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中严重创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病房中严重创伤病人的护理体会金英花,赵永福,孙玉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关键词创伤和损伤,重症,护理中图法分类号R641;R473.6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收治急症危重病人的单位,是集中各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各种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及设...  相似文献   

2.
于静  孙岩  王晓雯  姚彤 《新疆医学》2010,40(4):37-39
抗感染是儿科重症监护室的一项重要治疗。由于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感染的病原种类多,严重感染、条件致病菌和耐药菌感染多,及时了解细菌的种类分布、耐药情况,对儿科重症感染病人的抗生素选择有重要意义。现将2009年自治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患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所作监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 ]少数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易误诊 .[病例报告 ] 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临床表现严重 ,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讨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应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浅谈急重症抢救手术的护理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重症抢救手术病人入院,病情危重,全身情况复杂,发展快处理难度大.自2005年至现在的3年多时间里,我院收治重症创伤、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121例急重症抢救手术.经过几年的手术室管理工作及参加手术抢救工作,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重症脑血管病病人鼻饲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文华  龙兆英 《吉林医学》2006,27(2):216-217
重症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中约51%有吞咽障碍,主要是双侧皮层及皮质脑干束的损害或因疑核、舌下神经核及其神经损害而引起。病损严重时可出现严重的吞咽困难、病人不能进食,造成营养不良或食物误吸入肺内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给治疗带来困难。现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86例重症脑血管病病人鼻饲情况总结,提出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和抢救林金廷,陈建晖,黄瑞健关键词: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病人因某种诱因突然发生全身肌无力急剧加重,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和伴有意识障碍或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等危及生...  相似文献   

7.
重症胸部创伤是指创伤造成胸部及其内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以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复苏是决定急诊抢救成败的一个关键。1一般资料及方法1.1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52例重症胸部外伤合并休克病人,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全院重症病人的集中区,多数病人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其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加剧了ICU病房病原菌耐药率高,治疗困难等特点。我们回顾了2010年我院ICU病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6月共收治抢救重症创伤病人 36例 ,现将术中配合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31例 ,女性 5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8岁。创伤部位 :四肢伤 15例 ,腹部伤 13例 ,头颅伤 8例。2 手术配合及体会重症创伤病人因创伤严重 ,大出血 ,全身情况复杂 ,往往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救治成功与否关键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 ,抗休克 ,尽快逆转病人严重的生理紊乱。为此 ,在配合重症创伤病人手术时 ,我们的体会是要做到“快”、“准”“稳”三个字。 1)“快” :当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 ,迅速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工作 ,密切配…  相似文献   

10.
对重症监护后结局的研究表明 ,至重症监护后的 2~ 4年时 ,死亡率才能恢复正常。尽管一些问卷调查已报告了有关的并发症病率 ,但很少有文章对危重病人远期结局及临床康复进行详尽的报道。在康复过程中 ,病人和他们的家庭可能存在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 ,并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病人 ,其病情危重 ,死亡风险大且费用昂贵 ,但很少见到详细的随访和有目的的资料。   转入普通病房通常 ,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在不需要辅助呼吸时 ,可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但依然存在某些生理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足以使病人继续接…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型,其发病率不高,约占病毒性肝炎病例的1%左右,但病死率较高。多发生在青壮年,儿童较少,流行期间妊娠妇女伴发重症肝炎者常见。重症肝炎在临床上与病理上分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和慢性重症肝炎三种类型。重症肝炎主要表现为肝脏合成功能及解毒功能突然减退或停止,造成复杂的代谢障碍,免疫反应及肝性脑病。而在肝功衰竭的各种症状中以脑病昏迷最为明显。半数以上的重症肝炎病人死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严重时病人可出现呼吸机无力。我科自 1998年使用呼吸机抢救重症肌无力行气管切开术病人 5例 ,无 1例并发症发生 ,护理方法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36~ 6 0岁 ,本组病人经常规治疗 ,病人肌无力症状未缓解 ,而出现紫绀、大汗淋  相似文献   

13.
<正> 双侧大脑皮层或维持意识的脑关键部位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由于维持心跳、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机能的脑干中枢及心肺肝肾等器官还保持完好,这样的病人虽然没有意识.但如果能保证其饮食等基本生存条件.生命还可以维持数月.数年甚至十多年,这种状态为植物状态.病人俗称植物人。 造成植物状态的最常见病因是心跳骤停时间过长引起严重脑缺血缺氧.严重脑外伤、脑卒中、重症脑炎及由一氧化碳、药物和毒品等引起的严重中毒性脑病等。神经外科常见于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及脑出血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肝炎病人化验可见白蛋白低,总胆固醇低、血糖异常、胆红素增高,而这些指标中重要而灵敏的是总胆固醇。我们经临床观察26例重症肝炎病人发现它与肝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治疗过程中若进行性下降成低于1.0mmol/L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重症心脏病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前后出现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及高氮质血症是很常见的,也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3例病人阐述手术前后应用血液透析疗法使手术获得成功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重症病毒性肝炎(重肝)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存活率,首先应分析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治疗、护理、抢救等措施。对48例重肝患者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确认病人的年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以及严重并发症是影响其存活的重要因素^[1],其中严重并发症是导致重症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精心护理是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内压测量、腹膜后厚度/腹腔厚度比值测定在重症胰腺炎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例诊断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APACHEⅡ评分),测量人院时腹腔内压及CT上腹膜后厚度/腹腔厚度比值。结果18例病人膀胱内压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的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523(0.05〉P〉0.02);腹膜后厚度/腹腔厚度比值不同病人之间APACHEⅡ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内压可以作为重症胰腺炎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但还不能认为腹内压力的变化可以非常准确预示重症胰腺炎病情发展和预后;腹膜后厚度/腹腔厚度比值还不能用来作为一个代表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5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死亡率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53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愈后情况。结果死亡15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1例,术前未出现休克病人,无死亡病例。结论ACST病人应在出现五联症之前手术,对于出现休克的病人应先给予适当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及并存病、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2例分析邯郸市第一人民医院(056001)郭建军常祥平吴锋吴小波杨咏波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神经外科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对其预防、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如不能及时得以控制,其死亡率很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创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创伤的急救与治疗已引起医务界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在抗休克,防治感染及重症监护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严重的复合创伤病人的死亡率很高。我限1983年10月~1989年10月共收治重症创伤75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9.3%。在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形成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组织。现仅就综合性医院救治严重创伤病人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