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1例大肠癌、13例非肿瘤者血清标本和20例大肠癌组织、邻近肿瘤(〈3cm)及远离肿瘤(5cm)之结肠粘膜组织匀浆标本中的胃泌素浓度。发现:Dukes C.D期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者(P〈0.05);血清胃泌素浓度与病程进展呈显著正相关(P〈0.05);直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肿瘤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显著 相似文献
2.
3.
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和癌胚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GAS)、癌胚抗原(CEA)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肠癌(60例)、胃癌(40例)、肝癌(30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40例)及正常人(30例)的GAS与CEA水平。结果 大肠癌组、胃癌组GA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癌组、消化系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GAS术后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1例大肠癌,9例大肠腺癌性息肉及7例正常人的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发现:大肠癌病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于腺瘤病人及正常只,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无关;肿瘤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显著下降。提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大肠癌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例消化道良性疾病、39例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其中13例肿瘤病人测定了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消化道良性疾病(P〈0.01),肿瘤病人手术后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降低。作者认为,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对诊断消化道肿瘤有一定临床意义,并可作为动态观察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及正常人血清胃泌素变化情况,探讨了胃泌素同肝性脑病、血尿素氮增高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关系,认为肾脏非胃泌素唯一代谢场所,肝脏也参与代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常规预防性应用保护胃粘膜药物,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原因的分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哲夫,王德昭,乐竹琴,余枫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可升高,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作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1992年1月到1993年5月间本院外科患者,经病理证...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检测方法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0例行OGTT或馒头餐试验对象作了末梢及静脉血糖检测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清血糖(VSG)明显高于静脉全血糖(VBG),两者相差系数1.099;VSG亦高于末梢全血糖(CBG),两者相差系数1.085。VSG与VBG或CBG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当VSG≤7.2及7.3~11.1mmol·L-1时,VSG与CBG间差异不明显,而血糖为11.2~16.7及>16.7mmol·L-1时两者差异较显著。表明VSG与VBG及CBG间均有良好的吻合性及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去氧氟尿苷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大肠癌患者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去氧氟尿苷200 mg,每天4次口服,连用14天,休息7天,重复2~3周期。结果: 20例晚期胃及大肠癌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30%,毒副反应轻微,白细胞Ⅰ~Ⅱ度减少5例,血小板Ⅰ度减少2例,恶心、呕吐反应Ⅰ~Ⅱ度3例,无明显心、肝、肾脏器毒性。结论: 去氧氟尿苷治疗晚期老年胃癌大肠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62例,手术治疗60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手术15例。结果:2例放弃治疗,60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高龄不是结直肠癌手术的禁忌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提高高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胃泌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量40例脑出血和60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3、7、14、21天血清胃泌素的含量,并与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随着病程延长逐步降低,峰值时间为第7天,第21天降至对照组范围。在各时间点疾病组间无明显差异。脑出血未破入脑室或无消化道出血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在第21天降至正常;而破入脑室或伴消化道出血者,在第21天时血清胃泌素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出血量有关。结论:脑血管病患者于发病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与临床有密切关系,这为应用抗酸剂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结核杆菌DNA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技术对肺强核患者外周血108例和痰96例中结核杆菌DNA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外周血和痰中结核杆菌DNA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57.29%;其中52例患者外周血和痰标本配对同时检测总阳性率达92.3%,提示外周血结核杆菌DNA检测可提高肺结核诊断敏感性和阳性检出率,可作为肺结核诊断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259例急性期肝炎进行A、B、C、B、E肝炎病毒及EBV、CMV感染标志分析。结果表明HAV、HBV和HCV感染标志分别为49.42%、49.03%和9.27%,尚有极少上EBV、HEV引起。另外存在少数NA-E肝炎病毒,亦非EBV和CMV感染的散发性肝炎。临床生黄疸型肝炎比例A型显著高于B或C型,而无黄民HCV感染者比例最高。重型肝炎比例B型最高(37.50%),其与A或C型双重感染时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血NO和MAD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血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Green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64例不同病期恶性肿瘤患者血NO及MDA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NO和MDA较对照组高(P〈0.01,P〈0.05),各肿瘤组间NO及MDA差异无显著性,而Ⅳ期肿瘤患者NO和MDA低于Ⅱ、Ⅲ期患者(P〈0.01)。结论 NO和MDA可能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而晚期肿瘤患者血NO和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门脉血癌胚抗原 (CEA)水平 ,并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情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放射显影法 ,对 3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时抽取外周血与门脉血作CEA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 (P <0 .0 1) ,16例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 (P <0 .0 1)。全部患者术后随访 4~ 2 4个月 ,外周血CEA值低于门脉血的患者 ,结直肠癌转移率 2 2 .2 % ,低于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患者的 6 2 .5 % (P =0 .0 349)。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值高于门脉血者转移率高 ,术中检测结果能前瞻性预测结直肠癌的术后转移高危患者 ,对临床针对性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结果表明:sIL-2R显著高于正常人,且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手术治疗1个月、3个月后,sIL-2R均有明显下降,但有转移的患者降低不明显。术后1周sIL-2R变化不明显,可能与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提示血清sIL-2R可作为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之一。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在大肠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51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浓度变化,并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组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泌素与癌胚抗原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5);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与大肠癌部位、肿瘤大小无关;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与大肠癌病理分期有关.Duke's D期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显著高于Duke's A、B期(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者(P<0.05).癌胚抗原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大肠癌根治术后,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非根治术者,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素、癌胚抗原水平均无显著改变.结论大肠癌患者病理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差,血清胃泌素水平越高,胃泌素与大肠癌生长有关,癌胚抗原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生长作用;手术前后动态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手术疗效或监测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