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海口地区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自拟《T2DM中医分型积分量表》对海口地区183例T2DM患者评分并分型,运用2检验分析证候分布及其与年龄、病程、舌质、舌苔、脉象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证候分布与年龄、病程、舌质、舌苔、脉象均有一定相关性,T2DM中医证型分布中,以阴虚燥热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占91.2%);T2DM患者发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体(占59.6%);T2DM患者平均病程最短为阴虚燥热型最短,阴阳两虚型最长;且T2DM患者各证型之间舌质、舌苔及脉象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口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差异性,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痰证素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选择完成睡眠呼吸监测的T2DM患者96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T2DM合并OSAS组61例,T2DM组35例,采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计算得出痰证素积分。结果 T2DM合并OSAS组的年龄、BMI、腰围、痰证素积分均大于单纯T2DM组(P0.05);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与痰证素积分呈正相关(r=0.287,P0.01);当T2DM患者痰证素积分达到83.7分时,可初步预测OSAS的发生。结论中医痰证素与T2DM并OSAS疾病存在相关性,且随着病情加重,痰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初发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YZDM)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近郊、远郊及市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465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初发T2DM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探讨其病机与证候特点.结果:344例T2DM患者中,肥胖(含超重)患者267例(占77.6%);虚实病机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实热、痰湿、阴虚、血瘀、气虚、气郁、阳虚、血虚,实证明显多于虚证;痰热互结证101例(29.4%),阴虚热盛证85例(24.7%),气阴两虚证32例(9.3%),其他证型26例(7.6%),无证候者100例(29.1%).结论:初发T2DM肥胖患者占多数,无症状占很大比例,病机以实热、痰湿多见,痰热互结证是初发T2DM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4,(12):1652-16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中医标实证型分布特点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社区门诊和中医科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T2DM+I)患者,通过中医证候调查表、心理状态等相关因素分析,探索T2DM+I患者中医标实证型分布规律,并考察其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120例T2DM+I患者中,临床症状以四肢乏力、发麻、口干口苦、视力模糊较为多见,中医标实证型构成中,血瘀证72例,郁热证17例,结热证12例,其他证型所占比例均小于10%。T2DM+I与FPG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2hPG有明显相关(P<0.05);标实证型与FPG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2hPG明显相关(P<0.01)。结论:多数T2DM+I患者表现为虚实夹杂,其中医标实证型分布集中于血瘀证、郁热证和结热证,T2DM+I及标实证型分布与血糖水平相关,提示失眠与标实证型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的常见腹证特点,探讨不同腹证与四诊信息、中医证候的内在联系,挖掘辨证意义较大的典型腹证,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腹诊诊察及四诊信息调查,判定中医证候及积分,录入并分析数据。结果:常见腹证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下痞硬、胸胁苦满、腹皮拘急、腹痛、心下痞;胸胁苦满、心下痞与肝郁气滞证的严重程度相关;胸胁苦满与舌边有浊沫存在相关性;心下痞硬、腹痛、胸胁苦满、心下冷凉与失眠多梦相关。结论:腹诊对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有较大价值;胸胁苦满和心下痞可作为辅助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诊断的典型腹证;部分腹证与临床症状存在关联性,也为治疗原则的确立与疗效评估提供了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干预后的降糖疗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的T2DM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降糖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采集患者不同时间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患者前后两次主要的症状、体征以及中医证候因子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的临床征象,中医证候积分上,肝肾阴虚中医证候因子积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候组,阴虚血热、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这三类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第一次随访时有明显增加(P0.05),而肝肾阴虚、脾虚湿盛两组随访前后证候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阶段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正虚以肝肾阴虚为主,并且随着病情进展,肝肾阴虚证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智龙  陈宏  吉学群  薛莉  宫军  王春梅 《中医杂志》2011,52(16):1379-1382,138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搜集162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及辅助检查信息,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证候进行初步客观化分析。结果经因子分析后,可获得15个基本符合中医证候诊断的公因子;以症状和体征为自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将162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为5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了各类别的证候模型。结论经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将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证候归为5大类,即痰湿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盛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家族遗传特性与肾虚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遗传特性和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自编糖尿病四诊症状调查表对2269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及3个典型T2DM家系进行调查,通过肾虚主症和四诊症状总计分的比较,分析肾虚证程度与T2DM家族史背景的关系及肾虚证在T2DM家系中的分布特征。结果:2269例患者中,有家族史者有44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9.57%;阳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的四诊症状定性总分明显高于阴性家族史患者(P0.01);3个典型T2DM家系中肾虚证成员占总调查成员的比例分别为66.7%、50%和75%。结论:肾虚证在T2DM家系中呈家族聚集性趋势,且和T2DM有伴发倾向,肾虚在T2DM的遗传特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血脂谱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分布特点,分析中医证型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的关联性。方法:对240例维吾尔族T2DM血脂异常患者证候调查,检测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记录中医辨证积分,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维吾尔族患中者中,(1)以TG增高为主,共128例,占总数的53.3%。(2)痰浊阻遏证TG升高较其他证型明显,阴虚阳亢证TC升高较其他证型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放南路社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上应更加注重健脾利湿、养阴清热,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黄飞  崔博乐  闫小光  张军  李怡 《陕西中医》2014,(10):1294-129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肥胖或超重者居多,合并症杂,并发症多;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多,气阴两虚夹瘀是最常见证型。