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每组15例.自手术结束当日至术后4d,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分别控制于25 ~ 35 ml·kg-1·d-1和40 ~ 50 ml·kg-1·d-1,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平衡、组织灌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 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ml/d)和液体净平衡( ml/d)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入量:1782.56 ± 258.38比2707.50±294.64,净平衡:316.67±202.86比623.33±244.38,均P<0.05),中心静脉压(CVP,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81比6.47±3.09,P<0.05),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 MAP,mm Hg)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85.03±13.49比81.44±12.49,MAP:80.65±11.39比82.38±8.28,均P> 0.05).限制组患者术后第1个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35(17,53)%比17(-6,33)%,P<0.05],患者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鸣音:37.43±24.97比46.36±19.34,排气:53.63±12.78比75.43±20.07,排便:78.73±46.48比93.40±41.08,均P<0.05),发生术后呕吐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比7,P<0.05).而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5比3)、容量缺乏(2比0)、容量过多(0比1)的例次数则无差异.结论 对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不增加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ITBVI组17例患者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以ITBVI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照组16例患者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 d和3 d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补液72 h内两组患者的液体管理数据.结果 ①ITBVI组3 d时APACHE I、SOFA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均较1 d时显著下降[21.3±6.2比25.4±7.2,6.1±3.4比9.0±3.5,5.0(0,8.0)比20.0(8.0,35.0),均P<0.01];而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变化.②虽然ITBVI组48~72 h液体出量(ml)大于对照组(2 421±868比1 721±934,P=0.039),但ITBVI组与对照组0~72 h的液体出入量和平衡量(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量:9 918±137比10 529±1 331,出量:6 035±1 739比5 827±2 897,平衡量:3 882±1 889比4 703±2 813,均P>0.05).③在快速补液试验中,ITBVI组与对照组患者除0~6 h胶体液入量[ml:250(125,500)比250(6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段液体入量(ml)ITBVI组均比对照组高[0~6 h晶体液:250(150,250)比125(105,125),6~72 h晶体液:125(125,250)比100(56,125),0~72 h晶体液:250(125,250)比125(75,125),6~72 h胶体液:125(106,250)比75(50,125),0~72 h胶体液:200(125,250)比100(50,125),均P<0.01].结论 与以CVP指导相比,用ITBVI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显示,3 d时患者病情较1 d改善,这种改善可能得益于对血容量状态的准确判断和适当的快速补液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容量负荷对脓毒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脓毒性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第一个72 h内液体正平衡与负平衡患者的28 d病死率、28 d肾功能恢复率、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率.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患者容量负荷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60例脓毒性AKI患者人选本研究,液体负平衡组(81例)28 d病死率[37.0%(30/81)比68.4%(54/79),P<0.01]、住ICU时间(d:10.1 ±4.9比12.4±8.0,P<0.05)及机械通气率[50.6%(41/81)比68.4%(54/79),P<0.01]较液体正平衡组(79例)明显降低.根据急性肾损伤协作网(AKIN)分期,在AKI 1、2、3期(分别为49、52、59例),经CRRT治疗者第一个72 h内日平均容量(ml)均明显低于未行CRRT治疗者(-10比716,324比778,521比1177,均P<0.05),同时AKI2期CRRT治疗者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未行CRRT治疗者[38.7%(12/31)比66.7%(14/21),P< 0.05].