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临床分离的泌尿道感染患者大肠埃希氏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道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占42.4%;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0%、5.9%、7.3%。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占第一位,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大肠埃希菌感染可引起食物中毒 ,其中 0 15 7∶H7菌株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肠炎 ,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部分病人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因此探讨其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气相色谱 (GC)分析大肠埃希菌脂肪酸成分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共分析 8株大肠埃希菌 ,分别为O15 7∶H7、O2 6∶H11、O2 6∶H11、O2 6∶H-、EIEC、O2 6∶K6 0、O2 9∶K5 (购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 )。将菌株用LB半固体培养基 37℃培养 2 4h ,取单个菌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培养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方法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和WHONET5.6统计软件,对尿培养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我州3所医院尿培养检出1185株大肠埃希菌,3年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40.7%~48.2%之间,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有747株,占6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耐药率普遍高于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而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我州2011~2013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多是产ESBLs的多重耐药菌。建议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时,应常规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和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付景林  樊霞  韩忠学 《武警医学》2011,22(4):317-319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和耐药特点,初步确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基闪型.方法 收集沈阳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246株,通过CLSI确认试验确认产ESBLs大肠埃希菌,应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ESBLs的基冈型.结果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127株(51.6%),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两丁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是:68.3%、92%、43.1%、24.4%、10.5%及37.4%,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在72株CTX-M型中53株(60.2%)为CTX-M-9型、15株(17%)为CTX-M-1型,4株(4.6%)同时携带了CTX-M-9及CTX-M-1两种基因.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大都携带CTX-M型ESBLs基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β内酰胺酶类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解我院细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我们对2002年5月~2004年8月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ESBLS的检测,并对临床常用抗菌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2年5月~2004年8月从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液、尿液、痰液、胸腹水及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共计262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到种。1.2抗菌素及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抗菌素纸片MH培…  相似文献   

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类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是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酶 ,近年来ESBLs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由于细菌可以通过质粒的转化、结合、转导等形式使得耐药基因在细菌间快速扩散 ,从而造成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 ,甚至引起爆发流行 ,所以快速分离检测ESBLs菌株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控制医院感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ES BLs的检测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ESBLs的分类1 995年Bush等依据底物及抑制剂谱的不同 ,提出 β内酰胺酶的功能分类方案[1] ,即分以下 4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送检尿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并用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32.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其余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年临床分离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了解本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流行情况。方法:运用WHONET5.4软件对2010年分离的常见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0年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前三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2%、43.75%,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1%、3.6%、2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38.9%、0%。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7.9%、14.3%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8%、5%、0%、4.8%。结论:本地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方有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耐药监测,特别是对ESBLs的监测更为重要,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帮助控制耐药株的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体外对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比较10种滇产中草药对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呼吸系统患者痰液标本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得到3株耐药大肠埃希菌株,采用80%乙醇提取得到10种中草药提取物,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10种滇产中草药提取物中,有9种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其抑菌圈(IZD)在11.0~21.0 mm之间,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8~12.50)mg/ml.其中,以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Br.]的抑制作用为最大,其对耐药菌的IZD和MIC分别为16 mm和1.56 mg/ml,提取物对标准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稍强于耐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10种抗大肠埃希菌的中草药中有9种对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耐药大肠埃希菌具抑菌作用,对标准菌抗菌活性较大的提取物对耐药菌也具有较大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虽属条件致病菌 ,但目前已成为人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菌种之一。为了探讨本地区该菌感染的规律和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本文就 312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医院门诊、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脓液、穿刺物、分泌物、血液及其他标本。1 2 培养与鉴定 按照《诊断细菌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常规分离鉴定。1 3 药敏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K B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2 结果2 1 细菌分离情况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分析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154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54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80株,检出率51.95%.在各类标本中,尿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最高(52.50%),其次是痰(22.50%).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酶产生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感染性标本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和Vil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ESBL的检测,采用K-B法对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2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20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最低,耐药率为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8%;对丁胺卡那和头孢他啶也显示较低的耐药性,分别为8.3%和15.8%。120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8,33%。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广谱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亚胺培南和头孢派酮/舒巴坦可作为ESBL阳性菌株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以确定产ESBLs菌株,并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产ESBLs菌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4.8%和23.6%,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临床对产ESBLs细菌治疗以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敏  黄永茂 《西南军医》2008,10(5):98-100
自耐药大肠埃希菌被报道以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菌株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感染、传播和流行,由其产生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耐药问题之一。本文对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菌。结果108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62株,检出率为57.4%。ESBLs菌株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5.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45.2%,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6.8%,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的ESBLs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住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特点。方法 分析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6月在干部病房三病区住院的 78例次患者共 99份痰培养及药敏结果 ,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由我院检验科统一检测。结果  99份痰培养结果如下 :(1)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绿脓假单胞菌为最多 (2 6 .3% ) ,其次为肠杆菌属 (14 .1% ) ,克雷伯菌属 (13.1% ) ,不动杆菌属 (11.1%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8.1% ) ,大肠埃希氏菌 (7.1% ) ,阳性菌仅占(7.1% )。 (2 ) 7株大肠埃希氏菌及 13株克雷伯氏菌属检出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阳性各一株。 (3)绿脓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 (96 .2 %~ 10 0 % ) ;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在 5 0 %以上 (5 0 %~ 5 7.1%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 ;对ESBL阳性菌株的检出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近年有增加的趋势且耐药性强 ,是造成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难治的原因之一 ;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应尽量选择低耐药抗生素或策略性替换用药 ,以防止耐药病原菌的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见致病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8—2011年我院微生物耐药数据和医院药库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医院及呼吸专科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医院及呼吸专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1)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普遍高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普遍低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2)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011年耐药率明显降低;(3)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是我院尤其是呼吸专科使用频度最高,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1)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0种药物耐药率高于70%,不适于经验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无明显变化,耐药率下降,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青霉素耐药-率均高于50%,不适于经验用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明显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在我院耐药率高于50%,可暂停使用,或实施循环用药策略。(3)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自动化仪器进行检测,可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供更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动态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抗菌药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1028株大肠埃希菌和986株肺炎克雷伯菌用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K-B法)检测其ESBLs阳性率,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近4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21.8%,24.5%,31.3%,36.5%;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20.6%,22.5%,29.9%,34.6%。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部分联合制剂抗生素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EC)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法进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采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纸片法检测。结果:2008~2010年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176株,其中产ESBLs阳性58株,有1株同时产AmpC酶。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他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EC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对EC进行耐药性动态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