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殖器上皮HPV感染皮损中p53蛋白过度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鲍温样丘疹病和9例尖锐湿疣生殖器上皮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进行了p53蛋白、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p53阳性率为:鲍温样丘疹病(3/6)、尖锐湿疣(6/9),p53阳性细胞多位于基底层以及棘细胞层的中下层,同时发现受HPV感染的空泡样变性细胞核中有p53蛋白和PCNA的过度表达,说明p53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及角朊细胞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200mJ/cm2)照射后细胞膜出现Ro/SSA抗原表达,并与UVB剂量有相关性,200mJ/cm2的UVB照射可使10.7%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角朊细胞若先与10-5mol/L17-β-雌二醇孵育48小时再接受UVB照射(200mJ/cm2),结果较单纯接受相同剂量UVB照射的角朊细胞更易表达Ro/SSA抗原,提示UVB和雌激素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推测UVB诱发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是诱发和加重光敏性红斑狼疮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技术,对18例皮脂腺癌及汗腺癌患者细胞的p53蛋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癌细胞与正常对照细胞的增殖指数、DNA指数及p53蛋白相对含量之间有显著的差别。癌细胞的异倍体率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和100%,对照细胞的p53蛋白均为阴性表达。由此可见皮脂腺癌和汗腺癌细胞具有很高的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4.
p53 p21和PCNA在寻常疣中的过度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寻常疣p53蛋白、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过度表达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5例寻常疣皮损中p53、p21以及PCNA阳性标本分别为6例(40%)、5例(33%)和9例(66%)。p53阳性细胞多位于基底层,p21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棘细胞层的中下层,PCNA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整个增生的表皮。受HPV感染的空泡样变性细胞核中均有p53、p21以及PCNA过度表达者4例。结论:证实了寻常疣中存在p53、p21和PCNA过度表达,并从原位上找到HPV感染与p53、p21过度表达和细胞异常增生相关联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表皮细胞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包括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阿片黑皮质素前体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UVB照射可促使角朊细胞产生更多的这些细胞因子和阿片黑皮质素前体,一次全身UVR照射能使血清内细胞因子水平升高,UVR的许多生物活性依赖于表皮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6.
简要综述了p53蛋白的生物特性以及在一些皮肤病中检出的意义。(1)正常皮肤内p53蛋白可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3)p53基因突变可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间接检测。(3)p53蛋白过量表达不仅仅限于皮肤肿瘤。(4)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细胞的高度增生并不一致,它可先于某些肿瘤的发生。(5)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了解一些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 ,根据UVB剂量及培养条件的不同 ,UVB照射可以使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激活或衰退。p5 3、Bcl- 2、Bax是细胞凋亡路径上常见的调控蛋白 ,作者对培养的来源于不同类型皮肤的黑素细胞用生理剂量UVB照射后观察细胞是否凋亡 ,同时检测p5 3、Bcl- 2、Bax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的变化 ,以期发现UVB照射诱导黑素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黑素细胞来源于Ⅲ型和Ⅳ型皮肤的东方男子 ,培养至第二、三代时 ,用不同剂量 (0~ 30mJ/cm2 )UVB(峰值为 310nm~ 315nm)照射后进行以下处理 ,①碘化丙锭 (propidium…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在皮肤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点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用特异性热休克蛋白70单抗、p53蛋白单抗、PCNA单抗检测热休克蛋白70、PCNA、p53蛋白在皮肤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热休克蛋白70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核内有异常增高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阳性与阴性标本  相似文献   

9.
皮肤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中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p53基因有2种类型,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了探讨p53基因突变与皮肤鳞状上皮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连接系统对29例皮肤鳞状上皮细胞肿瘤皮损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3/6例日光性角化p53染色阳性,p53阳性细胞局限于表皮基底部位非典型细胞增生区域。6/10例Bowen病和8/13例鳞状细胞癌p53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p53及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细胞增生机制至今未明了。我们研究了CA中p53及Bcl2两种蛋白的表达,试图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发生机制。1一般资料实验组共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0~55岁,发病后均未用药物治疗。电灼手术时取组织活检。对照组为10名健康男性手术切除的包皮。按病理活检常规处理标本。2实验方法:超薄切片,贴于APES预处理玻片,60℃烘烤2h,常规脱蜡,在枸橼酸缓冲液中置微波炉加热10min。按LSAB法常规染色。第一抗稀释度分别为p531∶80,Bcl21∶50(均为D…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扁平苔藓的发病机理,采用标记抗链菌卵蛋白生物素(LSAB)的方法,检测了35例扁平苔藓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在扁平苔藓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有广泛的表达(分别为8571%和60%),Bcl2阳性表达率和强度均高于p53(两者P<005),并呈平行关系(P<005)。提示Bcl2和p53可能是协同参与扁平苔藓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新疆Kaposi肉瘤(KS)组织内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6例KS组织内均存在着p53蛋白的异常表达,而10例皮肤纤维瘤仅有2例阳性,正常皮肤均为阴性。作者推测p53蛋白基因突变可能在KS发病机制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蛋白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同时分析比较了p53蛋白、Pan-ras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BCC中21/21例Bcl-2蛋白阳性,且几乎所有肿瘤细胞均呈阳性胞浆反应;5/10例p53蛋白阳性,阳性细胞率小于50%;Pan-ras蛋白在10/10例中均阴性;PCNA在9/10例中阳性,但阳性细胞率小于10%,这些表明,BCC是一种低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B,UVB)诱导凋亡的富集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和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使用UVB诱导两种细胞群凋亡,蛋白印迹法比较不同剂量UVB诱导前后两组细胞的p5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种细胞在不同剂量的UVB照射后p53蛋白表达均比照射前显著增加,在20mJ/cm2与40mJ/cm2照射剂量时,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p5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角质形成的细胞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p53蛋白表达比其它角质形成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的照射易感。  相似文献   

15.
以DO-1鼠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例患者从良性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过程中不同皮损的p53表达。结果良性损害为p53阴性,继发癌前期损害和恶性肿瘤则p53表达阳性,提示p53突变可能参与了表皮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演变。  相似文献   

16.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期病变中p53的表达李东霞,涂平,综述,马圣清,审校早在1979年,Lane和Crawford首次发现在SV40大T抗原基因转染的细胞中存在一种p53基因[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表明p53基因存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皮脂腺肿瘤p53及blc—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及bcl-2基因在此脂腺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皮脂腺良、恶性肿瘤上述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5例皮脂腺癌、2你皮脂腺痣和2例皮脂腺增生症均可不同程度表达bcl-2蛋白,而p53蛋白仅表达于5例皮脂腺癌的癌细胞。两种蛋白表达强度无相关关系(r’s=0.105,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皮脂腺癌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而bcl-2基因则起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与阴囊癌的预后关系刘禄成杨松青张德春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阴囊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旨在从癌基因水平评价阴囊癌的恶性程度以及与预后的关系。一、资料和...  相似文献   

19.
蕈样肉芽肿的bcl-2、p53和PCNA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4例蕈样肉芽肿(MF)中bcl-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bcl-2蛋白表达于大部分标本;p53蛋白表达于60%的肿瘤期MF、21%的斑块期MF和0%的斑片期MF;100%的肿瘤期MF、38%的斑块期MF和0%的斑片期MF的PCNA呈中或强阳性表达。表明PCNA和p53均与MF的恶性程度有关,对评估MF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UVB照射治疗72例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72例玫瑰糠疹患者经过6次UVB照射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示:53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为显效,3例为进步,1例无产儿,总有效率达94.44%,痊愈率为73.61%,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实,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