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水霞  官玲巧  徐立  吴开春 《临床荟萃》2003,18(16):937-938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综合征 ,PJS) ,曾称为黑斑息肉 ,是一种家族性非肿瘤性胃肠息肉病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表现为伴有黏膜及皮肤色素斑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疾病。目前研究认为也是一种肿瘤易感综合征 ,患者常伴发消化系肿瘤和生殖腺肿瘤。1 临床资料本文分析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 1 0例资料完整的PJS的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 ,男性 5例 ,女性 5例 ,年龄 9~ 38岁 ,平均年龄 2 0岁。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斑沉着及腹痛 ,色素斑多分布于口唇、颊黏膜、手指…  相似文献   

2.
吴国霞  曹晶  申艳 《全科护理》2010,(16):1502-1503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为一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皮肤、口唇黏膜黑色素斑及其家族性为特征,并以少年型息肉多见,50%的病人有家族史。2006年12月我科收治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P-J综合征即黑色素斑-肠息肉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该病最早由Peutz于1921年首先描述[1],随后Jeghers在1949年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2]。P-J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胃肠道息肉病,伴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一般呈墨绿色,表现在下唇及指、趾端,息肉主要分布在小肠、胃,结肠次之[3]。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4]。我科2012年3月收治1例P-J综合征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已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段胜  郝巍 《临床荟萃》2004,19(24):F002-F002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亦称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为一少见的遗传性疾病,1896年Hutchinson报告首例,1921年Peutz报道一家7人中有5人患病,1949年Jeghers综合报道31例后定名。PJS具有典型的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遗传因素三大特征。临床主要症状与息肉产生并发症所致的腹痛、肠套叠、肠梗阻、恶变、出血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为PJS的发现及早期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保证。我科诊治PJS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eutz-Jeghers综合征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庭性三大特征,本病为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特点为:①家族遗传;②黑色素斑多见于唇颊、粘膜、齿龈、鼻眼周围、手掌、足底;③胃肠道多发息肉。  相似文献   

6.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肠息肉(Peutz-Jeshers)综合征属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年收治1家族1代2例,现报道如下。1清冽介绍【例11患儿女,14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黑便2天,于1993年8月17日入院。患儿3岁时口唇、指趾出现棕黑色色素斑点,5岁起反复发作脐周阵发性痛,有时伴呕吐,间隔数天或数月常可自行缓解。于2天前腹痛加剧,解黑便2次伴频繁呕吐而急诊入院。体检:口唇、口腔粘膜及指趾末端掌面见多个棕黑色色素斑。腹部可见肠型,左中下腹们及一约4.0厘米X7.0厘米索条状包块,有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血红蛋…  相似文献   

7.
谭安隆 《华西医学》2001,16(3):340-340
本文报告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 12例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0岁 ,有慢性鼻窦炎史 1~ 8年 ,均有长期不规则使用抗生素历史。单侧发病为主。主要临床症状 :涕中带血 6例 ,患侧头痛 ,头胀或面部麻木感 10例 ,鼻内有异味 6例。检查发现 :中鼻道脓性分泌物 10例 ;干酪样物 2例 ,中鼻道息肉 4例 ;中岬肥大和息肉样变 6例。鼻中隔偏曲4例。本组 12例术前均作CT检查 ,发现患侧上颌窦昏暗密度增高 ,有散在点状钙化斑 ,内侧壁骨质有破坏 3例 ,伴筛窦…  相似文献   

8.
本综合征一般认为1896年首由Hutchinson描述,1921年Peutz报告一家系三代中7人患有色素斑及胃肠道多发性息肉,3例疑诊,确立了该病的家族性,其后、1944年Jeghers收集文献并结合自己10例,其中6例分属二个家系的详细报告,始认为本病具有遗传因素、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主征的三大特征,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征,欧美日都用Peutt—Jeghers综合征命名.国内首由钟氏及葛氏等于1958年各报告1例(经查可能为同一病人)以来,截至1990年底国内共报告434例.但由于本病目前尚未被广大临床医生所熟知,漏、误诊屡有发生,甚至死亡.为弄清本病的特点,发病情况,为防止其遗  相似文献   

9.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鹏程  李春富 《新医学》1999,30(9):525-525
1引言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又称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临床此病罕见。本院1977年以来共诊治该病12例,现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5~45岁,其中10岁以前发病6例,10~20岁发病1例,21~30岁发病2例。31~40岁发病3例。发病至确诊时间2个月~20年。发病时以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9例,以反复无痛性血便1例,肠梗阻手术时发现1例,以反复腹痛为主要症状1例。除1例外.其它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颊黏膜、口唇、肢端皮肤黑色素沉着,防病程发展无明显增加及减少。12例初诊时…  相似文献   

