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ICU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进入我院ICU实习的护士5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实习生均接受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带教,干预组在接受带教的同时,还接受教师一对一的心理干预课程,2周实习结束后,通过比较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分数,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理论知识平均分为(84.98±5.07)分,对照组为(81.74±6.62)分,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0.31±4.54)分,对照组为(88.74±3.69)分,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ICU实习护士带教的过程中加入心理干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并加深实习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谌艳  吴俞萱  江伟  杨金凤 《全科护理》2021,19(12):1724-1725,1728
目的:探讨医联体内清单式教学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内实习的46名骨科护理实习生,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的护理实习生23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的护理实习生23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清单式教学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实习生360°评价,对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评分。综合统计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式教学应用于医联体内护理实习生,不仅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将77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将实习时间分为4个阶段,分别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带教计划与内容;对照组采用一师一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学习展示成绩(92. 8±3. 4,91. 7±4. 3,91. 3±3. 7)明显高于对照组(86. 7±4. 1,85. 9±5. 2,85. 6±5. 7),观察组对教师满意度(92. 9%)明显高于对照组(87. 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使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高,且引导实习生循序渐进,逐步强化,大大地提高了实习生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同时提高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艳 《全科护理》2016,(18):1931-1932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结合现场观摩教学法在消化内镜病房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70名在消化内镜病房实习的护理实习生按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人。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按PBL模式结合现场观摩教学法进行护理实习,对照组按带教老师进行演示文稿(PPT)授课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习,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带教满意度。[结果]带教结束时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91.23分±6.90分,对照组为85.65分±4.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习生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为92.21分±2.65分,观察组为98.23分±1.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结合现场观摩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对消化内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入科实习的6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满意度评分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医学知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操作、师生互动、学习负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分析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理综合素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方法可增强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7月—2013年6月实习的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管理模式,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应用基于PDCA循环的带教管理模式;比较2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沟通能力改善情况,评价2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以及实施带教后不同时间教学质量评分。结果 1观察组出科考试中理论知识、病历书写、操作技能、综合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实习3、6个月后,2组沟通能力评分均较实习后1个月时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对带教老师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3、6个月后,2组带教质量评分均较实习1个月时上升(P0.05),且观察组带教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优化临床实习生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基于课堂的学习(LBL)结合教学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实习护生90人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PBL结合LBL的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实习护生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法,实习护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满意度(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得分(50.00±2.62)高于对照组(46.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LBL结合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开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实习护生满意度高,带教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61-1662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组交叉案例教学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12月在我院肾内科轮转的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单双月份分为对照组(单月,n=31)和干预组(双月,n=33),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干预组采用小组交叉案例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实习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结果实习前,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干预组学生理论考核分数、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交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思维和评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实习过程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带教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科临床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实施常规带教,对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实施主动带教。将2组护理实习生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的发生率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主动带教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焦虑评分[(45.33±3.54)分]低于对照组[(51.23±3.65)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医疗差错发生率为4%、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医疗差错发生率(8%)、医疗事故的发生率(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带教与常规带教比较,可降低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能使护理实习生的焦虑感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