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和术后320排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的常规CT图像、CTA表现及全脑灌注资料。结果 术前:常规轴位CT显示脑出血7例,脑梗死8例。CTA显示颈内动脉末段轻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26支;大脑中动脉闭塞19支,大脑前动脉闭塞13支;灌注成像显示脑内异常灌注区22处,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均表现为rCBV、rCBF减低,TTP、MTT及DLY延长(P<0.05)。术后:常规轴位CT无新发出血、梗死,CTA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情况与术前相似,搭桥动脉显示率为100%;灌注成像相对应术前22处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TTP、DLY及MTT较术前缩短,但仅DL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不仅可显示烟雾病闭塞的血管及异常血管,还可为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提供血流灌注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灌注的变化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一站式CTP(NCCT-CTA-C...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方法时脑型血吸虫病进行研究,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痛灶的灌注参数特性.方法:10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脑型血吸虫病病灶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V)、脑血容量(CBF)和表面通透性(PS)值.两组问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0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脑炎型1例,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7例.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血吸虫病灶的CBF、CBV和PS值均明显增高.结论:脑型血吸虫病病灶是一种高血流灌注、高表面通透性的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化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A扫描方案。方法 对45例受检者行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共进行22期相扫描,并采用3种扫描方案,选取第10期相灌注图像重建CTA图像,其中A组为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及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B组为管电流325 mA,C组为ATCM及稍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5);3组其余各期相均采用ATCM技术且噪声指数设定为8;3组扫描方案的管电压均为100 kV。记录辐射剂量相关参数,比较CTA、CTP图像的噪声(SD)、SNR、CNR及不同部位脑实质各灌注参数值及CTA、CTP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 3组有效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D明显高于B、C组(P=0.043、0.001);3组CTA图像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0.545、0.575、0.900),CTP图像相应部位图像噪声、SNR、各灌注参数值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ATCM技术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检查可通过适当增加噪声指数减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CTP)是一种可定量反映组织器官功能的技术,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MSCT技术不断进步,CTP检查的操作流程变得相对简单,辐射剂量较前明显减少,图像质量大幅提高。CTP在脑缺血性疾病及脑肿瘤等方面研究及临床应用都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脑CTP的原理、扫描参数的优化、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一站式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CTP)观察烟雾病(MMD)/烟雾综合征(MS)常春藤征与脑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纳入43例MMD/MS患者,基于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判断常春藤征,记录存在缺血灶/出血灶脑区(阳性区域);于CTP参数图测量688个脑区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LY)。以CTA评估侧支循环评分,观察常春藤征(IS)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 688个脑区中,166个(166/688,24.13%)可见(IS组)、522个(522/688,75.87%)未见常春藤征(NIS组);较常见IS脑区依次为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层面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半卵圆中心层面大脑前动脉供血区。IS组内阳性区域占比高于NIS组(17.47%vs. 8.05%,P=0.001)。相比NIS组,IS组CBV增加,MTT、TTP及DLY均延长(P均<0.001)而侧支循环分级较低(P=0.006)。结论 MMD/MS患者出现常春藤征提示存在更严重脑灌注损害及侧支循环不良,具有潜在脑缺血/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对烟雾病(MMD)患者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MMD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两组持续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CHS发生率、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CHS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血压稳定在目标血压值的占比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68.29%(2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中总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命活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可增强MMD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降低术后CHS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站式CT灌注成像联合增强扫描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站式CT灌注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0例接受一站式CT灌注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并经组织病理证实的pNEN患者,分析pNEN影像学特点,比较其灌注伪彩图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分析不同分级pNEN灌注参数差异和辐射剂量。结果灌注伪彩图显示pNEN病灶较正常实质呈明显高灌注状态,其BV、BF分别为(22.80±6.42)ml/100 g、(237.38±134.86)ml/(min·100 g),均高于正常实质(P均<0.05);MTT、PS分别为(7.03±3.48)s、(3.25±1.99)ml/(min·100 g),均低于正常实质(P均<0.05)。pNEN病灶早期显影时间为19.42~24.14 s,其TDC表现为速升后速降至平台期。依据不同pNEN级别,将pNEN病灶分为A组(G1级)和B组(G2/G3级),A组病灶PS为(4.48±2.21)ml/(min·100 g-),高于B组(2.23±...  相似文献   

9.
