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肝素加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对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内血栓自溶的影响,我们观察了45例急性心肌梗塞肝素加阿司匹林抗凝治疗,22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和21例心肌梗塞常规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其结果为:急性心肌梗塞肝素加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对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血栓自溶率为42.2%,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脉再通率为68.2%,常规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内血栓自溶再通率为14.3%.三组间有显著差异(X~2=12.78,P<0.01).结论是肝素加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能促进冠状动脉内血栓自溶,提高梗塞相关冠脉再通率,但血栓自溶缓慢,冠脉再通延迟,对挽救梗塞区域心肌坏死作用不大.然而,对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和心肌缺血区域的供血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1年2月至1992年12月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观梗塞(AMI)共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7-74岁,平均52.-8.4岁。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总再通率为65.0%,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65.0%,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78.3%(18/23),3-6小时溶栓再通率47.1%(8/1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73.1%,再梗塞3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静脉榕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古巴生产重组链激酶商品名海见克栓,静脉溶栓治疗31例急性心肌梗塞,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溶栓治疗时间为5.1±2.5h(28例≤6h,3例外>6h)。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4%(24/31)。其中8例于溶栓治疗后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6例(75.0%)梗塞相关血管再通。副作用为寒颤(14.3%),低血压(2例)和轻度出血倾向(22.9%),未发性脑出血或严重内脏出血。临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古巴生产重组链激酶商品名海见克栓,静脉溶栓治疗31例急性心肌梗塞,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溶栓治疗时间为5.1±2.5h(28例≤6h,3例>6h)。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4%(24/31)。其中8例于溶栓治疗后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6例(75.0%)梗塞相关血管再通。副作用为寒颤(14.3%),低血压(2例)和轻度出血倾向(22.9%),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内脏出血。临床观察证明重组链激酶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尿激酶(UK)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溶栓辅以阿司匹林及肝素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及其副作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6h内者,42例给予静脉UK15例静脉内t-PA溶栓辅以静脉肝素及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表明,t-PA组、UK组临床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与57.1%(P<0.05),前者消化道与呼吸道出血并发症为13.3%,而后者为0(P<0.05)。本研究提示静脉t-PA溶栓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静脉UK,但出血合并症的发生t-PA组显著高于UK组。  相似文献   

6.
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的临床意义,用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链激酶150万U/30min)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89.3%(25/28),距发病6~12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50%(6/12)。副作用为轻度出血倾向(12.5%)、寒颤(2.5%)和低血压(7.5%),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的内脏出血。急性期5周病死率为2.5%(1/40)。与常规链激酶150万U/60min静脉溶栓治疗相比,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16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中,149例发病在6小时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2小时、2~4小时、4~6小时三组,比较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血管再通所需的时间。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8.6%、76.7%、43.8%(后者与前二者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0%、2.7%、4.2%;开始溶栓至血管再通所需的时间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发病1小时内为59.6±29分钟,而5小时至6小时则为109.2±30.7分钟。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4小时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3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接受静脉溶栓治疗3~4周进行左室造影检查,其中获得梗塞相关血管再通与未通各15例。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再通组室壁瘤的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冠状动脉未通组的53.3%(P<0.05),且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左心功能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分别为(5/15与9/15),提示:静泳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脉再通可显著降低室壁瘤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用ST段预测法和QRS积分法计算32例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和17例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初和最后梗塞面积。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最后梗塞面积显著缩小(15.2±5.6%VS 22.4±6.2%,P<0.01),其中溶栓再通组最后梗塞面积显著小于最初梗塞面积(P<0.01),溶栓未通组虽最后梗塞面积缩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最后梗塞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心肌挽救率分别为91.7%、25.0%和5.9%。  相似文献   

10.
