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综合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将其归为中医“脾瘅”范畴,目前对于脾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文章拟从肝的角度对脾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脾瘅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瘴”是源于《黄帝内经》的重要概念。以文献为基础考证脾瘅源流:脾瘅源于瘅,是脏腑瘅病的一种;瘅,谓热也。后世对脾瘅概念的认识基本一致,并丰富了其临床表现和治法。脾瘴不仅是肥胖一脾瘅一消渴三部曲的一部分.还是肥胖向肥胖相关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等)转化的必经之路,相当于代谢综合征早期。“睥瘅理论“理、法、方、药”俱全,能指导临床早期干预,从源头上治理代谢综合征,从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符合“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2DM合并NAFLD)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方面的表现。通过对中医典籍的阅读及分析,发现中医"脾瘅"理论与T2DM合并NAFLD有诸多相似之处。从病名、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讨论脾瘅与T2DM合并NAFLD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脾瘅"理论从"异病同治""无症论治""治未病"出发,阐述T2DM合并NAFLD的特色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探讨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脾瘅、消渴、消瘅三个阶段,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5.
脾瘅与血浊均是源于《内经》的重要概念,结合《内经》中相关篇章的论述,可推论脾瘅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血浊则是指一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中滞留过剩的代谢产物以及循行障碍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浊与脾瘅相互为病,其核心病机依旧是中满内热。进一步发展,则或瘀、或痰、或湿、或毒、或浊……相互交杂,波及全身,变证丛生。脾瘅与血浊关系的明确为代谢综合征的“治未病”提供了落脚点,实现了代谢综合征与其并发症治疗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属中医学“脾瘅病”范畴,中医学多从脾气郁遏,内热中满立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经脉互为表里,对饮食的消化运化具有调节作用.脾胃经脉的生理功能与脾瘅病病机有密切联系;脾胃经脉的循行路线与脾瘅病病位高度吻合;而脾瘅病症状又与脾胃经脉的主治相关联.因此,调节脾胃经脉气血的平和,或可成为防治脾瘅病的有效...  相似文献   

7.
脾瘅新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脾瘅是源于《黄帝内经》的重要概念,结合《素问?奇病论》和《素问?通评虚实论》的论述,可推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二者具有共同的基础和始动因素——肥胖,共同的核心病机——中满内热;其演变除进展为消渴(2型糖尿病)外,还可引起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脂肪肝、痛风等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该理论明确了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复杂症候群的共同源头,为从根本上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即从肥胖入手、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等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针对脾瘅发病过程和中满内热的核心病机,分别采用消膏降浊、开郁清热、活血通络等治法对证治疗。  相似文献   

8.
脾瘅刍议     
探讨脾瘅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其转归预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脾瘅相当于无"消渴"症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瘅源于肥胖,转为消渴,其中中满内热为关键病机.积极防治脾瘅,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延缓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医案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脾瘅新论》中脾瘅虚损阶段医案的基本特征、用药特色、组方规律、药症关系等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脾瘅新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2004年1月—2016年12月脾瘅虚损阶段病例,采集医案中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等.采用Epidata 3.1数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中医的“脾瘅”,是一种血糖异常的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认为“脾瘅”的病位在脾,脾虚为其起病之根源,而痰瘀互结贯穿病机之始终。治疗采用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为主,直除病根;以健脾祛湿食疗方为辅,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莉教授以"治未病"思想防治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予以阐述.刘莉教授强调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外因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痰湿是MS的病理因素,贯穿于发病的全过程,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痰瘀热互结为标.在MS痰浊内生期注重"未病先防",通过中医健康宣教以及对饮食、运动、情志的调理以防病于未然;在MS痰瘀互结期重视"既病防变",以健脾补肾,祛痰瘀热邪之标实为治则,预防变证发生;MS"瘥后"期的调摄从心理、生活和药物几个方面进行,以防病复发.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往往是糖、脂、酸等多代谢紊乱相并出现,治疗时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须同步调理,这就难免会有用药繁杂的弊端。这一现代医学定义下的疾病在中医体系当中尚无明确的对应关系。基于此,仝小林教授提出了"脾瘅"理论,将代谢综合征纳入"脾瘅"范畴,并以"诸糖脂酸,上溢中满,皆属于浊"对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做了高度概括。在治疗上提出"态靶因果"理论,对代谢综合征分阶段,辨态势,以"调态"为先,同时"打靶",把握核心病机,肥、糖、脂、压、酸同步调理。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年老体衰。脾和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痰浊、瘀血为标,脾虚湿蕴为本。从脾论治,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调补病脏,培补元气,调和阴阳,以求治本。  相似文献   