结论 容量负荷与脓毒性AKI患者预后有关,液体负平衡可以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CRRT可以调节容量负荷,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容量参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及压力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对NPE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36例并发NPE的神经科危重患者,采用PiCCO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CVP、ITBVI、GEDVI、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指标,ITBVI、GEDVI、CVP与EVLWI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d的EVLWI变化.结果 EVLWI与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1),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01),而与CVP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PVPI、EVLWI与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0.48、P< 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治疗前EVLWI(ml/k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6比9.4±1.8,P>0.05);存活组治疗3d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6.92±1.64比8.64±2.62,P<0.05),且明显低于死亡组治疗3d后(6.92±1.64比9.88±2.44,P<0.05).结论 容量参数GEDVI、ITBVI比压力参数CVP评估NPE患者的EVLWI更为准确、可靠;NPE患者PVPI、EVLWI越高,PaO2/FiO2越低;动态观察NPE患者的EVLWI可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症医学科24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均<750 ml/m2,以ITBVI 850~1 000 ml/m2作为复苏终点.以晶胶比3:1为界,将患者分成低晶胶比组(13例)和高晶胶比组(11例),观察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即刻(0)、24、48、72 h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膀胱内压(ICP)、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热稀释法测定EVLW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NP.结果 ①早期采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均可改善SAP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②复苏后72 h高晶胶比组总液体量[(16 438±1 758)ml]、晶体液量[(13 459±425)m1]及晶/胶比值(4.50±0.23)均明显高于低晶胶比组[分别为(13 895±1 783)ml、(6 945±454)ml、2.32±0.18,P<0.05或P<0.01].③与低晶胶比组比较,高晶胶比组复苏后48 h和72 hPaO2/FiO2(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下降(48 h:186.51±42.26比268.35±34.18,72 h:172.85±21.50比263.95±24.20),EVLWI、ICP及BNP均明显升高[EVLWI(ml/kg)48 h:14.52±1.08比10.40±1.16,72 h:14.92±0.86比10.52±1.02;ICP(cm H2O,1 cm H2O=0.098 kPa)48 h:16.23±1.32比13.05±1.70,72 h:17.39±1.56比13.42±1.65;BNP(ng/L)48 h:424.29±74.25比225.32±53.58,72 h:620.49+79.53比288.28±68.78,P<0.05或P<0.01].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VLWI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与ICP、BNP呈显著正相关(r1=0.63,r2=0.56,均P<0.01).结论 对SAP患者早期应监测EVLWI、ICP及BNP以指导液体复苏,且宜采用提高胶体比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液体复苏对创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液体复苏的指导作用.方法 78例复合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8 ~ 35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d、5d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N末端-心室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2.8%(49/78)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出现血清cTnI升高,73.5%(36/49)升高值大于界限值的2倍以上,30.6%( 15/49)超过界限值的4倍以上.入院时血清NT-proBNP升高者占46.2%(36/78),经液体复苏后继续升高者达74.4%(58/78).存活组(55例)治疗后血清cTnI、NT-proBNP、肺动脉楔压(PAWP)及心排血指数(CI)均明显改善;死亡组(23例)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且死亡组血清cTnI(μg/L)和NT-proBNP(n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cTnI 3 d:2.09±1.00比1.57±0.93,5 d:1.78±0.67比0.72±0.51;NT-proBNP 3 d:3.52±0.73比3.16±0.65,5 d:3.21±0.66比2.66±0.58),CI( ml· s-1· m-2)明显低于存活组(3 d:57.6±6.2比68.3±5.6,5 d:40.5±4.7比80.7±6.8,均P<0.05).46例液体复苏达目标值的患者cTnI水平(μg/L)低于32例未达标者(1.16±0.62比1.97±0.76,P<0.05),且CI(ml ·s-1 ·m-2)明显增加(61.2±6.4比49.3±6.1,P<0.05),液体复苏是否达到目标值与血清NT-proBNP、PAWP无关.