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对高危新生儿应用的临床价值。②方法全部选择周围静脉输注含有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的全营养混合液。③结果应用TPN治疗的28例高危新生儿全部存活。TPN应用时间最短4d,最长14d。体重均有增加,实验室检查肝功能、GPT、BUN、肌酐、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与TPN有关的感染、胆汁淤积与脂肪肝等并发症。④结论静脉营养对提高高危新生儿救治成功率、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小儿生存质量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99-799
新生儿静脉高营养又称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是对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通过静脉供给热量、水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以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我院新生儿科于2005年6月~2006年12月对36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了TPN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新生儿总胆汁的(TB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8例进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其中新生儿34例,早产儿24例,在胃肠道外营养前及胃肠外营养停止后TBA变化,比较新生儿与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前、后TBA变化的差别。结果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前TBA与对照组TBA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营养后TBA较胃肠道外营养前TBA明显增高(P<0.01);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后TBA较新生胃肠道外营养后TBA明显增高(P<0.01)。结论目前使用胃肠道外营养方法仍存在着影响新生儿肝胆系统功能的情况,以早产儿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又称静脉内营养(Intravenousfeeding),是对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或经口喂养不足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达到正常生长发育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常运用于高危新生儿的治疗中。笔...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外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附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采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 44例危重新生儿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44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 2组 ,一组 2 0例用全静脉营养 (TPN)治疗 ,另一组 2 4例用部分静脉营养 (PPN)治疗。TPN组男 1 2例 ,女 8例 ,胎龄最小 3 1周 ,极低出生体重 2例 ,体重最小 1 1 0 0g。疾病 :早产儿 6例 ,重症肺炎 1例 ,硬肿 3例 ,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2例 ,重症窒息或胎粪吸入综合征 3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 ,败血症 3例。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 ,经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1…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需禁食的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能量,我科于1993年5月~1997年5月对25例早产儿应用周围静脉全肠道外营养(TP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重病期不能正常进食超过1周,仅靠液体及电解质补充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如何供给足够营养,使病人伤口愈合,避免免疫蛋白质缺乏所致的各种合并症,安渡到恢复期,是一个重要问题。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疗法我国于七十年代开始临床应用。目前情况是一方面这种疗法仍在不断进展中。国外发展至家庭胃肠外营养(HPN),  相似文献   

11.
12.
胃肠道外营养(PN)又称静脉高营养,对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起关键作用.可帮助早产儿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产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青  黄波  叶梅  岳昆芬 《重庆医学》2008,37(6):638-639
目的通过对临床危重症患儿采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了解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方法将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中长链脂肪乳混合后对患儿采用"全合一"的方式进行TPN支持治疗,并对100例危重症患儿胃肠道外营养输液途径均采用周围静脉法输注营养液,治疗5~30d。结果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部分患儿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所有的病例中除了1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转入外院,其他患儿均通过胃肠道外营养治疗后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作者发现TPN在危重患儿治疗中是一项安全、并发症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危重儿全身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概念:新生儿静脉营养也叫胃肠道外营养,是对长期不能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和早产儿提供营养的重要方法,临床上有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科胃肠道外营养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推广胃肠道外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迁延性腹泻病患儿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费用上无差别(P〉0.05);但住院天数、痊愈人次有差别(P〈0.05)。结论胃肠道外营养值得在儿科迁延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肠道外营养(Paremeral Nutrition,PN)在新生儿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38例危重新生儿使用PN技术和28例未用PN技术的危重新生儿的体重及预后作比较,了解PN技术在新生儿的应用。结果 使用PN技术的危重新生儿均成活,且体重增加良好,而未用PN技术的危重新生儿的结局是自动出院或死亡。结论 PN技术效果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可在新生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经外周静脉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和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胃肠道外营养5 d后患儿体重稳步增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期间监测患儿血电解质、血浆蛋白、血脂、BUN均在正常范围,4例出现轻度贫血,5例血糖有波动。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全胃肠道外营养液的配制体会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中心侯景航,王建国在临床营养方面,胃肠道外营养是适应现代治疗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到1990年前后我国与瑞典法玛西亚公司合资的华瑞公司已经能够制造标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全部药物[1]。近年来,国内的临床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1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的胎龄(X1)、出生体质量(X2)、5minApgar评分(X3)与胃肠道外营养时间(Y)呈负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Y=-1.987X1-8.423X2-0.893X3 105.039,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799,确定系数为0.638.[结论]根据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时间的影响因素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初步估计胃肠道外营养时间的长短,为临床胃肠道外营养输液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