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Yin X  Lu M  Liang L  Lai Y  Huang J  Li Z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36-338,I001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5年1月-1996年8月在本院接爱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4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浸润的数目,同时评估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两者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及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肿瘤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数≥20、同时伴淋巴细胞浸润(+)者(A组,n=17)术后肿瘤复发时间显著晚于不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条件者(B组,n=27),两者复发的中位期分别为21.6个月和4.1个月(U值=105.5,P=0.009)。A组术后1、3、4年生存率分别为83.5%、61.8%和48.7%,B组分别为42.2%、28.4%和23.0%,A组均显著高于B组(Log rank=7.68,P=0.006)。结论 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直接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在肺癌组织中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100例肺癌实体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浸润情况,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是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它们所在的位置提示在向特异性T细胞提呈肿瘤相关抗原的过程中,TIDC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对于TIDC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就TIDC的提纯、表型和功能、与免疫抑制因子的关系、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是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 ,它们所在的位置提示在向特异性T细胞提呈肿瘤相关抗原的过程中 ,TIDC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对于TIDC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就TIDC的提纯、表型和功能、与免疫抑制因子的关系、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胃癌阴性淋巴结的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CK19,细胞角蛋白CK20及CD44v6检测53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周围淋巴结509枚。结果 53例胃癌患者中21例有淋巴结微转移(39.6%)。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深层组织的微转移阳性率高于浅层(P<0.05),PT3,PT4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PT1,PT2患者。低分化癌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P<0.05)。结论 对常规检查淋巴阴性的胃癌,微转移检测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肿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相融合使融合细胞能将肿瘤抗原递呈给T细胞,并提供T细胞激活所必需的第二信号,借此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方法通过PEG法将鼠源性胃癌细胞MFC与小鼠DC进行融合(T/DC),融合后经50Gy电子线照射,以1×106肿瘤疫苗于小鼠皮下注射免疫2次,间隔1周后接种,后一次免疫后1周于小鼠皮下接种5×105MFC胃癌细胞。肿瘤细胞接种3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肿瘤大小、外周血NK活性和脾细胞CTL活性。结果肿瘤接种后一周对照组小鼠皮下均有肿瘤生长,而T/DC免疫组均无皮下可触及的肿瘤(10/10),10天后T/DC免疫组才有4/10只鼠皮下出现可触及的肿瘤,3周后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T/DC免疫组。经T/DC免疫后小鼠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对照组于肿瘤接种后2周开始有小鼠衰竭死亡,至肿瘤接种后3周对照组仅有3只存活,T/DC免疫组有8只鼠存活,并仍有3只无肿瘤生长。经T/DC免疫后,小鼠NK活性和肿瘤特异性CTL活性均明显提高,T/DC免疫组和对照组MFC特异性CTL活性分别为30.09%和7.12%。结论肿瘤细胞鄄DC融合的肿瘤疫苗可通过加强抗原递呈激活肿瘤特异性CTL而具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早期黏膜下胃癌微转移和微浸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临床早期黏膜下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和原发灶微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9例早期黏膜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1945个淋巴结及68例肿瘤原发灶分别进行连续超薄切片,并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单克隆抗体(CAM5.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患者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常规HE染色时,淋巴结转移率为13%(10/79),而CK染色为34%(27/79)。早期黏膜下胃癌的微转移发生率为25%(17/69)。68例早期黏膜下胃癌患者中,微浸润的发生率为16%(11,/68)。淋巴结微转移分别多发于肿瘤直径大于2cm(43%),凹陷型(48%),淋巴管侵犯(73%)和深度黏膜下侵犯(53%)的肿瘤。微浸润多发于低分化癌(33%)和深度黏膜下侵犯(31%)的肿瘤。5年生存率在没有微转移的患者为100%,有微转移的患者为82%,有微浸润的患者为73%。结论 CK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微转移和微浸润上明显优于常规HE检查。淋巴结的微转移和原发灶的微浸润明显影响黏膜下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1998年1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268例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浸润深度在T1、T2、T3和T3时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6%、53.1%、78.7%和100%,依次呈递增趋势(P〈0.01)。未分化癌、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分化型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66.7%、77.8%、48.8%和33.3%(P〈0.01)。N0、N1、N2和N3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30.1%、9.1%和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的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0.
