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而病因尚属不明的一种疾病。中医属于"咳嗽"、"喘证"范畴。报道1例应用黄芪桑葚丹参汤为主治疗慢性迁延期肺肾气虚,痰瘀阻肺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患者好转病例,总结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医针对此病的用药经验,得出黄芪桑葚丹参汤加红霉素肠溶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弥漫性泛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少见的存在于双肺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吐脓痰、活动后喘息、反复性肺部感染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常伴有慢性副鼻窦炎病史[1].目前DPB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较为单一,主要采用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DPB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的风险[2].  相似文献   

3.
庞彩苓  夏永良  王会仍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27-2029
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是在肺与鼻共同作用下发病的,其中以支气管扩张症、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最为明显,在治疗上不能单纯的治肺或是治鼻,而应肺鼻兼顾,尽量取得最好疗效.在此我们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试述之,希望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是在肺与鼻共同作用下发病的,其中以支气管扩张症、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最为明显,在治疗上不能单纯的治肺或是治鼻,而应肺鼻兼顾,尽量取得最好疗效.在此我们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试述之,希望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清透伏邪法治疗进展期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弥漫性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如不积极治疗,本病可进展为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西医采用长期小量红霉素作为基础治疗方案,预后良好。但若病情已进展至晚期,出现广泛支气管扩张或铜绿假单胞菌感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肺痈"范畴。本病由于痰热盛于内,正气虚于中,攻邪扶正,可谓两难。然邪不去则病难已、正气益衰,中气不复,终致缠绵难愈。介绍补脾清肺法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先以大剂千金苇茎汤清肺化痰、活血排脓,佐以益气托毒为辅,后以健脾清肺为法加减治疗,9个月痊愈。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及临床研究成果,提出并论述正虚络痹积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病机.正虚指肺肾虚损、由肺及肾;络痹指肺络痹阻;积损指痰浊、瘀血稽留及其互结积息并日益损伤正气,积损难复终致肺失所用.这一病机可为补益肺肾、化痰活血通络治法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于 1 969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山中、本间、谷本等提出 ,是一种不同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的独立性疾病。它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可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病死率较高 ,多数预后不良 ,目前国内对本病尚少报道。本院气管炎小组早在 70年代对本病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曾首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1 2例 ,疗效令人鼓舞。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短。此类病人往往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早期咳痰色白 ,随着病情进展 ,痰量增多 …  相似文献   

9.
黄煌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炎;鼻窦一支气管综合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特异的临床疾病--鼻窦一支气管综合征,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及活动后呼吸困难,并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常有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多数预后不良.近年来,西医应用红霉素对本病进行长期治疗,DPB的预后有所改善.笔者随导师黄煌教授学习期间,亲历导师以小柴胡汤治愈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现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寒饮伏肺证是指寒饮或者寒痰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与寒象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寒痰阻肺证或寒饮停肺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质地清稀而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伴见恶寒,肢冷等”[1].此证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咳喘性疾病而见痰液清稀者,亦可出现在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中[2].  相似文献   

11.
肺弥漫性疾病(DLD)是指累及全部肺部,并在胸片或CT上形成各种表现的破坏性或限制性肺部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术语.肺弥漫性疾病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复杂,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当困难,一直是胸部影像诊断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3].高分辨率CT(HRCT)分辨肺细微结构的能力明显高于传统CT,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2].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慢性进展、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亦可造成肺损伤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症状均以咳、痰、喘等为主。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痿、喘证等范畴。古代文献中对肺痿的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其证候特点以肺胃气阴两虚为主,亦可见肺气虚冷;肺痹则是尊崇《内经》中"五脏痹"的理论,主要证候特点为肺气闭阻;而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研究则表明其证候特点多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二者分别代表了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和(或)不同证候特点,即肺纤维化患者表现出气阴两虚、虚热灼肺或肺气虚冷的证候特点可参照肺痿论治,若表现为肺气闭阻之实证特点则当以肺痹论治。  相似文献   

13.
孙杰  张旭辉  马泉 《新中医》2016,48(9):169-171
正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炎症性肺部弥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ILD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而死亡,为临床疑难病。中医无ILD病名,国内学者将ILD归属于中医肺痹、肺  相似文献   

14.
肺纤维化系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古籍中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病名,在中医文献中有关本病症状的描述散见于“肺痿”、“喘证”、“肺痹”、“咳嗽”、“肺胀”等疾病中,目前尚未统一命名[1-2].但众多学者认为纤维化性疾病应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3].因此本文拟从“肺络论”探讨灸法在防治肺纤维化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最早论述了脏腑痹病,提出了"肺痹"的病名,概述了肺痹产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指出了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阐明了其病情转归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此外,<内经>中另有4篇论及本病.  相似文献   

16.
史锁芳教授认为,肺痹是由肺气痹阻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理机制为痰饮(痰湿)、痰浊、痰热、湿热、痰瘀为主,导致肺气痹而不通,以胸闷、胸痞、胸痛、舌苔腻质偏暗、脉滑为典型症状,同时可兼咳嗽、气喘、咽痒、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可见于肺系的咳嗽、哮证、喘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疾病.开泄宣痹为其主要治法,通过开宣肺气,宣通气滞,化湿(痰)泄浊,使邪有出路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越颖 《北京中医》2004,23(6):340-341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最早论述了脏腑痹病,提出了"肺痹"的病名,概述了肺痹产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指出了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阐明了其病情转归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此外,<内经>中另有4篇论及本病.  相似文献   

18.
肺痹证治新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痹病名肇始于<内经>.<内经>中共有五篇论及本病,有病因病机研究,有诊断探讨,有脉证罗列,侧重各有不同.<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云:"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素问·五脏生成>:"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不足,病肺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纵观上述,肺痹为脏腑痹之一,为痹证中重症,其发病之因有二:皮痹为秋感邪气,其"逆荣卫之气而病".继而"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素问·痹论>)"表现为皮肤不仁,肿痛,隐疹,肺主皮毛,皮痹不已,重感于风寒湿三气,内舍于肺,发为肺痹,也可以因本脏自虚及少阴不足为内伤致病.其证候为:烦满喘而呕,喘息,发喘上气,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其脉浮、微大.其病机则强调为积气在胸中,其病性为虚,除本脏自病外,与少阴肾脏虚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肺性脑病系肺心病发展为严重呼吸衰竭而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属中医"神昏症"及"痰迷心窍"等危重症范畴[1].笔者采用纳洛酮和川芎嗪治疗肺性脑病患者4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泛细性支气管炎 (diffusepanbron chiollitis,DPB)是一种具有人种特异性、以两肺同时受累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弥漫性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 70年代末日本学者首先认识到DPB是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之后本病逐渐也被欧美学者所承认 ,近年来 ,已明确该病是一种副鼻窦———支气管综合征 ,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 ,常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 ,而诱发呼吸衰竭 ,多数预后不良 ,疾病的进展依赖于炎症部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慢性气道感染的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