结论:老年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内阻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贯穿病程始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T2DM PV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总结、归纳,寻找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例资料,以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级,分为轻、中、重度病变,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统计分析,总结T2DM PVD病情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与结论:T2DM PVD患者中医辨证单证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阴虚、气虚、血瘀证。临床中单证少见,组合证多见。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主证,而血瘀证是最常见的兼证,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强化中医辨证施食,探索2型糖尿病(T2DM)慢病管理的新模式。方法:将T2DM患者90例辨证分为阴虚热盛证14例、气阴两虚证45例、阴阳两虚证4例、血瘀气滞证27例,采取健康讲座、糖友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在中医辨证施食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饮食指导,观察辨证施食管理前后患者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与BMI、腰围、臀围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除阴阳两虚证外,其余三类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管理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及BMI、腰围、臀围较管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食的饮食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糖、脂代谢,控制体质量,缓解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及血瘀气滞证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湿证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85例接受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且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分为湿证组(366例)和非湿证组(2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自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PCAT相关参数—右冠状动脉脂肪组织衰减指数(RCA-FAI)。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采用Pearson或者Spearman分析湿证与各变量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湿证患者影响因素,建立ROC曲线分析PCAT对T2DM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湿证的预测价值。结果 T2DM湿证组RCA-FAI高于T2DM非湿证组(P<0.001),且T2DM湿证组BMI、TG、TC和LDL-C高于T2DM非湿证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湿证积分与RCA-FAI、BMI、TG、TC和LDL-C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RCA-FAI是T2DM湿证患者影响因素。其中ROC曲线显示RCA-FAI预测T2DM合并CAD湿证的曲线下面积为0.638(95%CI: 0.588~0.687)。结论 PCAT相关参数RCA-FAI与T2DM湿证患者显著相关。(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o.ChiCTR2400079869)  相似文献   

18.
马秀玲  马量 《河南中医》2016,(9):1566-156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T2DH)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患有高血压进行分组,其中105例为T2DH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血压正常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情况实施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得出相关影响因素。对T2DH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观察组年龄、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T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合并患糖尿病肾病比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H患者中医证型中虚实辨证分布具体情况如下,单纯虚证、单纯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占比例分别为23.30%、9.7%、66.99%,其中以虚实夹杂所占比例最多。主证中按比例由大到小排列,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湿热互结为前三名。兼证主要为血瘀、痰浊及湿热三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5.63%、36.89%及17.48%。结论:年龄、TG、Hb A1c、合并患糖尿病肾病以及BMI等均为T2DH相关影响因素,而T2DH中医证型中主要为虚实夹杂,且已气阴两虚最多,其次为肝肾阴虚以及湿热互结,兼证中血瘀、痰浊之证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提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等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Betatrohin水平,并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变异系数(CV-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 0. 01),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30 min胰岛素增值(I30)和血糖增值(G30)之比(ΔI30/ΔG30)高于对照组(P 0. 01),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1);血清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Betatroh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缓解中医证候,治疗T2DM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RBP4,Betatroh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究MDS中医证候与分子遗传学特点的关系。方法综合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IPSS-R和IPSS-R-M)将72例MDS患者分为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检测患者外周血、肝肾功、骨髓细胞形态学、突变基因等指标,收集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并计算证候积分,制定并填写《病例报告表》,整理数据,分析MDS危险分层和中医证候分型、证候积分、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证的患者相对低危组(67.5%)多于相对高危组(25%)(P0.05),辨证为瘀血内阻证的患者相对高危组(56.25%)多于相对低危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不足证相对低危组(17.5%)与相对高危组(18.75%)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均为气血两虚证证候积分最低,脾肾不足证证候积分稍高,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最高。相对低危组的3个证型证候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脾肾不足证与气血两虚证、气血两虚证与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不足证与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高危组的3个证型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气血两虚证与瘀血内阻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不足证与气血两虚证、脾肾不足证与瘀血内阻证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3个证型而言,无论哪种证型的证候积分,均是相对低危组较相对高危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高危组基因突变率高于相对低危组(P0.05)。3个中医证型中,脾肾不足证所检出最多的基因为TET2(3例,30%),气血两虚证为SF3B1(8例,57.14%),瘀血内阻证为TET2(9例,45%)。在各个常见突变基因中,SF3B1检出率最高的证型是气血两虚证(8例,57.14%),且3个证型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SF2检出率最高的证型是瘀血内阻证(7例,35%),3个证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常见突变基因在3个证型中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DS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证候积分、基因突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