血清cTnI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865,Y=2.069+ 0.695X,P<0.01),NT-proBNP与PAWP呈正相关(r=0.762,Y=1.125+ 4.929X,P<0.01),cTnI与CI呈负相关(r=-0.891,Y=50.623 -6.114X,P<0.01).结论 创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有明显的心肌损伤,液体复苏可改善心肌损伤;血清cTnI和NT-proBNP与患者预后有关,NT-proBNP用于指导液体复苏的意义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均动脉压(MA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容量负荷试验,监测容量复苏前后心率(HR)、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中心静脉压(CVP)等,并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心排血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容量复苏后CI的变化(△CI%)分为液体有反应组(△CI%≥10%)和无反应组(△CI%<10%),观察两组容量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根据基础MAP水平将患者分为低MAP组(LMAP,MAP≤65 mm Hg,1 mm Hg=0.133 kPa)和高MAP组(HMAP,MAP>65 mm Hg),比较容量复苏前后两亚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MAP变化(△MAP%)与△CI%的相关性.结果 68例患者中液体有反应者44例,占64.7%.有反应组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后SBP、DBP、MAP、PP、CI、CVP和ITBVI较试验前明显升高[SBP (mm Hg):126.5±23.8比110.7±20.2,DBP(mm Hg):58.1±14.8比52.8±13.5,MAP(mm Hg):80.3±19.2比70.1±15.8,PP(mm Hg):68.2±18.7比58.0±15.8,CI (ml·s-1·m-2):70.0±21.7比53.3±20.0,CVP (mm Hg):13.0±4.5比10.2±4.4,ITBVI (ml/m2):909.1±248.7比773.5±220.7,均P<0.01],SVRI (kPa·s· L-1· m-2)明显降低(130.9±47.7比157.1±59.1,P<0.01),HR和EVLWI无明显变化.68例患者容量复苏后△MAP%与△CI%无显著相关性(r=0.266,P=0.054),而LMAP亚组(39例)△MAP%与△CI%呈正相关(r=0.473,P=0.03),△MA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95%可信区间(95%CI)0.554 ~ 0.973,P=0.231;HMAP亚组(29例)△MAP%与△CI%无显著相关性(r=-0.088,P=0.633).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处于低水平时(MAP≤65 mm Hg),MAP可作为评估容量复苏时液体反应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及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52例需呼吸机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下治疗,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拔管.根据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38例)与撤机失败组(14例),比较两组撤机前、撤机后0.5 h、拔管后0.5 h、撤机失败时或撤机48 h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容量指标[如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肺血管渗透性指数(PVP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对撤机失败者进行PVPI分层,比较高PVPI组(PVPI≥1.5 ml/m2)和低PVPI组(PVPI< 1.5 ml/m2)NT-proBNP、肺内血容量(PBV)差异.结果 两组撤机前容量指标和EVLWI、NT-pro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撤机和拔管后EVLWI、GEDVI、ITBVI、PVPI和log NT-proBNP均进行性升高,其中撤机失败组在观察终点EVLWI (ml/kg)、PVPI(ml/m2)、log NT-proBNP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EVLWI:12.81 ±2.13比8.48±1.53,PVPI:2.79±1.29比2.19±0.94,log NT-proBNP:3.72±0.35比3.44±0.28,P<0.05或P<0.01);在拔管后0.5 h和观察终点,撤机失败组GEDVI(ml/m2)、ITBVI(ml/m2)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拔管后0.5 h:GEDVI 986.29±166.44比856.47±149.15,ITBVI:1171.07±167.03比1045.79±146.09;观察终点:GEDVI 957.00±67.25比816.86±27.58,ITBVI:1184.29±209.68比993.79±168.90,P<0.05或P<0.01).分层分析显示,撤机失败者观察终点低PVPI组log NT-proBNP、PBV均明显高于高PVPI组(log NT-proBNP:4.02±0.11比3.71±0.23,PBV:507.19±25.72比347.85±47.52,P<0.05和P<0.01).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撤机拔管过程可增加容量负荷,造成肺水肿而撤机失败,渗透性肺水肿和压力性肺水肿均参与其中,并以前者为主;容量监测可及时帮助提示肺水肿的原因,对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血流动力学及每搏量变异(SVV)评价容量状态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给予机械通气,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容量、低容量和高容量组3组,5 min内逐步释放20%家猪血容量建立低容量模型,输注相当于家猪20%血容量的羟乙基淀粉建立高容量模型,正常容量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均按照随机顺序调节PEEP水平为0(PEEP0)、5(PEEP5)、10 (PEEP10)和15 cm H2O (PEEP15,1 cm H2O=0.098 kPa).