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易体痴呆是一种神经变性性痴呆,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幻觉及帕金森综合征。本课题组提出了从脑髓—脑神—脑气的角度辨治路易体痴呆,认为脑为髓海,根于肾,是脑的物质基础;脑神是大脑内各种精神活动的集合,包括认知、情感、思维等,是脑功能的体现;脑气则是连接脑髓和脑神的枢纽,可充脑髓,养脑神。肾虚髓空是本病发生的基础,随疾病进展,正虚邪盛,痰瘀内生,日久酝酿成毒留滞于脑,造成髓损神伤,脑气紊乱,病人出现一系列肢体运动、官窍及认知问题;病至晚期正虚积损,元神不复,造成形神衰惫。在治疗方面,以补肾益髓,养神复意,调补脑气为主,同时应在辨证过程中注意痰浊瘀毒的有无,把握好标本虚实,兼以祛毒化浊、固本培元。  相似文献   

2.
皮质基底节变性是一种罕见、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肌强直及失用。陈志刚教授结合古代医家论述及其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脑病“脑气-脑髓-脑神”一体论的核心辨治体系,指出脑气紊乱、毒邪留滞脑髓、脑神失用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法以理气、祛毒,益髓充脑为主,具有较好疗效。附1则验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发病与肾虚髓减密切相关。肾虚髓减导致KOA发病时,又会使脑髓失充,从而导致脑神失养。所以,肾虚髓减是KOA患者发病及脑神失养的根本病因病机。K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其发展进程中,肾虚髓减更甚,则脑神失养,脑主神明功能异常,继而发生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CS)。CS是KOA疼痛发展和维持重要机制之一,CS诱发的痛觉异常、情绪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实际是脑神失养后,中医学“脑”对于人体精神活动、意识思维的异常调控。通过改善脑神失养,抑制CS可缓解KOA患者异常疼痛、痛觉过敏,改善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其他伴随症状。骨痹是KOA主要表现形式,脑神失养所导致的CS是KOA发展过程的延伸,这为中医药通过抑制CS干预KOA,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从整体观认识CS的发病机制,继而辨证识别CS的潜在靶点,为抑制CS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常颅压脑积水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步态障碍、认知下降及尿失禁。陈志刚教授结合古代医家论述以及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脑病“脑髓-脑神”一体论的核心辨治体系,脑髓是脑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脑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脑髓充足;脑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协调控制脏腑功能,指出痰饮留滞脑髓、脑神失用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法以补肾益髓,温阳化饮为主,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脑髓、脑神角度阐述脑积水的特点。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毒损脑络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由诸多病邪使脑络长期、反复受损,自我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日久病邪积而成毒,更伤脑络,脑络自我调节功能丧失,最终毒邪闭阻脑络或使脑络破血溢而发病.脑络受阻、受损,一方面气血不得濡养脑髓,脑髓继之受损,脑神失用,另一方面,毒邪不得从络脉排出,进一步败坏脑络、脑髓和其它脏腑组织器官.如此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中风病病情复杂、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运用六经理论,结合脑髓特性及功能,从六经脑髓一体的角度出发阐述慢性脑损伤的病机及防治。指出六经与脑互通共荣,六经失常易损及脑髓,脑损神敝则六经失主。其中,营卫失常贯彻始终,肾虚络痹是重要病机。并以头痛为例阐释从六经论治慢性脑损伤。最后提出干预与防治慢性脑损伤需从六经入手,在慢性脑损伤的治疗中,补肾荣脑、通络怡神是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疲劳(PSF)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基于脑-神-气一体观,从其病因病机探讨3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张春红教授认为其病位在脑,主责脑、神、气,关乎心、肝、脾、肾,将其病机概括为窍闭神伤、神不导气、气不化神,提出“治脑,调神,运气”为治疗大法,以期为PSF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脑髓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本文通过对脑肾相济理论进行阐述,认为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二者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故“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是脑髓病的重要病机,“填肾精,益脑髓”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方法。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三者同属于脑髓病范畴,脑肾相济理论是临床论治脑髓病的常用理论基础,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与联系出发,认为脑肾相济是精神充沛、情感智能、行为活动的基础。从病理角度出发,认为补肾祛瘀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治法。本文基于脑肾相济理论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二者间紧密的联系出发,探析脑髓病的病理基础,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具有相同的病机角度,异病同治不同脑髓病,为临床治疗脑髓病提供具有基础、统一、一致的方法,并将典型医案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9.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发病与临床损害特征,提出其中医病名为"脑损神敝病",并初步总结出"脑损神敝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病位在脑,肾虚邪结、脑髓受损、元神伤败为其病机关键;同时,脏腑亏虚、血脉受损、脉不通血不流也是其常见病机;虚处留邪,痰浊瘀血留滞,邪滞脑髓,痹阻清窍,则是邪实的主要所在。本病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以肾虚精亏、髓减脑空为本,临床可分为6种证型,总体治则是补肾填精生髓固本,化痰活血、祛瘀通脉治标,兼以生髓充脑怡神。用药以补肾强技为主,兼顾养阴、化痰、潜阳、息风、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三焦气化为脑神的基础。"心藏神"是一身的最高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脑神"即"识神",是"神"的外在表现,是以"心藏神"为前提的,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脑神表现是以三焦气化化生的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脑神的血、脑髓居所赖三焦气化化生,五神五志赖三焦气化紧密联为一体;精气能化神,神能统精气,"精气神"互化涵括了气血津液精神间的互化,是三焦气化的集中体现,精气神及脑神赖三焦气化的气机而各就其所;脑神的整体神志观通过三焦气化体现,脑神的作用通过三焦气化来实现;三焦气化失司致脑髓不充则是脑神病变的基础,脑神的病变通过调理三焦气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内经》及历代医家对脑的生理解剖的认识入手,阐述了脑的生理功能,脑与人身三宝——精、气、神的关系,认为脑是精气神汇注之脏,脑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肾生脑,脑髓之源滥觞于肾。  相似文献   

12.
