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心肌梗塞后病人血液中的肺炎衣原体IgG水平变化,以观察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参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方法:907例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和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管壁光滑无斑块的132例对照。在心肌梗塞组,根据取血时心肌梗塞时间长短不同,把病人分7个组,即:1~15天;15~3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中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对比各组间抗体阳性率。并考虑到冠心病的其它危险因素有:年老、男性、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脑力劳动和体重指数。结果心肌梗塞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为27.7%,与对照组的23.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心梗后有明显的时间依赖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的动态变化,心梗后15天内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最低(20.9%),3至6个月阳性率最高(44.6%),此后,逐渐下降。结论心肌梗塞后不同时间段的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率动态变化,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了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的病人中,18%死于住院期内。出院后致死的危险性虽有降低,然在恢复期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心肌梗塞者6个月后的年平均死亡率较无冠心病者约高4~8倍。美国每年约有70万人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其中55万人存活出院,他们是长期二级预防的对象,这些病人中的85~90%最终死于冠心病。因此,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动态血压监测(ABPM)已逐渐用于监床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为探讨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动态血压规律,我们对42例病人进行了监测,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2例病人全为男性,年龄44~68岁(58.1±7.2),所有病人均经ECG、酶学及多方面检查确诊为心肌梗塞,梗塞位置及范围未加区分。病史8~42个月(17.5士8.6),为排除高血压病对结果的影响,所有病人均选择为无高血压病史者。l·2ABPM方法用英国产MEDILOG·ABPmonitoringsystem无创性自动记录仪,监测自8~gain开始到第二天8~gain结束。白昼(6am~10pm…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埋置后病人及ICD工作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ICD的诊断及治疗程序从而给予病人更适当的治疗,对8例接受ICD治疗的病人分别在出院前及出院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观察。8例病人随访11.4±7.0个月,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25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67次,第1次成功22次,占32.8%。高能量除颤10次,第1次成功6次,占60.0%。总成功率91.3%。1例病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1例病人ICD不能有效终止心动过速、2例病人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经调整药物及ICD工作方式后,心动过速控制良好。表明对接受ICD治疗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十分重要,及时调整ICD程序设置和辅以药物治疗,可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对52例60~80岁冠心病病人的79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TCA,成功率92.4%,其中9例急诊PTCA全部成功。术后随访1~25个月,无心肌梗塞及心性死亡发生,心绞痛缓解率90.4%,5例再狭窄者3例经再PTCA治愈。对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TCA治疗的效果、并发症防治及操作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应用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了82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96条下肢。主要方式为股动脉-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31条(32.3%),胭动脉-小腿动脉旁路移植22条(22.9%),髂动脉支架+股动脉-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12条(12.5%),股动脉-小腿动脉旁路移植10条(10.4%)。结果82例中,3例全麻手术病人(4条下肢)于术后死亡,病死率为3.7%;手术成功率为96.3%,总有效率为93.7%;救肢成功率为98.9%;足部创面愈合率37.3%。76例患者(96.2%)被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移植血管通畅率为92.2%;死亡率为3.9%;总有效率为87.6%;截肢率为4.5%,保肢率为95.5%。93.8%(30/32)下肢创面分别于出院2~10个月(平均6个月)后愈合。结论糖尿病下肢缺血行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从而挽救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酶标抗 IgG 轭合物法对62例45岁以下心肌梗塞幸存者于急性心肌梗塞后3、12和36个月三次抽血进行抗心脂抗体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无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全身性脉管炎的青年心肌梗塞的幸存者,血循环中往往有抗心脂抗体。此抗体可能与再发性心血管疾病有关。7例病人(占11%)三次检测抗心脂抗体水平均升高;另外11例病人(占18%)一次或两次检测抗心脂抗体滴度升高;62例中13例病人(占21%)三次测定至少两次抗体水平升高。这13例病人中8例于首次心肌梗塞后追踪观察36~64个月时,出现其他心  相似文献   

