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洁尔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1999年8月,我们应用洁尔阴对45例真菌性外再道炎进行治疗,并与30例用3%水杨酸酒精液耳液治疗的本病患者进行对比,借以观察洁尔阴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临床表现典型,外耳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找到拘于丝或丝状霉菌的患者75例,其。男40例.女35例;年龄15~65岁;病程20天。-2年,均有耳痒、外耳道时流少量稀薄分泌物。检查:外耳道深部有灰黄色或白色股状物,呈粉状或丝状,或是员状或块状脓性分泌物,表面有白色毒苗苗答,除去股状物及分泌物,其表皮充血糜烂。按初诊顺率将病人分成两组;洁尔阴…  相似文献   

2.
耳科学     
皮康而组7()例.)}J皮康箱治疗;丈寸照组63例.川3当水杨酸洒精治疗结果:皮康甫组痊愈臼例.显效8例,好转2例.曾、有效率97.1乡一{;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2()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9厂〕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一普(P<。.()1)皮康霜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副作用.对照组有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 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05例,分为治疗组(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对照一组(氟康唑注射液耳浴);对照二组(2%水杨酸酒精耳浴),每组35例,连用10 d为一疗程,随访一年观察疗效。 结果 3个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5.71%、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2个对照组(P<0.05)。 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或2%水杨酸酒精。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临床上我科对耳真菌病在应用其它药物(硼酸 制霉菌素,2%水杨酸酒精)不佳的情况下。试用了洁尔阴洗 液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168例,均为临床及真菌检验(菌丝体及 孢子)确诊。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1.1.1治疗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16~68岁;病 程为5周~30年。 1.1.2对照组:84例,男39例,女45例;年龄20~52岁;病 程为3周~18年。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彻底清除外耳道污垢,取3cm长纱条浸泡 于洁尔…  相似文献   

5.
皮康霜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耳科较常见的疾病.它好发于夏季,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时,可迁延很长时间。我们从1998年4月~2000年11月,通过对48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患耳在显微镜下彻底洁耳后,再涂用皮康霜于患处,疗效很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48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男34例,女14例;双耳者9例。病程8天至1年;年龄21岁~63岁;就诊时多有耳闷塞、耳痒及听力下降,有时奇痒难忍。检查见外耳道深部均有白色、黄色或灰绿色薄膜或粉丝样霉苔。取少量霉苔于载玻片上,再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洁尔阴洗液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探讨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人98例.患者治疗前全部进行外耳道脓液涂片或培养,确诊为霉菌感染.采用3%洁尔阴洗液进行耳部点药治疗,3~5滴/次,3次/日,脓液较多时,先用3%双氧水洗耳并擦净后再用3%洁尔阴洗液进行耳部点药治疗,方法同前.结果 全部98例病人经上述治疗后治愈89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痊愈时间2~3周.随访3~14个月,复发5例,再次行如上治疗后痊愈.结论 3%洁尔阴洗液是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有效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5月,我们用成都恩威世亨公司提供的洁尔阴洗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并进行临床观察,获效良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择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并180例,男124例,女56饲.年龄18~56‘岁,其中20~40岁共96例,占65.3%.发病季节5~8月份江多。共86例,占48%.左耳82例,右耳70例,双耳18例,伴有效膜感染者周例.病程;3个月以上至1年以内gO例,2~3年以内46例,4~5年以内24例,5年以上20例.治疗方法:治疗组120例,对访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用药前一个月内未用过其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耳道注入派瑞松软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门诊诊治的126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共194耳,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45例患者,共66耳,采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治疗,实验组A 43例患者,共67耳采用外耳道注射派瑞松软膏治疗,实验组B 38例患者,共61耳采用自行外耳道涂抹派瑞松软膏治疗,三组患者各治疗2周,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比,实验组A患者痊愈63耳,显效2耳、有效1耳、无效1耳,其总有效率为98.51%,不良反应率13.43%,实验组B患者痊愈36耳,显效10耳、有效5耳、无效10耳,其总有效率为83.61%,不良反应率24.56%,对照组患者痊愈30耳,显效15耳、有效8耳、无效13耳,其总有效率为80.30%,不良反应率68.18%,治疗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A效果及不良反应率优于实验组B(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耳道注射派瑞松软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耳真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5月应用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耳真菌病 4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4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 1 7~ 70岁 ,平均 3 6 .2岁。病程 1 0 d~ 1 5年 ,平均 2 6个月。外耳道真菌病 3 4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外耳道真菌病 5例 ,乳突根治术后术腔真菌感染 7例 ,3例合并其他部位真菌病。全部患者均有外耳道瘙痒或奇痒 ,胀闷或阻塞感 2 8例 ,耳漏 2 4例 ,耳鸣 1 6例 ,耳痛 9例。检查 :外耳道见灰白色、土黄色或黑色点状、粉末状或绒毛状霉苔 ,或呈筒状薄…  相似文献   

10.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诊断容易,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笔者以三种方法治疗本病116例,现论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患者 116 N,男 98例,女 18例,A组 16例,B组 32例,C组68例。年龄为20~45岁;病程5天~3个月。多数无明显诱因,发现耳廓局限性隆起,部位以三角窝居多,其次为舟状窝和耳甲腔及耳廓其他各处。绝大多数患者无疼痛,但有耳廓张力感,穿刺可抽出清液、淡黄色液体。1.2治疗方法 A组:穿刺抽液法。以2.5%碘酒、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于隆起上方最低位置,…  相似文献   

