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学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异常,进一步指导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学资料,结果:贫血最常见,占77.4%,血小板减少29例,占46.8%,血细胞减少13例,占21%,28例SLE患者行骨髓检查,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表现为增生性盆血骨髓象,部分患者有轻度病态造血,18例SLE患者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66.7%,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注人学异常较常见,贫血最多见,骨髓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2.
罗雯  李沛霖  陈丽菱 《上海医学》2000,23(5):303-30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各个器官受累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均有报道。现将北京市复兴医院收治SLE并测定甲状腺功能的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自 1988年 1月 - 1999年 1月共收治 38例SLE患者 ,均符合ARA (1982年 )诊断标准 ,其中女性 31例 ,男性 7例 ,年龄 17- 70岁 ,平均 35岁。二、方法常规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T3 、T4 、TSH浓度。结果一、38例SLE患者中 ,发现 5例甲状腺功能试验异常(13.15 % ) ,其中 3例为甲减 ,2例为甲亢 ,其余 33例甲状腺功能试验均在正常范围 ,如表 1所示。表 1 SLE病人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密度同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双能量X线BMD仪测量患者腰椎和股骨颈近端的骨密度。结果:骨密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无显著性。冠状动脉钙化记分同腰椎和股骨颈近端的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P=0.04),-0.55(P=0.05)。结论:狼疮患者降低的骨密度和冠状动脉钙化记分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刘慕琴 《安徽医学》1997,18(1):43-4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可以一个脏器或某一单项症状首先出现,常易延误诊断。本文对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l3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在同一期间,我院确诊为SLE的122例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SLE的诊断标准)中,90例有血液学异常,其中  相似文献   

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24例,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5LE诊断标准. 1.2 观察项目:血常规、血肌酐、血ANA、抗ds一DNA和抗Sm抗体、血C_3、CH_(50)水平及部分肾活检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男女之比为1:7。与过去统计结果1:5~1:12~[2,3]相似。男性发病年龄11~68岁,平均28岁;女性5~58岁,平均26岁。按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性激素水平及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电化学法检测98例SLE病人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睾酮(T)、孕酮(Prog)和泌乳素(PRL),并与36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SLE病人组E2,E3,Prog和PR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34岁SLE病人E2,Prog,PRL水平较其它年龄组和对照组为高(均P<0.05),且活动期E2和PRL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性激素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异常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30例 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骨髓细胞检查以及骨髓活检,观察其血象变化、骨髓象变化以及药物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组 SLE 患者中,二系减少者10例(占33.33%),全血细胞减少者20例(占66.67%);(2)SLE 患者骨髓象的变化主要包括骨髓增生度、粒系增生情况、红系增生情况、淋巴细胞情况、血小板情况以及巨核细胞增生情况;(3)本组 SLE 患者治疗前后 Hb、WBC 以及Pt 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 骨髓损害主要为骨髓各系受抑,少数再生障碍,骨髓受累程度比外周血要轻,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者应警惕 SLE 可能;SLE 患者对相关药物的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出现脂代谢异常并不少见。而导致高脂血症的因素很多,公认的有肾脏损害和肾小球炎症状态以及一些药物的使用,特别是激素的长期应用。高血脂是SLE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同时可加速肾脏损害的恶化,研究表明其与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也有因果关系。故重视脂代谢异常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SLE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的特性和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的初次诊治患者48例,男3例,女45例,年龄15~63岁,平均(35.36±12.87)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1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10例。所有患者都因血细胞减少予骨髓穿刺。骨髓涂片Wright-Gi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对比观察10例MDS和ITP患者的骨髓。骨髓增生异常的标准包括:多核红细胞、巨幼样变、派-胡畸形、粒系核分叶过多或过少,小圆巨核细胞、巨大血小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通过病历记载获得,SLE疾病的活动性根据SLEDAI标准评估, 总分在10分或10分以上考虑为疾病活动。结果:48例SLE患者中白细胞减少12例,贫血43例,血小板减少28例,Coombs'试验阳性17例。31例患者有骨髓发育异常,以派-胡畸形最常见,还有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发育异常。而10例MDS患者至少可以发现一系的病态造血。而ITP患者只是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出现幼稚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而粒系和红系没有病态造血。骨髓病态造血的出现和SLE活动明显相关,5例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骨髓均有病态造血。15例复查骨髓的患者中,12例疾病控制良好的患者骨髓病态造血消失。结论:提示SLE患者血细胞减少是常见的表现,骨髓的各系包括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均可以有病态造血,疾病控制后病态造血可消失。SLE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和SLE的严重性相关。骨髓的病态造血可作为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对没有染色体异常的骨髓病态造血,诊断MDS时需排除SLE。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RIA)检测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种性激素: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孕酮(P)的水平。结果: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睾酮、雌二醇、孕酮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促卵泡生成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确诊为SLE且均处于活动期的4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制定的SLE分类标准及血液学异常的诊断标准,选取合适的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和体征,外周血象,骨髓细胞形态检查,骨髓铁染色及相关的免疫学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SLE血液系统异常的临床特点。结果①SLE的血液学异常发生率为69.8%。②SLE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均占55.8%,白细胞减少占39.5%,均以轻中度减少为主。③SLE更多侵犯二系及二系以上血细胞。④骨髓多见增生活跃,各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大多正常,粒系存在普遍的核左移;骨髓铁染色示铁储备不足;网状细胞与浆细胞均增生,淋巴细胞减少。⑤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与SLE血液学异常无相关性。⑥30例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或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大部分治疗反应良好。结论SLE血液学异常发生率高,侵犯血系广泛。骨髓改变轻微,巨核系受累较重。治疗重点在合理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3.