活体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活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患者与无肝脏病变者的CT灌注参数,评价移植物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所引流区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1个月、临床无术后并发症的20例患者及对照组25名正常志愿者行动态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CT灌注扫描后,选取适当靶层面,将每一层面的移植物按照肝右、肝中静脉引流区分为淤血区、淤血风险区和参考区,对照组亦作类似分区,并分别绘制出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图像,计算相关灌注参数值和相对灌注差异(RPD).结果 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患者前段易淤血区、淤血风险区相对灌注差异RPD分别为:BF (44.56±43.19)ml/(min·100 g)和(25.41±27.49)ml/(min·100 g),BV (3.91±2.45)ml/100 g和(2.15±1.86)ml/100 g,PVP (41.50±39.15)ml/(min·100 g)和(22.66±23.82)ml/(min·100 g);前段BF、BV、PVP的相对灌注差异RPD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淤血风险区BF、BV、PVP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所引流肝段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与肝右静脉引流区相比,肝中静脉单独引流的前段灌注最低,肝右、肝中静脉共同引流区次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对兔脑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组(碘海醇350 mgI/ml)和B组(碘克沙醇270 mgI/ml)。对两组实验兔行256层螺旋CT脑灌注扫描,由2名阅片者于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脑灌注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血管通透率和灌注参数图,分析上矢状窦CT值、CNR和脑组织的SNR,按照4分法评价各组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36只兔脑CT灌注扫描成功,A组20只,B组16只。两组兔CT脑灌注的灌注参数值CBF、CBV、MTT、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毛细血管通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上矢状窦CT值和CNR、脑组织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阅片者对图像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0.419,P<0.01)。结论 在相同扫描参数条件下,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兔脑CT灌注成像与常规浓度对比剂相比,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除毛细血管通透率)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烟雾病17例的脑血管造影和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对17例烟雾病病人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CT征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表现,材料和方法:17例均进行了DSA检查及CT扫描,其中14例行高清晰螺旋CT扫描,5例行薄层增强扫描,结果:按日本厚生省的诊断标准,16例为确诊病例,1例为可疑病例,颈内动脉ICA病变主要为狭窄,大脑前动脉(ACA),大 中动脉(MCA)病变主要为闭塞,烟雾血管多位于脑底基底节区,较晚期病人可见眶顶或其它部位烟雾血管,而其底节区烟雾血管可消失,结论:对本病CT无特异性,只起提示作用,对于螺旋CT增强病人应注意其基底池层面大血管有无及血管异常强化影征象,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AICH)“动态点征”区域CT灌注(CTP)参数定量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ICH首诊平扫CT、CTP原始图像、灌注参数图及24 h内复查CT,根据CTP原始图像有无“动态点征”分为阳性组(n=21)和阴性组(n=24);比较组间血肿体积变化、“点征”/密度最高区域(强化区),血肿全部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强化区灌注参数预测血肿扩大的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阳性组血肿体积变化与“动态点征”总出现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首诊2组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中,阳性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17例(17/21,80.95%)、阴性组2例血肿扩大(2/24,8.33%)。阳性组强化区rCBF、rCBV及强化区与血肿区rCBF、rCBV差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以rCBF=8.90 ml/(min·100 g)、rCBV=6.55 ml/100 g为截断值,预测血肿扩大的AUC分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灌注(CTP)一站式扫描中,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缺血症状患者的标准脑CTP图像(标准组),于颅脑CTP图像中将动脉峰值期前后各1组扫描数据剔除,使得其前后间隔时间增加至4.5 s,模拟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P一站式扫描(模拟组)。计算标准组与模拟组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并分析脑灰质左侧与右侧、白质左侧与右侧灌注参数比值(rCBF、rCBV、rMTT)的相关性。结果 基底核层面CBF、CBV、MTT的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均值均<10%。灰质左侧与右侧rCBF(r=0.988,P<0.001)、rCBV(r=0.963,P<0.001)、rMTT(r=0.983,P<0.001)均呈正相关,白质左侧与右侧rCBF(r=0.980,P<0.001)、rCBV(r=0.957,P<0.001)、rMTT(r=0.986,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P一站式扫描中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冠状动脉CTA(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检索2001-2011年有关PET/CTCA诊断冠心病的原始研究,经过质量评价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拟合ROC曲线。结果 纳入6篇文献(252例),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后,MPI/CTCA、单独MPI和单独CTCA(段)的诊断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诊断比值比(DOR)、诊断准确率(AC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5%CI 0.84~0.96)、0.91(95%CI 0.84~0.96)和0.87(95%CI 0.80~0.92),0.99(95%CI 0.96~1.00)、0.91(95%CI 0.84~0.96)和0.91(95%CI 0.88~0.94),0.95(95%CI 0.82~1.00)、0.94(0.86~1.00)和0.85(0.59~0.92),0.93(0.88~0.99)、0.84(0.78~0.97)和0.91(0.69~1.00),381.23(95%CI 98.04~1482.48)、113.20(95%CI 36.39~352.19)和73.59(95%CI 35.70~151.69),0.9671、0.9638和0.9575。结论 MPI/CTCA较单独MPI或单独CTCA无绝对优势,但鉴别冠状动脉痉挛所致MPI假阳性与代偿期冠状动脉狭窄所致MPI假阴性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
早期诊断、治疗及早期评价疗效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CT灌注成像(CTP)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癌、观察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评价疗效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CTP用于胰腺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局部脑血流变化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注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注血(或注射)后1h、3h、6h、12h、24h、48h及72h7个实验小组,分别将40μl新鲜自体血或生理盐水通过微量注射泵注入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利用CT灌注成像对大鼠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计算机辅助脑灌注成像软件制作大鼠脑CT灌注参数图,并对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测定。结果注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低灌注梯度依色阶变化表现为多层彩色环绕带,呈“靶样”改变。血肿边缘区rCBF和rCBV显著低于血肿外层区;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呈波动性改变,注血后1h rCBF降至最低,其后逐渐回升并再次下降;血肿周围rCBV在注血后1h最低,以后逐渐增加,并于注血后24h增加至峰值。结论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液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血肿占位效应及其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血流最初下降所促发的脑血流自身调节,在血肿周围脑血流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脑CT灌注成像(CTP)对小体积(体积≤8 ml)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分析CTP定量参数图评估的ACI灶体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58例经DWI证实的小体积ACI患者的全脑CTP及DWI资料,统计ACI灶数目,以DWI结果为标准,评价CTP图及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图诊断ACI灶的敏感度。设置CBV绝对值<2.0 ml/100 g及相对MTT>145%,评估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并获得核心梗死区;比较ACI灶核心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与其对侧镜像区和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的CBV、CBF、MTT及TTP的差异,观察CTP各参数图与DWI评估ACI灶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DWI共于58例ACI检出70个小病灶。CTP检出41例55个小病灶,其中8个为假阳性病灶,CTP检出ACI灶的敏感度为67.14%(47/70),CBV、CBF、MTT及TTP图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37.14%(26/70)、42.86%(30/70)、62.86%(44/70)及64.29%(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