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阶段分成2组,根据X线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女性骨折占68.07%,男性占31.9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性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骨量与骨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量与骨质量两者的关系与规律。方法: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和正常青年股骨头,行骨密度测量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86.5%病例符合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3.2%病例股骨颈骨密度在骨折阈值之上。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骨折患者骨小梁发生明显变化,形态计量学显示,老年组骨小梁游离末端数(FET)、平均骨小梁间距(MTPS)较青年组明显升高(P<0.01),小梁间连接点数(Tb.n)、松质骨体积(TBV)、平均骨小梁密度(MTPD)、平均骨小梁厚度(MTPT)明显减少(P<0.01)。结论:术后股骨头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形态计量学分析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诊断骨量与骨质量下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发展,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骨折也日益成为我国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尚缺乏全国范围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但各省市调查结果均提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普遍存在,发生率约在10%左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其花费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认识[1].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骨盆和脊柱骨折后继发的并发症及其制动、生活不能自理、焦虑和抑郁等使其死亡率增高.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医疗费用支出也相当惊人.国内各家医院报道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年平均费用均在百万元以上,且逐年大幅递增[2]. 相似文献
6.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老年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大的骨折。最常发生在T12~L1和T7-8其中,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随着对该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骨折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改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由单纯延长患者生命向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转变。文章就近几年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笔者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护理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大的骨折。最常发生在T12~LI和T7~8。其中,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随着对该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骨折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改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由单纯延长患者生命向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转变。文章就近几年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87例OVCF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依降钙素注射及仙灵骨葆内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d、9 d、15 d、6个月进行VAS评分,计算治疗前后的VAS分值变化百分率。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达92.5%。结论小针刀为主综合治疗轻、中度OVCF,能较快促进骨折愈合,较长时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及相关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及其相关健康行为,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和自设的相关健康行为问卷,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OKT平均每题得分(0.40±0.18)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和居住方式病人的OKT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健康行为方面欠佳.[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匮乏,相关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应采取有针对性、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病人的骨健康意识,促使其采取有利于骨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7例,根据术中所用骨水泥黏度不同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予高黏度骨水泥PVP,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 相似文献
1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1-06~2003-06在我院住院患者,男31例,女59例,年龄50~89岁,平均年龄(67.58±9.7)岁.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骨折一般护理组,另一组为特殊预防性护理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老化发病率.再按年龄段将这90例分成3组,询问并记录患者的诱发因素.全部病例排除继发于骨肿瘤、软骨病、骨炎性病变(骨结核等)及暴力所致的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三亚市中医院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42例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计算患者基线GNRI并统计相关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GNRI与老年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结果 142例患者GNRI为74.06~118.83,中位GNRI为94.39(88.79,101.36)。本研究以中位GNRI划分,GNRI≤94.39组年龄、骨折愈合延迟比例大于GNRI>94.39组,骨密度、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25-羟基维生素-D3、血钙表达低于GNRI>94.39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OVCF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延迟与骨密度、GNRI降低,血清白蛋白、25-羟基维生素-D3、血钙表达下调有关(P<0...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5-10~2004-01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对其MRI特征及误诊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5例,女21例,年龄58~74岁,平均64岁。均经X线检查证实有骨质疏松。1.2 方法 采用Siemens 1.0T超导磁共振仪,脊柱表面线圈,常规SE与TSE序列行矢状、横断及冠状面T_1WI与T_2WI扫描。层厚3~4mm。9例行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的特点、骨折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等方面,以及饮食、运动、高危人群、用药、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认为老年人骨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因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少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19-921
目的:分析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康复对策。方法:对1997年2月~2003年2月人住我院康复医学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202例在性别、年龄、骨质疏松类型及程度、骨折原因、部位、次数、病程、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等临床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原发性骨质疏松169例(83.66%),继发性33例(16.34%);骨质疏松程度:2.0S~3.0S 72例(35.64%),3.0S~4.0S75例(37.13%),大于4.0S55例(27.23%,);自发性骨质疏松18例(8.9l%),跌倒致骨折184例(91.09%);单次骨折158例(78.22%),多次骨折44例(21.78%);骨折后手术治疗171例(84.65%),保守治疗3l例(15.35%);并发感染或压疮172例(85.15%):平均住院天数50.30天;ADL评分(B1)≥75分182例(90.10%)(轻度功能缺陷);50-70分13例(6.44%)(中度功能缺陷);25-45分5例(2.47%)(重度功能缺陷);≤20分2例(0.99%)(极重度功能缺陷)。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与年龄,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性分布,跌倒是骨折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后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的折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新鲜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31例31椎,过伸体位复位后向伤椎注入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情况。结果31例患者术后48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为(42.3±20.5%),平均椎体中线高度恢复率为(46.5±21.7)%,平均椎柱后凸矫正率为(44.2±21.9)%;术前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中线高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术前和术后椎体后凸畸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世界卫生组织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FRAX)和澳大利亚Garvan nomogram评估法评价女性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女性骨折患者46例(骨折组)及体检女性人群58例(对照组),收集骨折前的临床资料。应用FRAX评估法和Garvan nomogram评估法评估骨折风险,采用工作者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种评估方法识别骨折风险的效能。[结果]骨折组年龄高于对照组( P <0.001);骨折组近12个月有摔倒史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应用Garvan nomogram评估法计算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识别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FRAX评估法。[结论]年龄及近12个月摔倒病史与60岁以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密切相关;Garvan nomogram评估法能更有效识别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女性人群,方法简便、准确,可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