10.
Peutz-J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以特定部位皮肤粘膜黑色素沉着、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PJS9例,并进行了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17~54岁;病程2~30年;9例患者均行电子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发现胃部息肉4例,胃体多发性息肉3例,十二指肠息肉3例,9例均有大肠息肉,其中8例有明显家族史,仅1例未发现有家族史。临床表现:口唇粘膜色素斑9例,双手、足皮肤色素斑3例,颊部皮肤色素斑3例;腹部疼痛不适、间断腹泻8…  相似文献   

11.
朱宇  詹利永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2):1061-1061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疾病[1],具有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显性遗传三大特点,临床上常因腹痛、肠套迭、肠出血而就诊.作者两家医院1986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梦涛  王晨龙  张小桥  范西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72-1872,F0003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黏膜、肢体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斑息肉综合征又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胃肠道息肉、口唇黏膜与四肢末梢色素沉着为特征。本综合征较罕见,我科于2009-02诊断治疗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勇杰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33-1233
Peutz—J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以特定部位皮肤粘膜黑色素沉着、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PJS9例,并进行了内镜下息肉除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原  石国庆  吴会超  王红 《临床荟萃》2001,16(21):978-978
结肠黑变病 ( 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点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 [1 ] ,国内发病率低。我院5 0 0 0余例结肠镜检查中 ,发现 MC 9例 ,检出率约 0 .18%。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中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2 0~ 73岁 ,平均 5 2岁。其中 8例有便秘病史 ,1例有便血史 ;其中 1例 3次结肠镜检查均确诊MC,且发现息肉 ,并行高频电切除 ,在停用泻药 1年后 ,其色素斑颜色有变浅趋势。 9例临床特点见表 1。表 1  9例 MC临床资料序号性别年龄病  史服泻药史结肠镜表现病 理1男 30便秘 1 0年番泻叶、大黄全结…  相似文献   

16.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在内镜下共摘除消化道息肉 2 44枚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消化道息肉患者 12 7例 (共计 2 44枚息肉 ) ,男 89例 ,女 3 8例 ;年龄 7~ 77岁 ;单发 10 6例 ,多发 2 1例 (其中 1例大肠息肉多达 3 0枚 )。息肉分布 :食管 6枚 (中段 2枚 ,下段 4枚 ) ,胃 17枚 (胃底 2枚 ,胃体 4枚 ,胃窦及幽门部 11枚 )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2枚 ,大肠息肉 2 0 9枚 (回盲部 2枚 ,升结肠 3 3枚 ,横结肠 42枚 ,降结肠 3 7枚 ,乙状结肠 63枚 ,直肠 3 2枚 )。息肉直径0 .3cm~ 2 .0cm ,息肉有蒂 3 4枚…  相似文献   

17.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腺样息肉常为癌前病变 ,因此及时进行大肠息肉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科从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利用内镜微波治疗大肠息肉 38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大肠息肉 38例 ,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2 4~ 6 8岁。主要临床表现 :便血、腹泻、便秘、腹痛等。其中 2 0例送病理检查 ,腺瘤性息肉 12例 ,炎症 8例 ,内镜表现 :息肉多呈圆形、月形 ,有蒂或无蒂 ,有蒂息肉 15例 ,无蒂或蒂息肉 2 3例 ,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态。一般粘膜表面光滑 ,少数可见糜烂渗血…  相似文献   

18.
36例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消化科自 1980~ 2 0 0 0年共收治 Peutz- Jeghers综合征 36例 ,现结合文献 ,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3.5~ 6 5岁 (其中 <15岁 10例 ,16~ 35岁 19例 ,>35岁 7例 ) ,平均 2 1.5岁。 4例有手术史 ,其中 1例两次发生肠梗阻 ,行部分小肠切除 ;2例因肠套叠行剖腹探查并联合肠镜检查 ,术中将套叠空肠段复位并行空肠、结肠息肉摘除术 ;1例因息肉癌变行部分大肠切除术。 8例家族中有 Peutz- Jeghers综合征病史。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及粘膜不同程度的黑色或褐色沉着 ,如泼墨状 ,直径 1…  相似文献   

19.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一家系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外科多因急腹症就诊。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为一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皮肤、口唇黏膜黑色素斑及其家族性为特征,并以少年型息肉多见[1],50%的病人有家族史.2006年12月我科收治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