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姚德蛟教授基于伏邪理论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经验。姚教授从伏邪致病的特点认识到癌性发热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多环节与伏邪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认为癌性发热与伏邪密切相关。其提出癌性发热的病机为正虚邪恋,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临床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清虚实轻重,随证治之,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癌性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其无较好的治疗方案。癌性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正气亏虚,癌毒内聚,玄府闭塞,脏腑营卫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病因病机。针对此病因病机,临床运用“调和营卫、宣通玄府”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就其机理做一探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从气的一元论角度介绍了癌性发热的常见病因病机,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从正虚为本、癌毒为标,实邪夹杂论述了癌性发热的不同证型、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4.
癌性发热是指直接与肿瘤相关的非感染性发热。韦衮政教授认为癌性发热多以脏腑虚损,"虚""郁"相合,内外合邪为主要病机,且易兼夹情志为患。治疗上在注重清热祛邪的同时,还应不忘七情郁火、四时之气及脏腑阴阳气血的盈亏盛衰,注重彼此的互化影响,注意清补结合,虚实合参,疗效颇佳。笔者就肝癌发热为例,将其经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华  杨静  孙长岗 《光明中医》2012,27(8):1575-1576
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6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共分为六型:阴虚内热型、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血瘀发热型、气血亏虚型、邪滞少阳型.分别给予相应辨证施治.结果完全控制9例,占15.0%;部分控制22例,占36.7%;有效19例,占31.7%;无效10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提示中医药对控制癌性发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病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目前并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该文从伏邪的角度分析,认为癌性发热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毒、痰、瘀、虚,病机为邪实而正虚,以脏腑功能失衡、气血阴阳紊乱为本,以湿、痰、瘀、毒相互胶结为标,主要治法为化痰逐瘀、滋阴清热、甘温除热等。  相似文献   

7.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病人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癌性发热机理复杂,目前临床上西医多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治疗癌性发热.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会造成胃粘膜屏障功能下降,可诱发溃疡和出血;而且服用后,虽可以除热,但用药后患者往往大汗淋漓,加速患者的消耗.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系由恶性肿瘤引起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多为本虚标实的一种病理现象.笔者临床应用经方加减治疗癌性发热,多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昊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将癌性发热归于中医学"内伤发热"的范畴。内伤发热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虚症可细分为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四型。王昊教授坐诊中多遇气虚、阴虚并见的癌性发热患者,其通过灵活运用自拟癌热消方治疗气阴亏虚型癌性发热,根据患者症状对此方进行加减,以达到养阴清热,解毒扶正的功效,临床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现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完全有效治疗癌性发热,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祖国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其病程缠绵难愈。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则有其一定的优势,治疗应以调理阴阳,补虚泻实为总则,针对瘀毒、湿热、阴虚、阳虚、血虚、气滞、血瘀、虚实夹杂等不同证候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最新癌症流行病学报告预测,2013年肺癌将成为致死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癌属于目前疗效较差的实体肿瘤,其临床常并发癌性疼痛、癌性发热、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带状疱疹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癌性发热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多与肿瘤自身分泌内源性致热源或者各种原因导致肿瘤坏死而分泌炎性分子介导炎症反应有关。现代医学的治疗以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为主,但其不良反应明显,且容易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一症是患者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感染湿毒之邪而成。  相似文献   

11.
叶霈智 《天津中医药》2009,26(5):378-378
中医治疗癌性发热,归属"内伤发热"范畴,一般分为"气血亏虚"、"阴虚发热"、"毒热炽盛"、"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气虚发热"等证型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癌性发热作为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其在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上均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与伏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基于伏邪理论分析癌性发热的病机,多为气、血、阴、阳之正气亏虚,伏邪产生,导致痰湿瘀血,形成积聚,日久化热,从伏邪辨治癌性发热临床治疗须以扶助正气为根本,采用温阳化积、滋阴化积、益气化积、养血化积、活血消积、祛湿化积等治疗方法清除伏邪,使正复邪去,积消热平。  相似文献   

13.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引起肿瘤患者躯体不适,而且使其精神备受折磨,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王沛教授认为癌性疼痛的本质为正虚邪实,癌痛患者早、中期多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兼夹.治疗注重中药内治与外治并重,实痛为主者,辨证施治以活血通络、温经通络、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等为主要治法以祛邪...  相似文献   

14.
贾英杰教授在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诊疗中认为,在肺癌终末期,由于正气亏虚,热毒内蕴导致阴液耗伤,常常并发癌性发热,并从中焦出发论治正虚、热毒是肺癌癌性发热发病机制,总结清热养阴为治疗大法,在治疗的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标本兼顾,留意患者大便情况,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文章详细介绍了贾英杰教授治疗肺癌癌性发热思路,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介绍贾彦焘教授治疗癌因性发热的经验。贾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导致机体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耗气伤阴,阴液乏竭,致使阴不制阳,虚阳浮越于外,故发热。治宜益气养阴透热,青蒿鳖甲汤滋清兼具,标本两全,清中能透,养阴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临床运用之,随症加减,控制癌因性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玄府贵开忌阖的生理特性,提出从玄府学说辨治癌性发热,认为“玄府闭塞,怫热内郁”是癌性发热的核心病机,内虚不荣是玄府萎闭的基础,邪实阻塞是玄府郁闭之关键,并将开通玄府作为癌性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风药辛散之性对玄府之气具有发散、升提、疏解、宣透之功,可以开玄府之闭塞,进而宣发怫热。笔者通过结合医家临床实践与玄府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风药开玄理论可以为临床治疗癌性发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临床观察,总结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对肝癌的病机认识。认为内外合邪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错综夹杂,则癌毒内生。癌毒是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作为特定的病理因素,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复发性、扩散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炽盛贯穿始终,即便是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亦盛。肝癌病理性质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癌毒为标,气阴两虚、气血亏虚为本。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肾密切相关,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癌性疼痛病机寒热错杂、错综复杂,正虚与邪实并存。本文引证相关经典原文、临床验案,结合分析癌性疼痛病机,发现癌性疼痛可从半表半里之阴性病厥阴病论治,治疗重在清上温下、疏利少阳、温中补虚,通过"抓主症、明病机、辨方证、调方药"四步法实现精准辨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临床治疗癌性发热的经验.癌性发热以“毒”、“瘀”为中心,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辨证施治,认为癌性发热可分为热毒炽盛、阴虚、气虚、血虚及痰瘀互结等证型,治疗往往将清热、透散、补虚、消积溶于一体,全面调节.  相似文献   

20.
通过搜集近10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试验文献,得出癌性发热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现研究多从虚实两方面来探讨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虚的病机有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以及复合因素虚证发热;实的病机多为热毒炽盛、痰湿内蕴、血瘀发热,所有证型中以阴虚证最为常见等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辨治癌性发热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