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HSP患者。将纳入患者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对入组顺序编号进行随机化设置,按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主要观察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次要观察指标为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Scale, FMA-UE)以及改良Ba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结果 共纳入患者39例。其中,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两组VAS、FMA-UE、MBI评分和P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PROM(后伸、外展、外旋、内旋)组...  相似文献   

2.
张怡  邢军 《中国康复》2023,38(9):543-547
目的: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对比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SS)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情况(VAS)、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2组CMS评分、UCLASS评分及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M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LASS中疼痛、功能、肩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满意度等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OM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部触发点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该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31例)、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30例。基础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A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B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SF-36简明健康调查简表(SF-36)、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3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且观察组B较观察组A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3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SF-36评分高于基础组(均P<0.05),且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中能量(0.12~0.25mJ/mm2)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定;于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行钙化灶消失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VAS及ULCA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肩袖相关钙化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8周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有效率较治疗4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钙化灶的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三维步态时空的影响。方法将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0)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B组,n=31),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三维步态时空参数、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的支撑相、步频、步速,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B组的步态周期和步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的A组比较,治疗后B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中的支撑相、步态周期、步频、步幅、步速,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瘫肌痉挛患儿50例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的Asworth分级(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足底支持面积和足底压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踝关节PRO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降低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热磁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指地距离(FFD)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FD均改善(P<0.05),治疗后VAS评分及FFD的差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优于热磁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磁疗及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每次康复治疗完毕后给予硬纸板进行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桡骨茎突处的疼痛评分(VAS)、Cooney腕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而Cooney腕关节功能状态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73.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能够明显改善桡骨茎突处的疼痛和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并缓解腱鞘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龚显玉  袁晓芳  谈笑  高海萍  张一 《中国康复》2020,35(10):532-534
目的:观察高能量激光联合冲击波与单纯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40名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高能量激光和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冲击波治疗,2组在治疗前均接受手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2组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能量激光联合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冲击波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针刺联合关节松动术和远红外理疗贴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为病理类型的中风肩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和远红外理疗贴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针刺,治疗5次/周,4周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2个疗程后肩痛情况。结果第1个疗程治疗后2组间及与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VAS、P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52%高于对照组82.76%(P<0.05)。结论运动针刺联合关节松动术和远红外理疗贴可有效缓解中风后肩痛,并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等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李进福  张杨  岳寿伟 《中国康复》2016,31(4):255-25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气压治疗和针灸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加用超声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76.7%,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且疗效优于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12.
刘旸  贾云  翁浩  武玲华 《中国康复》2021,36(11):665-66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原发性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80膝),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能流密度组(A组)和高能流密度组(B组)各40例(40膝),均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剂量选择:A组为0.12 mJ/mm2,B组为0.24 mJ/mm2。分别在治疗前(T1)、治疗结束时(T2)、治疗后4周(T3)采用疼痛目测类比(VAS)、美国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问卷(WOMAC)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组间相同时点比较:T1时点,两组患者VAS及WOMAC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2、T3时点,A组VAS和WOMAC评分与B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1)。组内不同时点比较,2组患者T2与T1、T3与T1比较,VAS和WOMAC明显降低(P<0.01),T2与T3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冲击波能有效缓解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采用能流密度0.12 mJ/mm2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近期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上肢肌肉痉挛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SWT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针刺治疗,ESWT组增加上肢肱二头肌EWST治疗,每周1次,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简化的Fugl-Meyer评分(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基于卒中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应用PRO量表在治疗结束3月时评价远期临床结局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U-FMA、MBI评分及PRO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ESWT组MAS、U-FMA、MBI评分及PRO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3月时随访,2组的PRO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ESWT组的PRO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结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有一定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体外发散式冲击波与局部皮质类固醇(CS)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西安红会医院足踝外科门诊治疗的80例慢性跖筋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在足底区进行CS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的40例为封闭组,以在足底区和同侧小腿三头肌进行冲击波治疗的40例为冲击波组,比较两组满意度、VAS及Maryland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1、3、6个月时VAS及Mary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1个月时封闭组VAS及Maryland评分优于冲击波组,但治疗6个月时冲击波组VAS及Maryland评分优于封闭组(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及Mary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改善,除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比较外,其他时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封闭组从治疗1个月后逐渐出现恶化趋势,且治疗6个月时VAS及Maryland评分均较1个月时出现反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冲击波组满意度调查优于封闭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跖筋膜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1贴贴于腰部目标部位,每日2次,共2周;观察组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贴治疗基础上,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进行腰部目标范围治疗,每周3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59、9.90、17.39、19.40、19.95、2.87、5.92、8.22、9.83、10.16,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9、3.62、9.95、11.89、12.98,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1、5.63、7.41、7.42,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16.
周元元  郄淑燕  张兰  杜佳 《中国康复》2021,36(9):542-545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发散式冲击波促进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38例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2组患者进行术后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辅助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14、21和28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7d及14d后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1和28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MS评分及ROM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在治疗肩关节周同炎方面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n=42)与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n=40)。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0次/min,强度为0.18~0.25ml/mm^2,每次治疗时共冲击1000次,每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天1次,每次持续30~40min,共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痛觉变化;选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法(C-M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ADL及ROM的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疼痛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松动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