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8分、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者,或伤后24小时意识恶化再次昏迷者。本院急诊监护后病房从1995年1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2例,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60~91岁,平均71.8岁。车祸伤48例,跌伤41例,击落伤3例。GCS6~8分54例,3~5分38例。并发小脑幕裂孔疝15例,颅盖骨骨折7例,颅底骨折20例,原发性脑干伤9例,脑挫裂伤伴灶性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31例,颅内血肿70例,迟发性血肿11…  相似文献   

2.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特点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0.5~2000.5共收治69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lasgow评分均在8分以下,占我院同期颅脑损伤患者总数12%。现对该69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7例,女22例;年龄从63~86岁,平均68.7岁。致伤原因:车祸40例,跌伤25例,打击伤3例。2.临床表现:本组入院时间从伤后0.5~8小时。64例伤后均有原发昏迷,有中间清醒期者11例。5例伤时无昏迷,后因神志不清来院。26例来院时已出现颞叶钩回疝,其中双侧瞳孔散大7例。CT示68例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43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35例,恢复良好17例,轻残10例,中残9例,重残4例,死亡3例。结论结合伤情和小儿颅脑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给予严密监护及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伤情复杂、危重,伤残及致死率极高,如果延误诊断及治疗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1]。2012-06—2014-06,我院共急诊手术治疗3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1~66岁。受伤到入院时间:<30 min 10例,30~59 min 4例,1~  相似文献   

5.
由于重型颅脑外伤原因引起的昏迷,通称为脑性昏迷。这一类病人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苏醒及恢复生理功能。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本院收治4例重症颅脑外伤后脑性昏迷病人,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6~42岁,平均20岁。致病原因:颅脑外伤。3例患者符合我国急诊医学会1996年“植物人”诊断标准犤1犦。4例患者全部曾行开颅手术;全部患者行气管切开并留置胃管。3例为外院手术抢救治疗后转入本院,在外院治疗时间为7~60天。1.2方法:除常规酌情应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三磷酸腺…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7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予急诊手术治疗,11例因病情平稳而保守治疗,9例因生命体征紊乱无法手术。结果恢复良好31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5例(34.7%)。结论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严重、变化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对提高生存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合并胸部外伤的救治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125例颅脑外伤合并胸部外伤的治疗。行急诊开颅手术75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的50例采用药物、胸带固定等保守治疗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2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行急诊开胸术4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46例。结果根据GOS评分,本组恢复良好45例,轻残11例,重残27例,植物状态10例;死亡32例,死亡率25.6%,分别死于:脑疝18例(56.2%),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15.6%),胸腔大血管破裂致休克3例(9.4%)及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18.8%)。结论重视受伤机制,检查突出重点,治疗迅速分清主次,警惕迟发出血和通畅的绿色急救通道及多科合作有利于提高颅脑外伤合并胸部外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椎管引流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临床资料,对病情经过GCS评分,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老年重型颅脑损伤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颅内血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壮年,颅内血肿以硬膜下血肿多见。结论: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因素复杂,且相互有叠加效应,预后差。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外伤尤其是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预后差。2002年10月到至2007年10月.笔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小脑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参与型鼻饲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将67例鼻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病人家属参与病人鼻饲营养护理的全过程,对照组(34例)行常规鼻饲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家属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鼻饲各项护理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参与鼻饲营养护理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并天幕裂孔疝复位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伴天幕裂孔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急性重度颅脑伤伴天幕裂孔疝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并脑疝腹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术后1 d、3 d、7 d对两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d、7 d研究组较对照组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1年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85%和60%,重残及死亡率分别为25%和5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并天幕裂孔疝复位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残率,是手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伴天幕裂孔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并脑外伤的四肢骨折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颅脑外伤的四肢骨折处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中、重型脑损伤的29例38处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16例(23处),非手术治疗13例(15处)。结果非手术治疗的13例中死亡3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骨不连1例,伤口感染1例,余5例均解剖复位愈合。手术治疗的16例中死亡2例,骨折愈合良好14例。结论合并脑损伤的四肢骨折宜进行早期手术内固定,有利于防止严重合并症及多器官衰竭,有效降低死亡率,并为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10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n=57)和常规骨瓣减压(n=50),比较术后颅内压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术后第1 d、3 d、7 d标准大骨瓣组颅内压分别为(22.3±3.2)mmHg,(19.6±2.4)mmHg及(16.1±2.1)mmHg,常规骨瓣组分别为(30.1±3.5)mmHg,(28.5±2.4)mmHg,(24.4±2.9)mmHg,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疗效按GOS评分判断:标准大骨瓣组良好22例,中残1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常规骨瓣组良好12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8例,标准大骨瓣组良好率为38.6%,显著高于常规骨瓣组的24.0%(P〈0.01)。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血糖值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血糖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8分)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1.10mmol/L者为A组(47例),血糖≥11.10mmol/L者为B组(32例)。动态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按出院时治愈、好转、植物生存、死亡状态进行预后评定。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值高于正常参考值。A、B两组预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1周后血糖控制不良者,预后情况显著差于血糖控制较好者(χ^2=8.70,P<0.01)。结论:血糖水平是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应重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监测,以利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早期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UTI组38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奥曲肽治疗。结果组内比较,白细胞计数第10d较第1d明显降低(P<0.05),血清淀粉酶及CT所示胰腺坏死范围第5d、第10d的结果较第1d明显降低和缩小(P<0.05),且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一致。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UTI组治疗有效率为86.8%(33/38),并发症发生率为63.2%(24/38);奥曲肽组治疗有效率为90.3%(28/31),并发症发生率为54.8%(17/3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早期老年SAP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5.1(71-89)岁。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1例;轻-中度肺功能障碍9例;冠心病8例;心律失常2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4例。病变长度平均4.0(3-8)cm。均采用经左后外侧切口进胸,行食管癌切除和食管残端-胃吻合术。结果33例患者中,有31例食管癌顺利切除,手术切除率为93.9%。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其中伴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2例,吻合口瘘1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年(3个月-4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84.8%(28/33)。死亡5例,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肺部感染各1例。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只要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应在充分术前准备基础上,积极行食管癌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心肺系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新型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钩板(anatomical typelocked hook-plate,ALHP)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1例。结果31例患者全部得到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5年,Sanders评分标准优良率96.8%。结论ALHP内固定系统设计合理,骨折复位优良,固定坚强稳定,保障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