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氮平治疗中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神药物可以引起脑电活动改变,国内外屡有报道而有关精神药物对脑电地形图(BEAM)的影响则报道甚少。本文就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治疗前后的脑电地形图以及同步描记的脑电图(EEG)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所有94例患者均符合 CCMD—2精神分裂症标准。其中男性61例,女性33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精神药物引起癫痫发作,为一种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本文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1978年1月—1985年10月17,380例用精神药物治疗的第一次住院病人中,发生癫痫发作的25例(占1.44‰)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9例,年龄17—56岁(平均28.1岁),其中20—30岁20例。诊断。精神分裂症14例,忧郁症5、精  相似文献   

3.
精神药物常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甚至突然死亡,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常需进行EKG监测。我院1986年1月~1986年12月,收住新病人429例。其中326例(男154例、女172例)在精神药物治疗前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服药治疗中共作968次EKG检查(男393次、女575次),发现有198例(365例次)患者心电图显示异常,占受检人数的60.7%。本文试将异常EKG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鉴于氯氮平能引起大脑皮层各部位电活动变化的报道较少。为此 ,作者对氯氮平治疗 35例精神分裂症引起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ogram ,EEG)和脑电地形图 (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 ,BEAM )的改变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第一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共 35例。其中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18~ 4 3岁 ,平均 ( 34± 10 )岁。病人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 (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并接…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 alform ation,AVM)是颅内疾病的多发病,是青少年患者中最易致残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对136例脑AVM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的并发症做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136例脑AVM患者,男73例,女63例,男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脑膜炎12例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或称类赫氏反应在肺结核治疗中较为多见 ,在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治疗中发生少见报道。笔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 12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2例均系我院 1991~ 1999年住院患者 ,占同期结脑患者的 2 6 5 % ( 12 / 4 9)。其中男 5例、女 7例 ,年龄 16~ 4 9岁 ,中位年龄 3 2岁。全部患者脑脊液都符合结脑的改变 ,其中 9例脑脊液结核聚合酶链反应 (PCR)阳性或有活动性肺结核 ,3例属治疗后诊断。全部患者均经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抗痨治疗 ,并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暂时性恶化 :均在开始抗痨治疗后 2周内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视频脑电图在鉴别癫假性发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8例疑似癫假性发作患者,男12例,女16例。对28例患者进行长程视频脑电检测,了解发作时脑电图变化。结果脑电监测过程中28例患者均监测到发作期的脑电活动,2例再发作时监测到癫波经抗癫治疗后未再发作,26例患者未发现癫波,经暗示治疗,心理疏导后未再发作。结论对于鉴别癫与癫的假性发作及临床治疗视频脑电监测可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对以临床症状不能明确的患者应尽早行脑电视频监测。  相似文献   

8.
精神药物所致猝死1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精神药物的应用中,偶尔发现患者突然死亡,1956年以来陆续有所报道,发生率虽低,但性质严重。现将我院1955~1988年34年间猝死1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7、女8例。年龄17~67岁,其中17~49岁11例,50岁以上4例。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垂体后叶加压素对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0—60岁不同原因的记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类似各种病因的15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本组引起记忆障碍的病因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早期脑动脉硬化(6例),弥漫性脑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改变的临床分析王志强孙晓风作者对1992~1995年间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作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观察。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16~48岁,平均29.3岁。病程3月~20年,平均5.8年。诊断符合CCMD...  相似文献   

11.
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或称类赫氏反应在肺结核治疗中较为多见,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治疗中发生少见报道.笔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12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2例均系我院1991~1999年住院患者,占同期结脑患者的26.5%(12/49).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6~49岁,中位年龄32岁.全部患者脑脊液都符合结脑的改变,其中9例脑脊液结核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或有活动性肺结核,3例属治疗后诊断.全部患者均经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抗痨治疗,并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2.
有关精神药物副反应的报告已浩如烟海,其中有些可危及生命,有些因罕见易被忽视,有些总结处理经验,兹对此作一综合报道: 精神科不明原因的猝死常与精神药物有关,这样的病例近年来有所增加.且因其可在常规药量范围内发生,又缺乏前驱症状,必需引起警惕。胡忆梅报道13例(占同期住院病人3.2‰,同期住院死亡人数17.1%),其中男12  相似文献   

13.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是一种低分子蛋白。有关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患者脑脊液 (CSF) β2 MG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 ,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对细菌性脑膜炎 (菌脑组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组 )和病毒性脑炎 (病脑组 )患者的CSFβ2 MG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 ,并探讨其与CSF细胞数质量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总结如下。病例选择 : 菌脑组 :共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年龄1~ 6 5岁 ,平均 32岁。均经细菌学检查确诊。隐脑组 :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4~ 5 8岁 ,平均 2 4岁。CSF细胞学检查均找到隐球菌。病脑组 :共…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分析张国印,张湖,杨淑珍为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与脑损害的关系,我们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的脑电地形图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于下。1.资料:病人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8岁(38±10岁)。均为我院199...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3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结果,发现脑结构异常改变84例(27.45%),其中脑萎缩3例(19.3%),脑皮质萎缩20例(6.5%),小脑萎缩3例(0.98%)。脑萎缩与性别、家族史和药物、电休克、胰岛素治疗之间未发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分裂症病人脑萎缩和脑室扩大已为大多数学者知晓。但通过神经心理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分裂症优势半球障碍的结果尚未定论。作者对 CT 的脑形态与作为优势半球稳定标记的利手作了研究。试图从脑形态的变化与优势半球的障碍的关系观察分裂症。对象及方法:公裂症98例,男6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2岁(男)及42.3岁(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对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内啡呔的研究。其中11例为从未用过精神药物治疗的急性精神分裂症,5男、6女,年龄22~45岁,病期1~15周。7例为再入院患者,3男,4女,年龄23~56岁,病期>  相似文献   

18.
对131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使用精神药物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鉴于有关老年精神病人合理使用精神药物的报道较少 ,作者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 6 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进行了一次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资  料1.1 调查对象 为 1995年 6月 14日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 6 0岁以上病人 ,当天共有住院病人10 0 9例 ,其中 6 0岁以上的病人 131例 ,占住院病人的12 .98%。1.2 调查方法 以病历住院号为线索 ,调查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当天使用精神药物的名称、日剂量和给药途径。2 结  果2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1例中 ,男 58例 (44.2 7% ) ,女73例 (55.73% ) ,男∶…  相似文献   

19.
<正> 脑梗死后已死亡的脑细胞无电活动,而周围的半阴影区受损组织则产生异常电活动,其改变与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有关,呈现与卒中病灶距离相依赖的梯度变化。我们于1998年2月~2002年8月对13例急性脑梗死(发病<6h)患者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同时脑电图(EEG)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脑梗死(发病<6h)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46~68岁,平均57.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证实(全部病例排除脑出血,首次头颅CT梗死灶10例阴性,3例有与神经功能缺损不对应部位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主要症状与体征:头晕13例.头痛3例,语言障碍4例。偏瘫13例,偏麻10例。 2.方法:EEG检查采用智能化SW—JH2000AR脑电监  相似文献   

20.
1963年Berg发现脂蛋白(a)[Lp(a)]以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血浆中高浓度Lp(a)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关。本文分析103例脑卒中患者血浆Lp(a)和其他血脂、与同年龄健康组对照。 资料和方法 1.病例及对照组选择: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103例(男60,女43),均为1995年1月~1996年10月的本院住院患者,诊断根据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其中脑出血33例(男23,女10);脑梗塞7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