11.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附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临床对外耳道胆脂瘤 (EACC)侵蚀乳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EACC侵蚀乳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外耳道后壁破坏 ,并有外耳道后壁 乳突腔瘘形成 ;2例面神经骨管破坏 ,面神经及迷路完整 ;经手术治疗 ,随访 6个月~ 9年 ,无复发迹象。结论 :临床上易将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 (KO)误诊为EACC ;EACC侵蚀乳突者临床并不多见 ;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 ,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2007年经治的24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组24例患者中,行局限性外耳道肿物切除术3例,行部分骨性外耳道和软骨切除加乳突根治术11例,行颞骨次全切除术9例,颞骨全切除术1例。4例晚期患者腮腺因受侵而切除。23例患者术后加用辅助放疗。全组总的5年累计生存率为71-4%.10年累计生存率为38.1%;临床误诊的患者与未被误诊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21.9%和59-3%(P=0.012)。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长期效果差,对肿瘤的扩大切除可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综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剖析外耳道真菌病的病例特征、病原菌分布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外耳道分泌物镜检、真菌培养结果进行诊断,分别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3%硼酸洗液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治疗周期2~4周。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97例外耳道真菌病中以≥51岁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10侧真菌感染患耳中曲霉菌所占比例最大。3种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96,P <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最好,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组次之。3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外耳道真菌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病原菌以曲霉菌最为常见,使用3%硼酸洗液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局部用京万红油膏治疗急性外耳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83例(86耳)分成42例44耳(京万红油膏组)及41例42耳(对照组),两组除均用抗生素治疗外,前者用京万红油膏涂外耳道,每日3次,后者外耳道未化脓患者,滴0.3%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每次4滴,外耳道已化脓者,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后,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每日3次,每次4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治疗时间的长短,并进行对比.结果 京万红油膏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疼痛缓解方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外耳道肿胀消退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即治疗有效.结论 京万红油膏作为急性外耳道炎的局部用药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症状,提高了治疗质量,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急性外耳道炎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有些西药治疗效果虽好,久则产生副作用。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四川成都恩威世亨制药有限公司制《恩威牌洁尔阴》,治疗外耳道炎23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39例,年龄6~61岁,平均35.6岁;男121例,女118例;病程多为1~2周;单耳发病117例,双耳发病122例;轻者外耳道有渗出活、瘙痒,共151例;重者除以上症状外,外耳道皮肤红肿,表皮糜烂或结脓痴88例。二、治疗方法常规消毒耳廓外耳道皮肤,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分泌物,用干棉球擦干,用法尔阴药相片放入外耳道…  相似文献   

16.
微波照射治疗外耳湿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10月,用微波照射治疗外耳湿疹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临床确诊为外耳湿疹患者86例,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微波组56例(103耳),男38例,女18例;年龄6~76岁,平均42岁;双耳47例,单耳9例;病程<1个月9例,1~3个月17例,>3~6个月26例,>6个月4例.对照组30例(48耳),男21例,女9例;年龄5~66岁,平均40岁;双耳18例,单耳12例;病程<1个月5例,1~3个月10例,>3~6个月13例,>6个月2例.症状:自觉耳部瘙痒难忍,抓破水疱后流黄水,反复发作.检查:耳周、耳廓前后、耳后沟、外耳道及外耳道口等部位见多形性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结痂及皲裂等.  相似文献   

17.
Ramsay-Hunt综合征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膝状神经节后造成的 ,临床表现为耳廓及外耳道疱疹和同侧周围性面瘫 ,部分患者累及内耳 ,出现听力障碍和平衡异常。现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伴有听力障碍的 5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 5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30~ 70岁 ,平均 5 1岁 ;30~ 5 0岁患者 3例 ,5 0岁以上患者 2例。就诊时病程最长 11天 ,最短 1天。有糖尿病病史 3例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 1例。1.2 临床表现 以耳部疼痛、外耳道疱疹为首…  相似文献   

18.
于 196 5~ 1995年收治外耳道恶性肿瘤病人 2 2例(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30~ 70岁 ,左耳 14,右耳 8) ,中耳恶性肿瘤病人 33例 (男 2 5,女 8,年龄 2~ 70岁 ,左耳18,右耳 15)。外耳道恶性肿瘤有基底细胞癌 1例 ,乳头状瘤恶变 4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0例 ,腺癌 2例 ,腺样囊性癌 5例 ;中耳恶性肿瘤有横纹肌肉瘤 3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2 7例 ,低分化癌 2例 ,破骨细胞癌 1例。病程 :外耳道恶性肿瘤 3个月~ 10年 ;中耳恶性肿瘤 3个月~ 30年。就诊时全部病人均未发现颈淋巴及全身转移 ;发生面瘫者 12例 (中耳癌 11例 ,外耳道癌 1例 )。治疗经过 :…  相似文献   

19.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2例;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走行进行探讨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第一鳃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第一鳃裂畸形的走行及其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瘘管经腮腺浅面至耳屏处外耳道。5例与面神经总干有密切关系:3例瘘管经总干外侧终于外耳道软骨部,2例瘘管经总干内侧终于外耳道软骨部。2例与颞面干关系密切:1例经颞面干外侧终于外耳道,1例经颞面干内侧终于外耳道。1例与颈面干内侧终于外耳道。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6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8例无复发,1例复发,1例失访。结论本组病例与腮腺及面神经关系密切,需解剖面神经,处理腮腺浅叶。第一腮裂畸形患者术后均应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