应用尿激酶短程加速静脉溶栓(尿激酶100~150万U/40min)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20例,平均年龄67.25±5.51岁。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0%(14/20)。溶栓开始距发病时间,再通病例组平均3.5h,未通组9.0h。出血并发症,未用肝素组13.3%(2/15);用肝素病例占40%(2/5)。5周内住院病死率10%(2/20)。本文结果提示:早期大剂量短时程加速尿激酶给药治疗老年人AMI,可提高相关血管再通成功率,合用肝素无助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甚至脑出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自1991年7月至1995年1月按本课题研究方案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急性期生存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管再通按临床再通标准判定。本课题组36所医院共随诊了1267例,其中再通组843例,平均随诊16.0±10.4个月,未通组424例,平均随诊19.2±12.2个月。以死亡作为终点或随诊截止于1995年3月底。血管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1)心脏原因死亡分别为2.85%与4.72%(时序检验P>0.1);(2)Kaplan-Meier曲线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和73.9(时序检验P<0.001);(3)再梗塞发生率分别为5.69%和5.90%,两者相近;(4)1267例Cox回归模式对随访生存分析结果,血管再通是独立因素,较未通者生存机会增加33.5%,复发再梗塞1次减少生存机会36.5%。年龄和梗塞部位也是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无条件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发病3h内符合溶栓条件的104例AMI患者实施瑞替普酶(Reteplase)溶栓治疗。溶栓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型、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心电监护。溶栓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静脉推注肝素5000IU,然后2min内静脉推注瑞替普酶10MU,间隔30min再静脉推注10MU。第1次静脉推注肝素1h后开始静脉点滴肝素700-1000IU/h,持续24-48h。结果104例AMI患者中有94例溶栓后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可判断为再通,再通率为90.4%。住院死亡7例(6.7%),脑出血1例(0.96%),消化道出血3例(2.9%),牙龈出血17例(16.3%)。结论基层医院对AMI患者在无条件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早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174-17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过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课题组于1993年5月至199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组溶栓治疗患者1138例,采用临床指标判断血管再通的标准。1138例中,再通者757例(66.5%),未通者381例(33.5%)。血管再通组与未通组比较,4周病死率分别为3.4%和21.8%(P〈0.001);各种严重并发症前组显著低于后组(P〈0.01-0.001)。Co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7例进行了溶栓治疗)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的病变形态学特点。结果为:①30例溶栓治疗再通的梗塞相关病变Ⅱ型斑块(常代表斑块破裂伴有或不伴有血栓的形成)的发生率为70%;非梗塞相关病变(狭窄≥50%并<100%)Ⅱ型斑块的发生率仅22.6%。②偏心斑块的Ⅱ型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向心斑块者(71%对20%)。结果提示,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发病基础;偏心斑块易于破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对长期预后的影响。自1991年7月至1995年1月按本课题研究方案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急性期生存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管再通按临床再通标准判定。本课题组36所医院共随诊了1267例,其中再通组843例,平均随诊16.0≤±10.4个月,未通组424例,平均随诊19.2±12.2个月。以死亡作为终点或随诊截止于1995年3月底。血管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1)心脏原因死亡分别为2.85%与4.72%(时序检验P>0.1);(2)Kaplan-Meier曲线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和73.9%(时序检验P<0.001);(3)再梗塞发生率分别为5.69%和5.90%,两者相近;(4)1267例Cox回归模式对随访生存分析结果,血管再通是独立因素,较未通者生存机会增加33.5%,复发再梗塞1次减少生存机会36.5%。年龄和梗塞部位也是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国产尿激酶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27例(75%)、未通9例(25%)。再通率有随年龄增大和梗塞发生至溶栓开始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尿激酶用量则与年龄和梗塞发生至溶栓开始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倾向。27例再通者中,出现再灌注性心律紊乱者24例(88.9%),ST段显著下移25例(92.5%),心绞痛明显缓解者26例(96.3%)。证明国产尿激酶具有良好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冠状动脉(冠脉)再通与早期T波倒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34例AMI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7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71%和15.79%,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直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9例AMI患者中,45例患者接受直接PTCA治疗,64例患者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的患者有48例,再通率为75%;直接PTCA组IRA成功开通的患者有44例,成功率为97.8%。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EF)溶栓组为54.1±13.2,直接PTCA组为64.2±1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成功组的临床疗效,前者因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27.1%vs0;P<0.05),但直接PTCA组左室EF仍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64.8±9.8vs55.9±12.6P<0.05)。住院期间再发梗塞,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例数溶栓再通组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前者可使IRA充分有效地开通,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课题组于1993年5月至199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患者1138例,采用临床指标判断血管再通的标准。1138例中,再通者757例(66.5%),未通者381例(33.5%)。血管再通组与未通组比较:4周病死率分别为3.4%和21.8%(P<0.001);各种严重并发症前组显著低于后组(P<0.01-0.001)。Cox回归模式4周死亡风险分析,血管未通者的死亡风险是已通者的6.69倍,血管再通与否是最重要独立因素。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提示梗塞相关血管再通,对改善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