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研究高血压(EH)患者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Celermajer方法观察肱动脉对增加流量(引致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含服硝酸甘油(引致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的反应性。结果对照组增加流量介导血管舒张(FMD)与静息时血管内径(BD)呈负相关(r=-0.577,P<0.01)。EH患者FMD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经协方差分析矫正BD的影响,EH患者FMD仍低于对照组(P<0.001)。而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NC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EH患者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减弱,可能与EH患者肱动脉内皮衍化舒张因子/一氧化氮(EDRF/NO)的贮备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探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分层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根据《2003年ESC/EHA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四组。采用Celermajer等的方法,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静息状态下、加压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患者各组EDD功能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高危组与极高危组要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②EIDD只有在极高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间有差异(P〈0.01-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EDD和EIDD可反映EH的危险性分层,可作为EH危险性分层的指标之一。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C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探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分层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根据《199年WHO/ISH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四组。采用Celermajer油等的方法,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静息状态下、加压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的脓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患者各组EDD功能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高危组与极高危组要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②EIDD只有在极高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间有差异(P<0.01—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EDD和EIDD可反映EH的危险性分层,可作为EH危险性分层的指标之一。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EH)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本研究观察氯沙坦治疗EH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旨在评价氯沙坦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 5 0例和非冠心病组 5 8例 ,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 2 4h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 ,比较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 ,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作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低 (分别为 5 .3 9%± 4.47%和 18.5 5 %± 7.3 1% ,P <0 .0 1) ,含服硝酸甘油后两组血管内径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及吸烟人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用于非侵入性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的变化。方法:对单纯高血压(n=30)、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n=30)患者及正常人(n=20)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并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FMD、NO、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FMD、NO、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O、FMD与SOD呈正相关(P<0.05),血清NO、FMD与MDA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明显受损,在高血压基础上合并糖耐量异常将进一步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栓前状态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Ⅰ级 (n =2 0 )、Ⅱ级 (n =2 0 )患者及正常人 (n =2 0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 ,并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和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 1a(6 -K -PGF1a)水平 ,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Ⅰ级、Ⅱ级患者血浆TXB2 的水平明显升高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FMD、NO、6 -K -PGF1a水平明显下降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与原发性高血压Ⅰ级组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Ⅱ级组TXB2 的水平明显升高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FMD、NO、6 -K -PGF1a水平明显下降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NO、FMD与血浆 6 -K -PGF1a呈正相关 (P <0 .0 5 ) ,血清NO、FMD与血浆TXB2 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明显受损 ,存在血栓前状态 ,可能是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梗、脑卒中发生的机制 ,将有助于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被认为是诱发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环节,其中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表现和临床意义,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以及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被认为是诱发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环节,其中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表现和临床意义,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以及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2例,经洗脱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2)患者口服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n=40)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d),均治疗3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值及E峰减速时间(D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周后血压、LVMI、IVRT、DT及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37&#177;10)mmHg和(22&#177;6)mmH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177;10)mm Hg和(11&#17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MI、IVRT、DT减少幅度〔(18&#177;7)g/m^2、(22&#177;9)ms和(90&#177;18)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4&#177;6)g/m^2、(18&#177;7)ms和(81&#177;20)ms〕,E/A比值升幅(0.68&#177;0.3)亦显著大于对照组(0.48&#17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缬沙坦及缬沙坦在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前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率超声观察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两者之间的比值(Ea/Aa)。结果: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Ea/Aa异常的患者DTRH低于Ea/Aa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4.12±1.98)%vs(7.89±2.14)%,P<0.05],而DTNG在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与二尖瓣环Ea/Aa比值及Ea呈正相关(r=0.68,P<0.01和r=0.48,P<0.05),与Aa呈负相关(r=-0.32,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与血糖、血清脂质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7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 )及 60例老年对照组 ,进行了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 (a) [Lpo (a) ]、空腹血糖 (FPG)及胰岛素 (INS)的测定。 结果 观察组血清TG、LDL -C、Lpo(a)、INS、FP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血清HDL -C、ApoAI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血脂和血糖代谢异常的共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 ,应考虑纠正其胰岛素、糖及脂代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并发症发病风险明显相关,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为两组:睡眠质量差组(PSQI评分≥11分)40例;睡眠质量好组(PSQI评分≤10分)40例。比较两组脑功能指标水平(脑耗能、困倦+脑疲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脑功能指标水平与PSQ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睡眠质量差组脑耗能为(342.38±147.14),睡眠质量好组脑耗能为(211.03±11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P<0.001)。睡眠质量差组困倦+脑疲劳为(58.78±29.23),睡眠质量好组困倦+脑疲劳为(43.73±1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P=0.02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耗能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409,P<0.001),困倦+脑疲劳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41,P=0.00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功能指标(脑耗能、困倦+脑疲劳)与睡眠质量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睡眠质量。脑功能评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客观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58例健康人和23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大动脉弹性功能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增龄导致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加速这一过程;脉搏波速度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评估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58例健康人和23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一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大动脉弹性功能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增龄导致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加速这一过程;脉搏波速度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评估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瑜君 《黑龙江医学》2019,43(8):897-899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体心脏形态功能与新生儿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期患者130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其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记录新生儿预后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形态功能及新生儿预后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形态功能指标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0评分、体重、身长及头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A与Apgar-0呈负相关,PE与Apgar-0、体重、身长及头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可影响新生儿的预后,LA、PE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生儿预后的不良程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常对照及用苯那普利治疗4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测定3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33例健康人(对照组)心脏收缩功能(LVSF)指标和舒张功能(LVDF)指标,以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及高血压病组治疗前后收缩功能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舒张功能指标LVMW、EPSS、AV、AF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MVV、EV、RFF、E/A较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收缩功能无影响,是优选的第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20.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脉压 (PP) ,将 5 5 5名患者分为 4组 ,A组 :PP≤ 5 .3 2kPa( 4 0mmHg) ;B组 :5 .45kPa( 4 1mmHg)≤PP≤ 6.65kPa( 5 0mmHg) ;C组 :6.78kPa( 5 1mmHg)≤PP≤ 7.98kPa( 60mmHg) ;D组 :PP≥ 8.1 1kPa( 61mmHg)。研究结果显示 :随 2 4hAPP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 (A/E)增加 ,舒张早期充盈时间 (EDFP)延长 ;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 :脉压增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