以及对肝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脾阳虚证等相似证的鉴别,来认识肝阳虚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图雷特综合征是儿童期发病的神经精神类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中医对其论治不一,疗效难以保证,故而提出从五脏分证,结合络病进行论治,通过学术探讨,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脾胃气虚型、湿热阻遏型、寒湿痹阻型。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合缩泉饮;脾胃气虚型方用参苓白术丸合桃红四物汤;气阴两虚型方用八珍汤合养阴清肺汤;湿热阻遏型方用桃红四物汤合葛根芩连汤;寒湿痹阻型方用大秦艽汤合四物汤化裁。结果:54例中痊愈7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15%。结论: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82.7%。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是现代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张方剂,外感内伤,男女老幼,只要病机符合少阳枢机不利者,皆可应用;三阳同病之所以用小柴胡汤,是因为少阳主枢,内调阳明,外达太阳,枢机运转,则内外通达,使太阳之邪从外而解,阳明之热从里而消,实乃和解之良剂,为“和剂之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合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慢性胃炎脾虚证分型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取188例脾虚证患者胃黏膜和42例平素无临床症状的志愿献血者的胃黏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亚细胞超微结构(细胞核和线粒体)分析。结果: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胃黏膜既可有器质性病变存在[G型———发生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基础上];也可无器质性病变存在(F型———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阴虚证和脾虚气滞证均发生在CSG、CAG基础上,且CSG、CAG的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程度、固有膜腺体减少程度和胃黏膜肠化生Ⅱb(IMⅡb)发生率也较G脾气虚证、G脾阳虚证的CSG、CAG为重,P<0.05~0.01。结论:对①有病有证(既有CSG或CAG,又有脾虚证)、有证无病(虽有脾虚证,但无CSG或CAG)及有病无证(虽有CSG或CAG,但无脾虚证的临床症状)都应足够重视。②脾阴虚证和脾虚气滞证的CSG或CAG其病变程度和IMⅡb发生率较G脾气虚证、G脾阳虚证的CSG、CAG为重。  相似文献   

20.
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通过分析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肝郁证的实质。方法:以束缚制动法制备肝郁证大鼠模型,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大鼠血清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发现9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经鉴定可以确定的6个蛋白质分别为: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水解酶Ba1-647、血清白蛋白前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Fab片段、Ig-λ2链C区和β1球蛋白。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涉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和营养物质代谢方面,和现有研究结果相符,证实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证实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