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SVV的变化.结果 正常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HR、CVP、SVRI、SVV呈逐渐增加趋势,CI、SVI、ITBVI则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124±18比88±12,CVP(mmHg,1 mm Hg=0.133 kPa):11±1比8±3,SVRI (kPa·s·L-1·m-2):289.6±81.5比215.0±79.1,SVV:(23±6)%比(11±2)%,CI (L·min-1·m-2):3.10.8比4.3±1.4,SVI(ml·min-1·m-2):26±7比41±4,ITBVI(ml/m2):440±43比49147,均P<0.05];而MAP无明显变化.低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HR、CVP、SVV逐渐升高,MAP、CI、SVI、ITBVI呈下降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146±31比115±27,CVP(mmHg):11±2比5±1,SVV:(28±4)%比(20±5)%,MAP (mm Hg):90±26比115±19,CI (L·min-1·m-2):2.3±0.6比3.4±1.1,SVI(ml·min-1·m-2):20±6比31±9,ITBVI(ml/m2):355±34比396±53,均P<0.05];而SVRI无明显变化.高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SVV呈逐渐增加趋势,CI、SVI、ITBVI则呈降低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V:(18±4)%比(6±2)%,CI(L·min-1·m-2):4.5±0.9比5.0±1.2,SVI(m1·min-1 ·m-2):37±9比49±7,ITBVI (ml/m2):473±71比565±94,均P<0.05];而HR、MAP、CVP、SVRI无明显变化.低容量组SVV较正常容量组显著升高,而高容量组SVV则较正常容量组显著下降.正常容量组不同PEEP水平时SVV与CI呈显著负相关(rPEE0P0=-0.831,rPEEP5=-0.790,rPEEP10=-0.875,rPEEP5=-0.560,P<0.05或P<0.01).结论 SVV能准确反映容量状态,高PEEP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及SVV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晶胶比液体早期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47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第一个24 h液体晶胶比1.5和3为界,将患者分成低晶胶比组(晶胶比<1.5,13例)、中晶胶比组(晶胶比1.5 ~3,15例)和高晶胶比组(晶胶比>3,19例),观察入院后液体复苏成功患者的第一个24 h机械通气率、氧合指数、腹腔内压(IAP)、第三间隙液体潴留量、液体复苏量参数及患者2周内存活率.结果 ①入院后第一个24 h,高晶胶比组机械通气率显著高于中、低晶胶比组(68.4%比20.0%、23.1%,均P<0.05),氧合指数(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中、低晶胶比组(180.7±26.3比280.6±24.8、260.3±25.7,均P<0.05),IAP(cm H2O,1cm H2O=0.098 kPa)明显高于中、低晶胶比组(16.8±3.6比13.4±3.5、13.1±3.3,均P<0.05),液体潴留量(ml)显著高于中、低晶胶比组(2834±631比1887±282、1865±300,均P<0.05),而中晶胶比组与低晶胶比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入院后第一个24 h,高晶胶比组输注晶体液量(ml)明显高于中、低晶胶比组(3611±798比2308±416、2124±477,均P<0.05);高、中晶胶比组胶体液量(ml)明显低于低晶胶比组(993±233、948±140比1506±332,均P<0.05):晶胶比值高晶胶比组(3.65±0.13)>中晶胶比组(2.43±0.13)>低晶胶比组(1.41±0.08,均P<0.05).复苏后72 h,高晶胶比组总液体量(ml)明显高于中、低晶胶比组(11 941±1161比9036±982、9400±1051,均P< 0.05).③高晶胶比组2周内存活率(36.8%)显著低于中晶胶比组(86.7%,P<0.05)和低品胶比组(61.5%,P>0.05).结论 对SAP患者早期宜采用适当晶胶比的控制性液体复苏,可减轻体液潴留和提高治愈率,且采用中品胶比的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2.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央气道不全性梗阻和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3l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其次为活动后胸闷、气促,肺部闻及哮鸣音,胸部影像学多无特征性改变或极易漏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低,诊断前缺乏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结论中央气道不全梗阻性病变或炎性病变包括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时原发疾病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或极易漏诊,故该类以表现为咳嗽、喘息、活动后胸闷,进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延误诊治。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再结合肺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8.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