周士强 《光明中医》2022,37(1):142-144
目的 此文主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及四逆散组方特点,阐述临床治疗脑鸣的心得体会.方法 总结四逆散加减治疗脑鸣的临证经验,并结合脑鸣气机升降失常基本病理过程,进一步探讨脑鸣的临床论治.结果 结合气机升降理论可以充分阐述四逆散治疗脑鸣的内在机制,值得探讨研究.结论 脑鸣临床论治多以肾虚脑髓不足为主,但须认识到气血精津液之间转化的客观规律则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机升降失常是脑鸣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大量临床实践亦表明,四逆散加减临床可有效治疗多种难治性脑鸣.因此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脑鸣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大夫诊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脑髓性便秘是其一种特殊类型。赵宝明教授将由于中风、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等脑性疾病引起的便秘称之为脑髓性便秘。赵宝明教授认为此类便秘的病机之根本在于脑神紊乱,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临床常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帅  韦云  李浩 《中医杂志》2018,(2):120-123
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D)病位在脑,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精、肾气为脑髓、脑神的物质与功能基础;肾中精气虚损、髓海不足、神机失用为AD的发病根源。调控中枢神经再生是AD的潜在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在调节中枢神经再生方面具有优势。肾脑相关理论是调节AD患者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中医理论基础,补精益气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方法,可为研究中医药调控AD的中枢神经再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属中医"颤病"。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随病情进展,逐渐演化为肾虚毒损。本文提出了毒损脑络-枢机-筋脉的思路,指出了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内在病机,并指明可运用疏筋解毒法来治疗肾虚毒损型帕金森病,从而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诊治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属于中医老年呆病的范畴.对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大量中医文献的研究,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提出了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其中,肾精气亏虚、髓海不足足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根本病因,而痰瘀互结、阻滞脑络则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基本机制和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已成为国内外较公认的衰老动物模型,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肾虚脑髓失养,痰浊瘀血是痴呆的主要病机。基于对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认识,认为D-半乳糖所诱导的AD模型与中医脑衰老中的肾虚脑髓失养,痰瘀内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本文拟从行为学、形态学及病理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苏芮  韩振蕴  范吉平  张允岭 《中医杂志》2011,52(16):1370-1371
对于老年性痴呆(AD)的中医病机,历代医家认为心、脾、肾与脑髓的关系密切,肾精亏虚,痰浊瘀血闭阻,脑髓空虚是痴呆的基本病机。随着中医对AD发病更深入的认识,发现"毒损脑络"也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中医病机。具有神经元毒性的病理产物可以造成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属于"内生毒邪"范畴。而神经元细胞膜的广泛损伤则属于"气络"受损的范畴。"毒损脑络"理论是当代中医在抗衰老以及神经元退行性病变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脑为清窍、脑窍藏精、脑窍藏髓、脑窍藏神几个论点入手,对刘玲教授关于脑窍生理功能的认识进行总结和论述。脑为清窍表现在清灵为脑窍的本性,脑窍不能容邪,犯之则病,为五脏六腑清气所会,有赖于清气的濡养,脑之清阳根于肾;脑窍藏精是指脑窍具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脑窍之精生于先天,需要后天精气濡养,脑、肾之精相通;脑髓与人的精神思维意志、体力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脑藏神所说的神包括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即元神,不具有意识,后天之神通常指识神,即思维、记忆、情志、欲望等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气、血与脑神的关系角度阐述中风病的演变规律,认为气血亏虚是其本源;气血亏虚可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进一步可加重疾病进程;气血逆乱是其发病直接枢机;气血失常,脑神失守是中风病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