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明 《黑龙江医学》2005,29(7):489-49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特点。方法2000-08~2004-10间,435例AMI患者中36例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正常,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35例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造常者为36例,占8.2%。分析其特点:该组患者中多年龄较年轻,无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大量吸烟者居多为特征。结论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并非少见,提示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血栓自溶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了2011年3月—2013年3月5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合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详细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体征、吸烟饮酒情况、基础疾病、家族史等因素。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青年发生心肌梗死的比率约为24.0%。研究组患者的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绞痛等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吸烟人数相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可能与冠脉痉挛有很大关系,科学戒烟以及情绪调整是预防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9例40岁以下哈萨克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合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正常2例,轻度病变者8例,中度病变者6例,重度病变者2例,完全闭塞病变1例。结论哈萨克族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中冠脉病变以轻、中度病变和正常冠脉为主,提示冠状动脉痉挛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接受CAG检查的AMI患者,探讨CAG正常的青年人患AMI的临床特点。结果:在486例中,青年AMICAG正常者13例(2.67%),分析其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多无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者较多,多在应激、超量吸烟情况下发病。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青年人患AMI中,心肌梗死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栓塞等因素有关,这些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诊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率、家族冠心病史、前壁心梗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优于冠心病所致心肌梗死患者,影响预后的两个独立预测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冠脉)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临床及血管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02年12月318例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结果。结果:318例AMI患者中冠脉正常者26例占8.2%,多为男性,年龄较轻,发病前有大量吸烟、高度紧张及劳累等明确诱因,多无心绞痛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者史。结论:AMI可发生于冠脉正常的患者中,多为年龄较轻男性,一般都有明确的吸烟等诱因.冠脉痉挛和急性血栓形成伴自溶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31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34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脉多支病变者多见(81.64%),右冠状动脉受累较男性多见;糖尿病是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易患因素。结论: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一般较重,糖尿病是导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郭瑄  高延  周建生  张小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654-1656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M 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 STEM I)患者23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 I)患者28例。结果:N STEM I组CK和TNT峰值低于STEM I组,分别为966±577IU/L vs2 588±1 271IU/L与0.89±0.51ng/m l vs1.50±0.64ng/m l(P<0.05);N STEM I组多支病变和梗死相关动脉(IRA)C型病变多于STEM I组(83%vs57%,39%vs11%,P<0.05),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 I组(30%vs54%,P<0.05),行冠脉搭桥术比率高于STEM I组(17%vs0,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两者相同。结论:N STEM I组多支病变、C型病变的比率高于STEM I组,CABG(冠脉搭桥术)比率高于STEM I组,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 I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对126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338例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从冠状动脉造影、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具有临床典型表现,血管病变简单(冠状动脉造影126例,其中冠状动脉正常9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病变),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结论:吸烟、饮酒是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发生心功能不全较少,及时予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0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1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7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33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Gensin 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期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基线水平与LVEF及Gensin i积分的关系。结果AM I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5)和SA组(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 i积分呈正相关(r=0.639,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度相关,在ACS患者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脉造影为正常者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94例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结果:394例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为30例,占7.6%。冠脉造影正常者的AMI患者以年龄较轻,多无心绞痛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紊乱,吸烟者居多及发病前有过度劳累史为特点。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者,提示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后发生血栓自溶亦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 11例冠脉造影 (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132例临床确诊的AMI于MI后 3— 4周行CAG ,据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 (A组 )和冠状动脉病变组 (B组 )。结果 :132例AMI中 11例CAG正常 ,占 8.3% ;A组与B组相比 :A组明显年轻 ,男性比率明显高于B组 ,除吸烟外 ,其他冠心病主要危险因子相对较少 ,梗塞前心绞痛史显著少于B组 ;A组 11例患者其AMI临床表现、心电图演变与心肌酶变化典型 ,7例尿激酶溶栓再通 ,2例无效 ,2例未溶栓 ;左室造影示A组中室壁瘤发生率高 ,但LVEF高于B组 ;A组 11例患者随访 1年均存活。结论 :AMI可发生于CAG正常的患者 ,其临床症状典型 ,发病趋向于年轻男性 ,除吸烟外 ,其他危险因子相对较少 ,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痉挛 (CAS)和 /或血栓形成有关 ;室壁瘤发生率高 ,可能与侧枝循环不能及时有效建立有关。CAG正常的AMI患者预后好于冠状动脉狭窄的AMI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生率、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AG正常的AMI患者(CAG正常组)和64例CAG异常的AMI患者(CAG异常组)临床资料。结果:(1)CAG正常组共23例,占同期行急诊CAG的AMI患者总数的1.5%。(2)CAG正常组发病年龄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49.57±12.07)vs(57.70±12.50),P=0.008]。两组均以男性居多(78.26%vs 81.25%,P=0.765)。(3)CAG正常组高脂血症病史患者比例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21.74%vs 59.38%,P=0.002)。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6)。结论:CAG正常的AMI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可能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PAPP-A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病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AMI和UAP组中PAPP-A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但AMI组与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P-A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参与了AMI及SAP时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情况,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对比。结果 58例患者,10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和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15%、97.50%、85.71%、84.78%。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评估患者术后随访中应用价值显著,其可有效评估患者再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合理干预措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838例临床诊断为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83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42例,占5.0%,CAG正常组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明显低于CAG异常组(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较异常组明显降低(P〈0.05),吸烟、起病前诱因较异常组显著增多(P〈0.01)。CAG正常组预后较好,发生心衰及总心血管事件少(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小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发生血栓自溶而致造影无异常,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的检出率、伴随的临床症状因素和发生的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1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MI患者,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311例AMI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大致正常者16例(5.15%),平均年龄47.6岁,其中45岁以下占56.3%(9/16),有吸烟史者66.6%(10/16),诱因为情绪激动者25%(4/16),发病前有过度劳累史者50%(8/16),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仅为12.5%(2/16)。5例患者曾行静脉溶栓治疗且均获成功(5/5)。结论 正常或轻度异常冠脉患者亦可发生AMI,吸烟和过度劳累可能为诱发冠脉痉挛而导致AMI的重要因素。大致正常冠脉AMI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的演变与冠脉异常的ANI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40岁以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探讨其病因,32例40岁以下年轻人AMI患者参加了本研究,在发病后4小时~4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发现:8例(25.0%)CAG正常,且见于下壁AMI,24例(5.0%)共有33处冠状动脉病变,左前降支病变16例,左回旋支病变8例,右冠状动脉病变9例;其中单支病变16例(66.7%),双支病变7例(29.3%),三支病变1例(4.0%)。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多存在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100%)。本文提示,年轻人AMI的主要病因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次之,且见于下壁AMI。冠状动脉病变多单支受累,且以左前降支为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心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有无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者24例。冠脉造影前测定各组BNP水平,将冠脉病变程度与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不同梗死部位的BNP水平进行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踺佥验进行分析。BNP与冠状动脉评分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01)。血浆BNP水平与冠脉病变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048。结论:在排除心衰因素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重。BNP水平越高。BNP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