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70例MPP病儿为建模组。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50例MPP病儿为验证组。根据是否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将建模组病儿分为呈大叶性肺炎组(n=70)和未呈大叶性肺炎组(n=100)。对建模组病儿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的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评估预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准确性。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建模组中呈大叶性肺炎组年龄、热程、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高于未呈大叶性肺炎组(P<0.05),其中热程更高(10.10±2.72比6.36±1.91)、大环内酯类药使用时间更高(5.20±1.59比3.50±1.02)、CRP更高(35....  相似文献   

2.
赵浩  田志龙 《安徽医药》2024,28(4):821-825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指导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下肢动脉血管重建的87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后有无并发淋巴漏将其分为并发组(31例)和未并发组(84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肢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采用R 3.4.5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绘制校准度曲线图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26.52±2.01)kg/m2比(25.71±2.13)kg/m2]及Fontaine分期[Ⅳ期38.71%比18.28%]、术中出血量[>100 mL 29.03%比11.20%]、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95.33±15.25)g/L比(104.57±22.38)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儿童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病儿,统计MDR-TB发生情况,比较MDR-TB病儿与非MDR-TB病儿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儿童MDR-TB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儿童MDR-TB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850例结核病病儿,其中初治MDR-TB病儿占5.65%,复治MDR-TB病儿占24.88%,总MDR-TB病儿占10.47%;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治疗情况、感染播散性、与结核病病人接触、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儿童MDR-T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规范用药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儿童MDR-TB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验证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60,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4.
刘要先  李博  孟杨海  邓飞 《安徽医药》2024,28(1):100-10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DVT而将病人分为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与rms程序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应用caret程序包通过Bootstrap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计算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3个月内,DVT并发率为9.63%(36/374);并发DVT组年龄≥60岁占比、完全闭塞占比、术后卧床时间≥3 d占比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未并发DVT组[69.44%(25/36)比50.59%(171/338)、...  相似文献   

5.
曹海明  李昌平 《安徽医药》2024,28(3):576-580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病人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70例AP病人的临床资料,用于建模及内部验证,根据病人是否合并SIRS分为非SIRS组(n=273)和SIRS组(n=97),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建立列线图可视化预测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检验模型准确性;并探讨列线图模型对AP病人发生SIRS的预测效能。结果AP病人合并SIRS发生率为26.2%;白细胞计数、心率、并发胸腔积液为AP病人并发SIRS的危险因素(OR>1,P<0.05);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AP病人并发SIRS的保护因素(0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膀胱原位癌(CIS)患者预后可靠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直观地预测膀胱CIS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2010-2015年的数据,筛选出832例膀胱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实现对生存模型的可视化,最后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和肿瘤分级(P<0.05)。影响膀胱CIS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P<0.05)。二者的C-index分别为0.745和0.709。结论 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在膀胱CIS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通过列线图的构建可更好地为膀胱CIS患者制定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透析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L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 方法收集透析患者524例为建模组,构建透析并发RL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另收集透析患者101例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2组均根据是否并发RLS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 结果建模组透析患者RLS并发率为11.64%。与未并发组相比,并发组糖尿病史、脑梗死史比例,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较高(P<0.05),血红蛋白(Hb)、血清铁较低(P<0.05)。建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脑梗死史、透析龄≥48个月、PTH≥500 ng/L及Hb<100 g/L是透析并发RLS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透析并发RLS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H-L检验示χ2=7.541(P=0.563),Calibration 校准曲线拟合良好,ROC 曲线下面积(AUC)及 C-index 指数均为 0.842(95%CI:0.787~0.896)。外部验证结果显示Calibration校准曲线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有良好的一致性,AUC为0.854(95%CI:0.738~0.969)。 结论构建的透析并发RLS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  相似文献   

8.
章锐  阮剑  赵建国 《安徽医药》2022,26(9):1781-1785
目的构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预后列线图。方法从SEER(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筛选到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的3 989例病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建模组(n=2993)和验证组(n=996),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列线图,利用内部自助重取样和验证组病人验证结果,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由C指数和校准曲线确定。结果在对建模组病人的多因素分析中,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如年龄、婚姻状态、种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T分期、原发灶手术、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和肺转移都被选入列线图。生存概率的校准曲线显示出列线图预测良好的一致性,列线图预测生存的C指数为0.702[95%CI:(0.696,0.708)],在验证队列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707[95%CI:(0.706,0.708)]。结论该列线图可以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提供较为准确的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预测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70例、未发生组5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区分度(Discrimination)、校准度(Calibration)、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00%;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无体育锻炼、淀粉样蛋白β-42(Aβ42)≤16.46 pg/m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11 mm、Tau蛋白>18.12 pg/mL是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Discrimination、Calibration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有无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38例)和未再出血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 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绘制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 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再出血组男24例、女14例, 年龄(61.57±7.53)岁;未再出血组男75例、女60例, 年龄(59.08±7.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因分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形状、血肿位置、出血量、手术方式、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使用止血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出血组长期使用抗凝药...  相似文献   