8.
述评心肌梗塞后钙拮抗剂的二级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塞(MI)后二期并发症(Secondary complication) MI急性期间(数小时至数日)常发生左室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MI存活者1个月内死亡率高达30%即缘于此。亚急性期间(出院1年内)约1/3存活出院者反覆发作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约8~12%。慢性期间(出院1年后)年死亡率约3~4%。活动性和/或反覆性心肌缺血是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二期并发症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方法以急性冠脉事件(急性心机梗塞70%,不稳定型心绞痛30%)后1~6个月临床确认病情稳定的8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踏车运动~(201)铊心肌显象。结果分为三种:显象正常、运动后2~4小时显象呈可逆性损缺,仅为固定缺损。平均随访23个月,终点为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结果 ~(201)铊显象呈固定缺损者和显象正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性腰大池引流在Hunt-Hess 3~4级动脉瘤介入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介入治疗的Hunt-Hess 3~4级动脉瘤患者185例,分为A组103例、B组8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术后行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血管痉挛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Rankin量表( mRS)评分。结果 A组住院时间15~42 d、平均27 d,B组13~37 d、平均20 d,P<0.05。 A组血管痉挛17例(16.5%),B组24例(29.3%),P<0.05;A组出院时mRS评分良78例(75.7%)、随访6个月时mRS评分良85例(82.5%),B组分别为50例(60.9%)、57例(69.5%),P均<0.05。结论 Hunt-Hess 3~4级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行腰大池引流可以减低血管痉挛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安然地度过了最危险的第一个月之后,在半年内仍有较大的危险。据报道,心肌梗塞后第2~7个月的病死率约为9%,此后呈直线下降,在4~5年内病死率不超过3~4%。心肌梗塞后半年内  相似文献   

12.
马拉维开展了一项全国性调查以评价治疗5个月或更长时间后痰涂片仍然为阳性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管理情况。2000年到2001年,共有此类病人250例,其中161例(64%)在治疗5个月后查痰阳性,另89例在治疗7个月后查痰阳性。该研究发现了治疗管理上数个需要改进的不一致和不充分之处,包括7%的评价病人只有一份痰涂片,而不是两份,17%的病人根据一份阳性结果作出结论;47%的5个月阳性病人和52%的7个月阳性病人存在痰涂片检查过早或过晚的现象;14%的5个月阳性病人在继续治疗,但其中超过60%者却记录为“治愈”。  相似文献   

13.
[英]/Heller sR…//Diabetes Care.-1999.22.-1607~1611 评价了1型糖尿病(DM)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应用胰岛素Lispro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作用。 对象及方法随机选取165例1型糖尿病患者,有2 a以上病史,使用基础治疗至少3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8%,同时愿意更严格地控制血糖(有活动视网膜病变,明显的糖尿病肾病或近12个月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的患者除外)。 病人先进入两个月的观察期,在此期间,三餐前用常规短效胰岛素,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的目标为餐前4~7 mmol/L,餐后7~10 mmol/L,同时病人记录自己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和次数。另外,病人每隔两周收集一天7次血糖标本送实验室检测。血糖水平在控制范围内的次数<70%或HbA1c>8%的病人不被纳入分组。两月后合适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交叉试验,一组先用胰岛素Lispro4个月,再用常规胰岛素4个月,另一组则相反。记录病人低血糖发作的次数和程度,且每月检测一天七个时间点的血糖。 结果治疗一阶段低血糖的发生率用胰岛素Lis-pro比用常规胰岛素低(1 156次对775次),且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次数减少(181次对52次,P=0.01),二阶段用胰岛素Lispro与用常规胰岛素低血糖的发生率为883次对702次。用常规胰岛素与用胰岛素Lispro的HbA1c水平分别为:一阶段开始为6.4%±0.9%对6.2%±1.1%,结束时为6.2%±0.8%对6.0%±0.9%;二阶段开始为6.0%±0.9%对6.2%±0.8%,结束时为6.4%±1.1%对6.4%±1.1%。用胰岛素Lispro的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的血糖都比用常规胰岛素的病人低[分别为(7.4±0.5)对(8.5±0.4)mmol/L,P=0.048;6.6±0.3对(7.2±0.3)mmol/L,P=0.043],但睡前却高[(8.1±0.5)对(7.5±0.4)mmol/L,P=0.03]。用常规胰岛素的病人体重增加[从(73.5±10.1)至(75.5±10.2)],而用胰岛素Lispro不增加。两组病人在研究开始或结束时使用的中效和短效胰岛素的用量都无明显变化 结论本试验显示达到同样良好血糖控制同时,用胰岛素Lispro比用常规胰岛素减少了低血糖的发作(12:00~6:00pm),特别是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发作和严重低血糖的发作。 (苏白海摘 魏松全校)  相似文献   

