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糖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或形体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笔者多年来在各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以重“后天之本”脾胃为主,加以健脾化瘀药以益气祛瘀,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点滴体会归结于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消瘦、多原为特征.中医辨证“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滋阴、润燥、清热为大法.然而,糖尿病也和其他疾病一样,有常有变,此病并发证多,病情复杂,最严重的并发证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炎,以及周围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肢端皮肤瘙痒,都与中医学的“瘀结”有关.临床上有的患者除了有明显的“三多一少”证状外,  相似文献   

3.
从脾虚挟湿挟瘀论治Ⅱ型糖尿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治疗多以肾虚、肺燥、胃热立论,并以滋阴清热为大法。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不少Ⅱ型糖尿病患者燥热之象及“三多”症状并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由胖趋瘦,困倦乏力,肢体酸软,口干而不喜饮,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增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挟湿挟瘀(简称“一虚两挟”)立论施治,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5岁~76岁,其中50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医称之“消渴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笔者就临床的辨证护理简述如下: 1辨证护理对患者和家属给予充分宣传教育,糖尿病是长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综合征.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等立论,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肾虚血瘀型糖尿病也颇为常见,因此必须重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故于2006-2008年间我们在西药降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丽红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3,44(12):900-901
糖尿病因其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分上、中、下三消,分肺、胃、肾重点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常选用消渴方、玉女煎及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然而,导师周仲瑛教授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l 从“三热”论治糖尿病糖尿病虽以三多为主症,但周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发现三多症状或同时存在,或又伴见其它症状;有些患者又无明显三多症状。传统归纳的阴虚燥热不能全面反映病机。周老师根据糖尿病患者常多出现的症状,如咽燥、口干、欲饮,口苦、口中粘腻,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7.
三消病论治     
申永彪 《中医研究》1990,3(4):32-33
三消又称“消渴”、“消瘅”、“痛渴”,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而消瘦,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或有甜味为特征。临床多分上、中、下三消而治。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现叙述于后。强调整体、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古今录验》云:“一渴饮水多、小便数,有  相似文献   

8.
健脾通络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炎为最多见的一种,是较为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腓肠肌压缩,或有感觉异常,甚则共济失调,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等主要特征,属祖国医学“痹症”、“痿证”范畴。临床多法宗糖尿病本“阴虚”治以养阴通络或养阴益气通络,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一部分病人依此法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从治脾入手,重在健运脾气,兼以活血通络,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以“三多一少”为主症,病机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然亦有为“阳虚”所致者。脾肾阳虚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在治疗上多重视温阳之法,现代临床运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糖尿病的治疗不应拘泥于滋阴清热之法,当四诊合参,把握疾病本质病机,区分阴虚内热还是脾肾阳虚,随证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杂谈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根据“三多一少”主症 ,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 ,《外台秘要》早已率先揭示尿甜是其特异性病征。但消渴仅为糖尿病之外候 ,就症状而言 ,尚包括现今之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病 ;而 型糖尿病又未必有“三多”见症。故在诊断上应作相关检查以助辨病 ,在治疗上当遵循中医有关消渴病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过食甘肥、情志刺激、素体亏虚 (或房室过度 ) ,或过用温燥、金石类药物等所致 ,而禀赋不足 ,实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 ,而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两者又互为…  相似文献   

11.
毛玲 《天津中医药》2001,18(5):21-21
糖尿病,中医多以"消渴”病进行辨证施治.历代医家虽有"三消”之分,治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为本,但临床观察糖尿病病人多具有神疲乏力、不耐劳累、日渐消瘦或虚胖无力等脾气虚的征象.故笔者认为糖尿病当从脾论治,据此笔者于1998年至2000年运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兹略述其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通过保肝、抗病毒治疗及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他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在积极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饮食控制,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构成了“三多一瘦”的典型临床症状,传统的观点认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是贯穿消渴病始终的病理基础[1],因此,历代医家多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为治疗大法;然而,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和糖尿病普查工作的开展,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三多一瘦”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大多体型肥胖,舌苔厚腻,脉象濡缓或滑数,常常伴有纳呆倦怠,头胀肢沉,胸闷脘痞等症状。我们从1996年11月至1998年12月选择10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60例以燥湿化痰为主治疗,其余以益气养阴清热治疗作…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临床上以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等为典型症状。近年来,笔者从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着手,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消渴变证误诊三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献琳 《光明中医》2000,15(3):33-34
中医消渴病的变证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基本相同。消渴变证 ,中医对此早有认识 ,如《诸病源候论》云 :“其病多发痈疽” ,《河间六书》又说 :消渴一证…… ,“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等。在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出现者容易诊断 ,而临床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者较少见。由于消渴变证多端 ,当今临床以糖尿病合并证为突出表现而就医者盖不鲜见 ,但医者常对此认识不足 ,以致延误病证 ,短则几月 ,长则几年 ,诚可为戒。笔者临证数十载 ,对消渴变证的辨治略有心得 ,今将近年来所遇消渴变证误治病案报告如下 ,以启抛砖引玉。1 小便淋沥案患者…  相似文献   

16.
端建刚 《光明中医》2012,27(8):1693-1694
典型糖尿病因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等特征,与中医“消渴”较为相似,但现在临床上“三多一少”的表现已不多见.因此,中医界把糖尿病统称为“消渴病”,属于广义“消渴”的范畴.《内经》等中医文献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全面,而针对糖尿病的中医认识还不够深入,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待提高.笔者近年来通过对扶阳学派的研究,尤其对黄元御学说的学习,认为用一气周流理论来审视和指导糖尿病的治疗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多将糖尿病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主要涉及肺、胃、肾三脏;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然临床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在早期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且从养阴清热论治效果甚微。导师王茂泓认为糖尿病的关键病机乃“脾之化机障碍”,并从脾胃气化学说论治糖尿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消渴病包括西医中的“糖尿病”、“尿崩证”,多由肺胃灼热或肾阴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临床中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我科自1996~1997年间共收治各类消渴病患者31例,在治疗本病时,如何做到辨证施护,对...  相似文献   

19.
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胃轻瘫多发生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治疗不规范的患者,以糖尿病Ⅱ型多见,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也日益增多.1997~2000年8月,笔者应用健脾和胃法治疗本病69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WHO1995年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以胃脘胀满、食后加剧、早饱、厌食、恶心欲吐、嗳气、吞酸为主要表现,胃镜或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胃蠕动减慢或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0.
脾胃在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民俭 《光明中医》2005,20(4):12-1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或尿有甜味、形体消瘦为临床特征。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之,治疗重于养阴清热。然消渴病何以燥热口渴,小便应少而反频数?何以多食而形体反瘦?且目前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肥人多痰湿”,何以痰湿盛之体反易患阴虚燥热之疾?笔者认为这些矛盾现象主要由于脾弱胃强致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吸收的紊乱及气机升降失常所引起,脾胃的转输功能失常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至关重要。1脾的升清不足与糖尿病之口渴喜饮《灵枢·本藏》:“脾脆则善病消瘅”。《灵枢·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