14.
李雪青 《河南中医》2016,(4):705-706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基础上,再加上饮食、营养、病毒感染、心理因素综合作用下而发病。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病机属于脾失转输,清浊失理,"脾瘅"是糖尿病的前期类型。糖尿病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是:肥胖-脾瘅-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脾瘅是""救其萌芽"最关键一步。作为医者、患者,都应在这个时机内争取积极治疗,及早防治,"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及其证候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进一步探讨,强调在糖尿病前期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早期干预早期防治.在CNKI数据库分别先后输入主题词“脾瘅”、“糖尿病前期”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从2002年-2012年,检索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在检索结果中去除流行病学调查、会议报告、西医相关实验研究等.输入主题词“脾瘅”检索到15篇相关文献,输入主题词“糖尿病前期”检索到16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符合条件的剩余相关文献共45篇.纵观中医发展史,历代医家多重消渴轻脾瘴,对脾瘅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及整体辨治规律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从中医脾瘅角度认识糖尿病前期,为从源头上防治糖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突出“治未病”思想,提高中医药疗效,彰显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前期是患者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个阶段,此阶段高血糖的病因、病机要从中医水谷代谢的理论及“脾瘅”的相关论述分析。魏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辨治糖尿病前期,一是未病先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重在补益脾肾治疗,加强脾的运化、化生功能及肾的气化功能;二是既病防变,控制糖尿病前期相关因素和病变,调理脾、肾功能治疗的同时,重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祛除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病(糖尿病)的分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引隋·甄立言《古今录验》云:"消渴病有3: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病很似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又很像《黄帝内经》中所论述的脾瘅、消渴、消瘅3个期。这3个期分别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和转变的3大过程。这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只要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为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病的防治方案,我们将消渴病按照脾瘅、消渴和消瘅3个期讨论。其分期的病因病机见表1。脾瘅期除了糖尿病前期,还包括代谢综合征;消渴期似糖尿病无并发症和伴…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脾瘅与糖尿病前期较为接近,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笔者认为有助于明确针刺阻断脾瘅向消渴病传变的途径,对针刺逆转脾瘅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文章从脾瘅的病因病机着手,从阳明经病的证候表现、经脉循行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脾瘅与阳明系统病变证候特点有内在的一致性,认为脾瘅当从阳明经论治。同时分析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的立论依据与具体选穴,简要综述了针刺足阳明治疗脾瘅的现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医院为引导,社区为主体的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防治方案。[方法]立足于中医药防治脾瘅(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结果及行业标准,经同行专家多次讨论,再修订,达成共识。[结果]36.20%糖尿病高危人群因饮食失节发生脾瘅(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胃占43.60%,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干预脾瘅(糖尿病前期)1a,42.15%血糖恢复为正常水平。[结论]制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可复制的、易推广的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三早"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的“腹满”“湿阻”“脾瘅”等范畴。梁贵廷教授立足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代谢综合征病机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痰瘀火为标,并将其分为七型,且以痰湿内蕴型为主。梁教授综合运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利水渗湿、苦寒燥湿、清热利湿、健脾调气化湿、通腑泄痰湿、活血利水、祛风胜湿、解毒燥湿等多种化痰祛湿法辨治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附医案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