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了解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江苏省胃癌相对高发区金坛市和淮安市的182个先证家系和241个对照家系作分离比和遗传度估算。结果:病例组中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22.53%)显著高于对照组(10.79%)(P<0.01),以Li-Mantel-Gart法估计胃癌性状在同胞中的分离比为(14.26±1.40)%,Falconer回归法计算胃癌遗传度为(27.62±4.95)%。结论:胃癌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宣威县肺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遗传与肺癌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宣威肺癌病因学研究,在云南省宣威县肺癌区,确定了370例肺癌先证者,收集分析了370对核心家系的资料。分析结果:肺癌的分离比为0.15,肺癌遗传属于多基因遗传;肺癌的遗传度为24.6%,其中男性为14.6%,女性为37.8%。表明遗传因素是肺癌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在女性产生肺癌的过程中作用较大;但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发生肺癌,遗传因素都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108例胃癌患者的家系及相匹配的对照组家系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采用Li-Mantel-Gart法计算胃癌的分离比。结果为0.024。同时采用Falconer法估算胃癌的遗传度。结果为40.86%013212.32%。表明胃癌系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作用及遗传方式,我们采用家系调查的方法,调查了110例先证者和110例对照者的家系。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聚集性。同胞中患病分离比为0.14,小于0.25。先证者组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是对照组的2.97倍,其遗传度为59.04±4.80%,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表明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6):576-576
一家系6例支气管哮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报道Reportof6casesinafamilyofasthmawith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王长征(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研究所)重庆,400037支气管哮喘具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食管癌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 ,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作用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我们利用遗传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 ,探讨食管癌的遗传方式及遗传度大小 ,为完善食管癌的病因研究 ,进一步明确高危人群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食管癌先证者及核心家系的确认 :食管癌先证者来自 1994~ 1996年我院收治的全部食管癌病例 ,包括已死亡及尚存活者共 3 0 9例 ,其中男 170例 ,女 13 9例。如一家系内有二例或以上食管癌病人 ,从最近发病者为先证者。由 3 0 9例食管癌先证者确定了 2 49例先证者的核心家系 ,并随机选择 15 8例邻近为相应的对照核…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加剧。现代研究表明 ,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病因复杂 ,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影响 ,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1 哮喘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率唐根富[1] 报道 ,哮喘病的分离比为 0 .14 ,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规律 ,而是属于多基因遗传 ,即多个具有微小效应的基因 ,在某些环境因子 (如吸烟、…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庆汉族哮喘遗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遗传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哮喘遗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重庆哮喘先证者一级亲属遗传度为(80.56±5.68)%;哮喘患者分离比为0.18;一级亲属的相对危险度为7.38,同胞对的相对危险度4.47.结论重庆地区哮喘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因素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用定位克隆的方法对哮喘易感基因进行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分离比与遗传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17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先证者及其对照者的家系分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SH具有家族聚集性,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度为71.08±3.32%,分离比为0.173。表明遗传因素对ISH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村居民哮喘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居民哮喘病的现况调查发现,哮喘病患病率为1.33%,男性为1.48%,女性为1.19%;成人患病率为1.34%,儿童为1.32%。儿童哮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成人哮喘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儿童大部分婴幼儿起病,各年龄组中男性起病较女性晚,成人女性50%起病20岁前,而男性50%起病30岁前。农村哮喘以感染型为主,发病以冬季多见,发作主要诱因是感冒,哮喘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 相似文献
13.
唐根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6):431-432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有无家庭聚集现象,以便发现遗传因素在哮喘病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调查了196对哮喘病患儿和对照者的冢系。结果 病例组Ⅰ、Ⅱ级亲属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膈有家庭史者为对照组20倍,母患哮喘其子女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父患哮喘病其子女哮喘患病率,对哮喘患者家庭用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拟合,其分布超出二项分布范围。结论 儿童哮喘前具有明显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62例为病例组及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其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哮喘患者分为危重组87例、非危重组175例。记录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和血常规结果,并计算NLR和PLR。比较3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哮喘危重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哮喘非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PLR显著高于哮喘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哮喘非危重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84、0.873、0.795(均P<0.01)。NLR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的最佳临界值为2.58,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NLR、PLR均升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259例急性期肝炎进行A、B、C、B、E肝炎病毒及EBV、CMV感染标志分析。结果表明HAV、HBV和HCV感染标志分别为49.42%、49.03%和9.27%,尚有极少上EBV、HEV引起。另外存在少数NA-E肝炎病毒,亦非EBV和CMV感染的散发性肝炎。临床生黄疸型肝炎比例A型显著高于B或C型,而无黄民HCV感染者比例最高。重型肝炎比例B型最高(37.50%),其与A或C型双重感染时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6.
氦氧混合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氦氧混合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氦氧混合气对7只杂种犬猪蛔虫抗原激发前,后的呼吸力学与血气的影响,进而将昆合气疗法试用于3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结果:(1)拟氧混合气可降低正常犬及哮喘犬气道阻力、气道峰压、节省呼吸功,其效果以哮喘犬为明显;(2)氦氧混合气可降低严重COPD患者的平均气道压;(3)氦氧混合气可减轻CO 相似文献
17.
18.
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尿失禁的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地区18周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进行有关尿失禁的调查,抽样调查401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202人。结果:尿失禁在北京地区的总发病率为29.4%,女性46.5%,男性12.1%。结论:尿失禁的发病率相当高,应当引起各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以便提高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胃痛灵对氨诱发的大鼠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g·L-1氨水喂养诱发大鼠萎缩性胃炎,定量观察不同剂量中药胃痛灵及丽珠得乐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中、小剂量胃痛灵能明显增加胃体粘膜表面上皮层厚度,从而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其效果优于丽珠得乐;(2)各剂量胃痛灵能增加胃体粘膜PAS(+)层厚度,从而改善胃粘液屏障功能;(3)胃痛灵可明显抑制胃窦粘膜急性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性损伤,尤以小剂量胃痛灵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与白血病的关系--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对19例银屑病合并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骨髓染色体和14例初治的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银屑病患白血病者中13例(13/19)有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历史,其余为未经乙双吗啉和其他治疗者。银屑病患白血病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染色体结果与原发性白血病改变相类似。5例(5/14)未经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超二倍体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银屑病易患白血病的病因除了与药物有关,体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