杨宇  赵丽娟 《辽宁医学杂志》1995,9(1):33-33,F003
铁、钙离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治疗效果探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杨宇,赵丽娟,鲁静,张宁,李平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观察了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对其进行血清铁及血清钙的检测,发现31例病人血清铁或血清钙轻至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特征,将445例确诊的SLE患者根据血液学异常分为WBC减少组、PLT减少组、贫血组及全血细胞减少组,血液学正常的SLE患者为对照组.血液学正常94例(21.1%),血液学异常351例(78.9%),其中贫血249例(56.0%),白细胞减少123例(27.6%),血小板减少60例(13.5%),全血细胞减少38例(8.5%).贫血组患者的肾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血C3水平更低(P<0.05),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更高(P<0.01).贫血是SLE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之一,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明显,其血C3水平更低,SLEDAI评分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的特性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SLE初次诊治患者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1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e purpura,ITP)患者10例.所有患者都因血细胞减少予骨髓穿刺.骨髓涂片Wright-Gi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对比观察10例MDS和ITP患者的骨髓,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的情况.I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通过病历记载获得,SLE疾病的活动性根据SLEDAI标准评估.结果 48例SLE患者中白细胞减少12例,贫血43例,血小板减少28例,Coombs'试验阳性17例.31例患者有骨髓发育异常,以派-胡畸形最常见,还有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发育异常.而10例MDS患者至少可以发现一系的病态造血.而ITP患者只是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出现幼稚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而粒系和红系没有病态造血.骨髓病态造血的出现和SLE活动明显相关,5例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骨髓均有病态造血.15例复查骨髓的患者中,12例疾病控制良好的患者骨髓病态造血消失.结论 血细胞减少是SLE常见的表现,骨髓的各系包括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均可以有病态造血,疾病控制后病态造血可消失.SLE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和SLE的严重性相关,可作为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对没有染色体异常的骨髓病态造血,诊断MDS时需排除SLE.  相似文献   

16.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我院38例SLE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做一报告。l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4例,女34例;年龄14~52岁,平均年龄23.5岁;病程18d~20年。明显诱因26例,其中8例有两种以上诱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13例,尿路感染4例,药物3例,日光照射3例,妊娠与分娩3例。2治疗方法2.l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我院1989~1998年间的住院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随机分组治疗。22治疗用药①单纯口服激素:强的松每日30~45mg,6~8周后减…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以皮肤、关节、肾、浆膜、心、肺、中枢神经等多脏器受累的反复活动与缓解的炎症性疾病。从临床角度分析归属风湿性疾病,从病理学角度属结缔组织病(旧称胶原病),从病因论属自身免疫病。 一、分类 近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的深入,SLE不仅可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而且抗核抗体类型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SLE进行详细分类研究。就起病形式看多是慢性、亚急性的,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疾病活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1~30岁、31~40岁、41~50岁三个年龄段女性SLE患者40例,详细了解患者病例与其自身免疫抗体谱并记录评价SLE活动程度的一系列指标。逐一对患者血清进行AMH测定,记录结果。结果 40例女性SLE患者中,21~30岁的血清中AMH平均水平为[(3.14±1.11)ng/m L],对应年龄段健康对照组为[(3.46±1.89)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1~40岁、41~50岁SLE患者血清中AMH平均水平分别为[(1.65±0.77)ng/m L]、[(0.44±0.27)ng/m L],明显低于对应年龄段健康对照组[(2.81±1.59)ng/m L]、[(0.93±0.47)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除21~30岁活动期的SLE患者,其余年龄段的AMH平均水平均低于非活动期患者。结论 30~50岁女性SLE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同龄健康女性,而且AMH的平均水平与SLE疾病的活动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液学异常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SLE患者血液学资料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象异常者为53例,占82.5%,以二系以上减少为主,46例进行了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40例,增生减低6例,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骨髓象,47例诊断后做Coombs试验,9例阳性,血细胞减少者,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血象均有升高。结论:血液系统是SLE易损器官,SLE病人血液学异常较常见,其特点是血液学改变多样性,缺乏特异性,以二系以上减少常见,骨髓象表现增生活跃为主,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