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络脉瘀滞、络脉损伤与络脉空虚为络脉的病理特点,无论是络脉瘀滞、络脉损伤还是络脉空虚,均可致瘀。络病机理虽然复杂,但络体细窄易瘀.其证候特点总不离一个"瘀"字。血溢络外及离经之瘀,是络脉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络病的局部基本病理应是络脉郁滞,伴有瘀血、痰、湿、毒等病邪的聚集,痰、瘀在络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痰瘀互结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痰湿是造成痰湿阻络的病理机制;瘀血则是导致血瘀阻滞络脉的病理特征。痰、瘀、络三者常常互相影响,导致多种复杂病变的产生。因此,痰瘀络阻既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证型,也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络以改善微循环可防治冠心病,化痰活血通络方通过改善络脉瘀滞,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方。  相似文献   

2.
络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05,46(4):243-245
六淫外袭易于先伤阳络,由阳络至经甚则热毒滞于阴络形成一系列病机演变过程.络中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随着络脉的逐级细分使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流速逐渐减缓直至面性弥散渗灌,并在络脉的末端形成津血互换和营养代谢的场所,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由于络脉的结构运行及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易形成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脉病机特点,从而出现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虚不荣、络脉损伤等络病基本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简述络病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微观病机。出血性中风的病变部位在于脑络,"络脉失养"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作为其发病的病机关键,其外围存在着络脉绌急、络血不行、络气郁滞、痰瘀阻络等系列实证及络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虚证,实质是"络脉不通"。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治疗以"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使气血通,络脉复,神机自用。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重视络病理论指导,发挥中医药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症状繁多且病因复杂,常合并他症,因此辨证需抓主要病机。周德生教授从荣气虚滞病机阐释,认为脑小血管性认知障碍主要病机特征为位责络脉,玄府失司;正虚邪滞,痰瘀交阻;形神俱病,神机失用。并提出治法:行气活血、通络畅府;滋阴填精、益髓增智;祛瘀化痰、醒脑开窍。强调形神兼顾、杂合以治是治疗该病之核心。并以此为基础创制活血荣络汤,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5.
络病学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闫晓天  吴鸿洲 《河南中医》2008,28(11):12-14
"久病入络"是络病的主要病机,"络脉阻滞"是络病最基本的病理改变.络脉为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郁、血阻或痰结等"络瘀"表现,"通络"是总治则,细之又有"祛邪通络"、"扶正通络"两大类及宣络、透络、清络、活络、柔络、通络、搜络诸法.  相似文献   

6.
张兰坤  过伟峰  肖婧  盛蕾 《中医杂志》2014,(9):804-805,808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创"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学说,提出络病以"通和血脉"为治疗大法。基于其"络以通为用"的络病基本治则,以虚、实为纲,从气滞血结、络脉瘀滞、痰瘀阻络、络脉空虚等方面立论,谈及了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及补虚通络诸法。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络病病机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笈  武养星 《山西中医》2010,26(12):1-4
络病是以络脉的功能及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吴鞠通在所著《温病条辨》和《吴鞠通医案》中对络病病机多有论述。分析有关条文,可以看出吴氏判断络病病机,以辨别虚实为首务,实者如络中气滞、热搏络中、络脉瘀阻、寒湿滞络、络脉损伤、络脉痰阻、络中蕴毒;虚者有阴虚失濡、血虚失荣、气虚不充、阳虚不振。在一定条件下,络病病机还可出现不同病邪之间的转化与虚实转化。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之一,属中医"文痴"、"呆病"、"善忘"、"郁证"等范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络气虚滞、络脉瘀阻、络熄成积、浊毒滞络。采用补肾益脑、活血通络,健运脾胃、豁痰通络,温补脾肾、健脑活络,清化痰热、逐瘀通络,益气活血、宣窍通络,育阴潜阳、熄风通络,益肾宁心、滋阴养络,疏肝理气、宁心畅络法治疗本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齐宝芳  邱幸凡  张六通 《光明中医》2009,24(11):2087-2088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决定了络脉中气血运行缓慢、面性弥散的特性,因此各种病因伤及络脉而导致络病时,其病机特点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出现络气郁滞(或虚滞)、络脉瘀阻等变化,即络病在病变过程中都存在着血瘀络阻的病理改变,而且病程愈长愈明显。