14.
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PTCA成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完全闭塞性和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发生过心肌梗塞和21例未发生心肌梗塞的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施行了PTCA。结果完全闭塞性病变心梗发生后1周内PTCA成功率为100%,2周~3个月为66.7%,3个月以后为42.9%;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100%,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62.5%。结论心肌梗塞早期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心肌梗塞晚期PTCA成功率(P<0.05),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P<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英国爱丁堡大学某医院420例由冠心监护病房出院的心肌梗塞患者的5~7年随访结果,其中78%随访比较满意。结果:(1)总生存率:125例(30%)在5年内死亡,估计7年时的死亡率为40%,与以往其他报告的结果极相似。前2 1/2年的死亡率相当恒定,平均为8.6%/年,显著较后2 1/2年的死亡率5.5%/年为高,说明病人如活过了梗塞后的前2 1/2年,预后即有进步。五年内死亡的原因是心肌梗塞(78例),其他心血管疾患(11例),癌肿(3例),其他原因(4例)  相似文献   

16.
34~70岁的339(男290、女4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未经溶栓治疗,并在出院前按照改良的 Naughton 方案完成亚极量活动平板试验。149例发病后3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凡内径缩小≥75%,视为(重要)病变。87例(26%)非 Q 波型心肌梗塞(NQMI)同252例Q波型心肌梗塞(QMI)相比:年龄相近(52.3±0.5对53.8±0.3岁,NS),女性较多(23%对11.5%,P<0.02);前壁梗塞较多(63%对44%,P<0.01)而下壁梗塞较少(37%对56%,P<0.01);运动时间(1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2/2003—02问收治的25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治愈出院,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l~2.5h,平均1.5h。术后放置闭式引流3~7天,平均4天;术中和术后抗生素使用4~7天,伤口全部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平均住院7天,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人工合成补片腹壁切口疝修补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腹壁缺损较大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片和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大量研究报告表明脑梗死后长期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增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5年的卒中复发率为42%,而卒中资料库报告2年的卒中复发率为14%。最近有结果表明,5年复发率25%~30%。说明卒中的复发率在近年来并未下降。本文旨在确定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确诊的痴呆是否为长期卒中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42例首发缺血性卒中住院治疗后3个月无复发的病人进人研究组。平均年龄72.0±8.7岁。242例中208例(86%)至少在基础评估后完成了1次随访、176例(72.7%)至少完成了2次随访、111例(45.9%)至少完成了3次随访、31例(12.8%…  相似文献   

1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型肝炎病人的系列血清抗-HEV。结果表明,病后2~8周和2~4个月IgM抗-HEV阳性率分别为65.63%(21/32)和33.33%(2/6),4个月后未检出。IgG抗-HEV于发病后4天即可阳转,至病后2~4周和5~8周IgG抗-HEV累积阳转率分别为86.89%(53/61)和98.36%(60/61)。多数病人IgG抗-HEV持续时间较短,病后6个月内和2年内分别为67.21%(41/61)和91.80%(56/61)阴转。多数病人IgG抗-HEV在急性期处于高水平,恢复期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及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2000年收治的年龄70岁以上238例胃癌病人的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老年胃癌发病较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多数病人合并有重要器官的慢性病变。手术证实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166例,切除率为69.7%,其中根治性切除107例,64.5%;姑息性切除59例,35.5%。切除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2.6%,根治性切除达53.7%。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0.8个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结论老年胃癌由于发病隐匿多为晚期,应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积极的术后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