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不同剂量抑肽酶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心内直视手术出血及减少库血用量,可直接减少输血性肝炎和凝血机制紊乱等术后并发症。为减少术后渗血,我们将抑肽酶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中,以不同剂量和方法分为3组:I组抑肽酶总量500万KIU,II组抑肽酶总量250万KIU,III组抑肽酶总量200万KIU。结果表明,术后24小时渗血量实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6.4%、35%、37%,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3组:围手术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黄芪注射液,手术体外循环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预充,体外循环过程中再次给药;体外循环组只是在体外循环预充及过程中给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不给药。三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和术后检测不同时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肌钙蛋白T(eTnT);在手术前、后比较心电图ST段抬高或压低。结果围手术期组和体外循环组CK—MB、cTnT水平及心电图ST段变化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围手术期组CK—MB、cTnT水平及心电图ST段变化程度较体外循环组低(P〈0.05)。结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脏能量供应,有效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围手术期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右腋下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径路 ,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117例 ,无 1例死亡 ,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全组 117例 ,男 32例 ,女 85例。年龄 3~ 2 3岁 ,平均 7.5岁。体重 9~ 5 6kg。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波等检查明确诊断 ,房间隔缺损 (ASD) 4 1例 :室间隔缺损 (VSD) 71例 ,VSD ASD 5例。所有VSD均为膜部或膜周部且流出道无狭窄 ,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方法 全麻后气管插管 ,取右侧垫高 45° ,右上肢屈曲上吊并固定于头架上。皮肤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可严重影响术后心肌物质能量代谢进而影响心功能恢复.近年国内外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围手术期适量补充甲状腺素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但该疗法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未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就甲状腺素补充疗法在围心内直视手术期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6年 1 1月至 1 998年 1 1月应用浅低温 ( 32± 1℃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方法成功地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 5 8例 ,手术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58例 ;男 2 6例 ,女 32例 ;年龄 2~ 6 2岁 ,平均 9.6岁。手术种类 :房间隔缺损修补 17例 ,其中重度肺高压活瓣补片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2 2例 ;部分房室管畸型纠治加二尖瓣成形 4例 ;肺动脉狭窄成形 1例 ,法乐氏三联症根治 3例 ;双腔右心室合并室缺纠治 1例 ;风心病二尖瓣置换 8例伴三尖瓣环成形 4例 ;二尖瓣成形 1例 ;左房粘液瘤摘除 1例。术前心功能先心组 0~…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可严重影响术后心肌物质能量代谢进而影响心功能恢复。近年国内外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围手术期适量补充甲状腺素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但该疗法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未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就甲状腺素补充疗法在围心内直视手术期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报告在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应用复达欣防止感染者119例,有效率达97.48%。其中行人工瓣膜替换术60例仅1例(1.67%)术后晚期死于感染。表明对估计手术时间长、有异物植入或有其他易感染因素的患者,围术期应用复达欣是一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993~1995年,我们对56例患者于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36例;年龄3~58岁;体重12~77kg,体表面积0.58~1.82m~2。术后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28例,肺动脉狭窄(PS)2例(合并导管1例),右室双出口2例,法乐氏三联征(F_3)1例,法乐氏四联征(F_4)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6例,MVR+AVR(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手术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胸正中切口显露心脏,肝素化后经升主动脉和上 、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中度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10.
刘子良  徐平 《山东医药》1995,35(11):13-14
报告1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因术后早期出血过多而再手术(3例心包填塞)。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不同程度的降低,纤溶酶活性增加,术中损伤邻近血管,切口缝合不严,电凝止血时烧焦切缘组织等。10例再手术过程中,经相应处理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1.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为了解儿童脑电图(EEG)与成人的差异,观察了20例儿童和成人术中EEG及颈动脉血流变化。结果显示:成人组鼻温与EEG波率、额部波幅和枕部波幅有较好相关性(P<0.001)。颈动脉血管直径及颈动脉平均流速与EEG波幅呈负性相关(P<0.05),平均动脉压与EEG亦有较好的相关性(P<0.005)。在儿童组同样有以上的相关现象。其相关性在儿童组较成人组为明显。提示儿童EEG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变异性较大,特别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受血液动力学及温度的双重影响,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中输自体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的4年中,共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时输自体血1755例(其中成人1555例,儿童200例),共放出自体血105万ml,平均每例放血600ml。患者年龄最小生后62天,最大74岁,体重最轻4.5kg,最重98ks。本文推道了临床情况放血方法及一系列临床科研工作。此项工作培养了干部,节约了库血,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减少手术后肝炎发生的危险,应广为宣传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麻醉后放血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证明血液稀释时微循环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5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患儿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21例培养出致病菌。这21例中绿脓杆菌12例(57%),感染发生率4.0%。由于早期发现致病菌,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死亡率为零。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浆、心肌组织氧自由基变化及临床意义,对15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浆、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心肌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血浆MDA含量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逐渐升高,心脏复跳后较缺血期更明显,而血液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MDA含量较心脏停跳前、停跳后明显增加,而SOD活性降低。心脏复跳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害较停跳后更明显.这一结果提示,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的产生主要是在再灌注期,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输自体血在紫绀儿童心脏直视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以来,我院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中输自体血工作,其中包括治疗紫钳型先心病,本文总结77例紫绀儿童麻醉后放血临床经验,并用先进激光多普勒方法观察放血前后皮肤微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连续在3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常温下体外循环,小量晶体含血(红血胞比容25%左右)冷停跳液(8~10℃)连续灌注保护心肌。体外循环不降温。阻断主动脉期间,冠状循环用8~10℃氧合机血连续灌注,同时用少量停跳液持续注入冠状灌注的氧合机血中,以氧合机血为停跳药物稀释剂,既保持心脏持续完全停跳又不断供应心肌血氧。阻断主动脉后心脏迅速停跳且始终呈鲜红色。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苏快,自动复跳率高,血容量补足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此法灌注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停跳液配方药物少,停跳迅速,容量负荷低,手术野不受血液模糊影响,心脏复苏块,血液动力学稳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CPB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35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3例。术前、术中均进行TEE监测,评价手术效果,观察心脏复跳后以及CPB停机前的气体量分级,以及术前(T0)、术中10 min(T1)、术中30 min(T2)、术中60 min(T3)患者乳酸、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每搏量(SV)、面积减少分数(FAC)、心脏指数(CI)、速度时间积分(AVTI)。结果术后35例患者瓣叶均可以正常活动,未发现瓣周漏,心脏复跳至CPB停机平均为(25.26±5.01) min,无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心脏复跳后,有27例患者左心房存在不同程度的气体,其中1级12例,2级10例,3级5例; CPB停机前只有6例为1级。在T0、T1、T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30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_3含量、中性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PHA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变化。结果提示,血清IgG含量和PHA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于CPB结束时明显降低并持续一周以上(P<0.05或0.01),术后两周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IgA和IgM仅在CPB结束时降低(P<0.01),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和补体C_3则在CPB结束时和术后一天明显降低(P<0.05或0.01)。因此得出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的免疫成分和防御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IgG和PHA淋巴细胞反应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