因此,化瘀通络法对于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络病理论从肠络病范畴探讨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从病因来看,放射线损伤为本病的外因,放射线属外来之毒中的火热毒邪,火热毒邪侵袭肠络,或新感而发,或伏于肠络后发,毒致络损,引起肠腑功能失司;而内因多由于肿瘤患者本身正气不足,具有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放射线损伤进一步加剧了其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从病机上来看,火热毒邪外袭,毒损肠络是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始动及加重因素;痰、瘀、毒胶结留滞,于肠络息而成积,痹阻肠络为病机关键;气血亏虚,肠络失养为其本,肠络空虚贯穿本病的始终,为放射性肠炎的发病基础。毒损肠络、肠络空虚、肠络痹阻,三者的病理演变体现了络病由气及血、易滞易瘀的特点。治疗上,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以"络以通为要"为总治则,根据络脉瘀滞或络脉虚滞的不同,采用祛邪通络、补虚通络的治疗方法,并注重分期论治、内外同治。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肝失疏泄为发病的重要环节;痰湿瘀毒阻滞络脉为基本病机。防治强调应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异病同治,从络病论治。临床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湿热内蕴,毒瘀阻络;肝肾亏虚,浊瘀阻络;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肾络;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络;阴阳两虚,络脉失荣。治疗上强调健脾、益肾、调肝,更重视祛邪通络,如利湿通络、化痰通络、降浊通络、化瘀通络等,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络病学说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证治,提出冲任络脉瘀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络病病机,临床辨证当分清冲任络脉瘀阻证的寒热虚实,在审因论治,祛邪通络的同时灵活选用辛香通络、温经通络、藤类通络、化痰通络、虫类通络药物,若病久致虚者可加入补气运络,填精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可分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五个证型,根据其具有络脉瘀滞的病机特点,与吴门医派络病学说相合,可将其归属为络病范畴,认为络脉瘀滞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基本病理,活血通络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关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本病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络病理论系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瘀血滞络,发为消渴,久病入络,体内血瘀、气滞、痰浊等互相胶结,损伤络脉。将脉络理论应用于消渴治疗中,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阳虚寒凝、痰瘀阻络,以调气血、化痰瘀、通络等为基础治疗大法,辨证施治,未来研究当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络病理论分析络脉结构功能与其相关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结合络病学理论,总结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方药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提出从络病学论治白癜风,认为白癜风发病总病机为:气血失和,脉络瘀阻;白癜风发生、发展及变化为络脉失养、外邪袭络及络脉瘀滞,络脉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其瘀滞导致皮肤失于滋养,发为白斑;络瘀既是发病原因亦是病理产物,遂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以“散邪通络”“祛瘀通络”“通补兼施”三个方面为原则,亦采用火针、艾灸中医传统治法祛邪通络,获效甚佳,以期为临床治疗白癜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气血瘀滞、脉络闭阻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痰瘀阻络型及气虚血型两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其中痰瘀阻络型采用祛瘀化痰通络方以逐淤化痰、通络止痛,气虚血型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以活血化瘀通络,疗效满意。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中医药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及外用药物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DPN是糖尿病日久、久病入络所致,肝肾阴虚、络气虚滞、脉络瘀阻、经脉失养为其主要病机,络虚与络瘀并存是本病的特征,治疗当以通补为宜,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从络病的角度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结合络脉的结构功能特征探析RHD病因及现代病理特点,并以络脉为切入点探讨治法用药。认为RHD属中医学"心痹"范畴,正气亏虚,风湿热邪由表入里侵袭心络,脉络失和而发病。在RHD发病过程中,热毒滞络、络气虚滞、脉络瘀阻、日久成积为重要的病理特征。治疗上以通络为要,通补兼施。是以从络病的角度对风湿性心脏病病因病机进行阐发与分析,能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药灌肠法辨治溃疡性结肠炎(UC)。UC的发生与饮食、情志、外邪、禀赋等密切相关,其基本的病机在于脾虚湿蕴、痰瘀毒滞、肠络受损,灌肠方以祛湿热、调气血、通肠络为基础,兼以扶正,并根据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热毒滞络、络脉绌急或损伤、络息成积、络虚不荣等络脉不同的病理状态随症加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睿华 《河南中医》2012,32(6):715-717
肾性贫血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亏虚,络脉不荣为本,毒邪瘀阻,络脉不通为标.其“络病”的病机特点为血失濡养,肾络失荣;血溢络外,肾络损伤;浊毒蕴结,肾络瘀阻.治疗时应补脾益肾,解毒泄浊;气血双调,养血祛瘀;并注重使用血肉有情,虫蚁搜剔之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