11.
周家仍 《安徽医药》2014,18(2):277-279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激素治疗。方法选择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析进展组与非进展组的临床表现、胸片表现及血液化验结果,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进展组患儿喘息、呼吸困难、胸痛、ESR升高、CRP升高、大片状阴影、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把患儿分为高危进展组、中危进展组、低危进展组,三组患儿病情进展性发展发生率分别为76.9%、15.4%、7.7%。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激素治疗的应用,合理应用激素以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影像学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帮助早期识别和诊治.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住院部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儿童173例,分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大叶性肺炎1 15例和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58例,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影像学、炎症指标等分析比较.结果 MP感染大叶性肺炎男55例,女60例,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男34例,女24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3岁以内婴幼儿15例,3岁以上儿童100例,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3岁以内婴幼儿22例,3岁以上儿童3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表现如高热、气促、呼吸困难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心肌损害明显多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影像学上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中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多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在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高于MP感染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常规白细胞(WBC)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系统治疗后,172例患儿(99.4%)预后良好,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 在大叶性肺炎早期,MP-IgM抗体滴度未增高前,可通过发病年龄、肺外表现、影像学差异以及CRP等帮助早期明确MP感染大叶性肺炎和非MP感染大叶性肺炎的诊断,并予合理及时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与评价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诱发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支原体抗体持续阳性、嗜酸细胞增多、年龄、免疫指标为其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单一临床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抗体持续阳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CD4/CD8降低、IgA水平低下为其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并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较多,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以降低该病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4.
刘青  李虎  万俊  张玲 《安徽医药》2017,38(12):1553-1556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住院的106例重症MPP患儿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发症、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MPP患儿中,学龄期儿童占46.23%,冬季高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炎性指标多增高。影像学检查以大片状阴影、肺实变为主,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8.68%、27.36%;49.06%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58.49%患儿加用激素,5.66%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53.77%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重症MPP的发病与年龄和季节相关,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检查炎症明显,肺内外并发症常见,经有效抗感染、免疫支持、电子支气管镜等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后遗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34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急性期后2个月胸部X线平片或肺部CT表现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儿为遗留肺部后遗症患儿,对照组为无后遗症的患儿,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热程、症状、体征、肺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抗生素、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肺不张30例、支气管扩张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热程>10d、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位于右上肺、X线显示有大片阴影、患儿存在肺外并发症者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性较高,其中胸腔积液是患儿出现肺部后遗症较强的危险因素(OR =7.684,P<0.01).结论 患儿热程>10 d、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位于右上肺、X线显示有大片阴影、患儿存在肺外并发症者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性较高,临床治疗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选取31例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A组,23例单纯EB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B组,37例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C组,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A组WBC、Hb、PLT、AL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LYM、LDH、AST和ALT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明显,是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较好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晶  闫海清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37-238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小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个别患儿呼吸困难,肺外表现也较多见,伴有呕吐、腹泻、有心肌酶谱增高、癫痫发作、血尿、贫血、胸腔积液等。检测血清支原体(MP-IgM)阳性,患者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表现多种多样、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并发症者临床多见,以肺外脏器受累为首发症状或仅有肺外脏器受累者要考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血清学检测仍是目前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病理特征及其临床诊治途径,为治疗此类高发病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选取过去几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有典型性的病例,将这些病例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根据这些病例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具体治疗措施,分析临床诊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方法 .结果 针对轻症组与重症组患者发病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有所侧重,效果显著.结论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遇到特殊的病理特征,应充分考虑到小儿患有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可能性,及早发现病情,及早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措施分别对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才是保证治愈率的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同时观察CURB-65评分与住院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所有入选的CAP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同时对部分患者行痰液、血液或胸水培养,并依据CURB-65评分对低危组和中危组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86例CAP患者中共有70例(37.6%)检测到病原体.35例(18.8%)痰培养阳性,胸水培养阳性1例(0.5%),血培养均阴性.39例(21.0%)检测到非典型病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22例(11.8%)、肺炎衣原体18例(9.7%).混合感染率为14.3%.按CURB-65评分系统,低危组和中危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AP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不高,非典型病原体占重要地位,混合感染不容忽视,低危组存在住院时间过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判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RMPP的63例患儿(RMPP组)以及采用抽签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32例普通MPP患儿(MPP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MPP组患儿平均年龄高于MPP组(P<0.01),热程(16.17±4.60)d长于MPP组的(6.97±1.77)d(P<0.01);RMPP组患儿大叶性肺炎、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胸腔积液、肝脏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MP鄄DNA拷贝数高于MPP组(P<0.01);RMPP组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LDH、IgG、IgA、IgM水平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CRP>40 mg/L及ALT升高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使用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于MPP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个疗程后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MPP组(P均<0.01)。结论:RMPP易发生于大年龄儿童,更易出现大叶性肺部炎症,MP鄄DNA 拷贝数高,热程长,CRP>40 mg/L的比例高,胸腔积液、肝脏受损发生率高,需要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