胃癌微转移的诊断不仅有助于判断转移和复发,而且也可能为临床选择,评价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但其诊断的科学性与其患者预后的关系仍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θ���ܰͽ�ת�ƹ��ɼ�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61例有癌病人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对2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与13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静脉侵犯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和80.5%,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后者分别为96.1%和92.4%。结论 术前或术中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廓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cm的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局限于第1站,但黏膜下层癌时随着肿瘤增大,第2、3站均见转移.黏膜内癌的累积5年生存率为97.3%,黏膜下层癌为87.6%(P=0.019).淋巴结廓清范围与累积5年生存率关系为:D2为93.8%,D3为91.7%(P=0.677).结论 早期胃癌中的黏膜下层癌D2或D2+程度的淋巴结廓清是必要的,但胃上部早期癌、<2 cm的黏膜内癌是缩小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生物学特性和长期生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生物学特性和长期生存有助于术前评估淋巴转移程度和范围,从而探讨缩小手术的合理适应证。方法 分析比较520例早期胃癌的癌肿胃壁浸润深度、癌肿大小以及是否伴发溃疡、大体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对淋巴转移和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黏膜内(m)癌和黏膜下层否伴发溃疡、大体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对淋巴转移和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黏膜内(m)癌和黏膜下层(sm)癌的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5%和22.0%。在m癌中,除Ⅱc或Ⅱc加Ⅲ外,其它大体类型均无淋巴转移,小于2cm,亦无淋巴转移。sm癌和伴发溃疡的m癌易发生淋巴转移,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并不明显影响淋巴转移,m癌和sm癌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4%和80.0%。结论 影响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有肿瘤侵及黏膜下层、肿瘤大于2cm,并伴有溃疡,以及Ⅱc或Ⅱc加Ⅲ型。故这些病例应慎行各种缩小手术,尤其是内镜下切除术,确定缩小手术适应证的前提,是术前对于浸润深度高精度的确定和术中病理学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15 8例 ,其中在D2 、D2 + 或D3 的基础上再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PALD组 )共 73例 ,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PALD组 )共 85例。 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PALD组的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均较非PALD组更晚期。 结果 PALD组手术时间为 (2 80± 93)min ,非PALD组为 (2 4 5± 91)min(P <0 0 1)。输血量PALD组为 (6 93± 32 4 )ml,非PALD组为 (46 0± 375 )ml(P <0 0 1)。 2组均无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除PALD组腹泻发生率较高外 ,其他并发症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组中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ALD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有助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且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限制性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免疫治疗胃癌患者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对融合疫苗影响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及体内种植瘤组织细胞周期的特点进行研究。(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分化获取DC;(2)DC与SGC7901细胞经聚乙二醇诱导融合,HAT/HT选择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疫苗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周期及体内种植瘤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及细胞表型的DC;(2)DC与SGC7901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选择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体内应用融合疫苗组癌细胞周期比例:G_0/G_1间期(76.77±4.38)%,S期(16.50±2.90)%,G_2/M期(6.73±1.59)%;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内应用融合疫苗组种植瘤组织细胞增殖指数为23.34±3.51,与对照组(65.73±4.43)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融合细胞疫苗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产生显著影响,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度,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是融合细胞疫苗发挥更强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No16淋巴结清扫术式的可行性和意义,提出合适的No 16淋巴结清扫术指征。方法:对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所行的48例No16淋巴结清扫术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No16淋巴结清扫术中发现有第16淋巴结转移者9例,转移率为18.6%,浸润型胃癌、肿瘤直径大于5cm、肿瘤侵及浆膜以及第2、3站淋巴结受累时,No16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也未见明显增高。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No16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YJ  Hu XG  Tang Y  Liu R  Hu ZH  Jin G  Shao CH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5):324-327
目的 探讨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1996年~ 2 0 0 1年间所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12 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患者的选择根据 7项标准入选 ,其中廓清组 5 0例 ,常规手术组 71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危险因素、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我们对 2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病理资料、生存率进行了对照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神经浸润等方面无差异 ,而淋巴结清除数目及淋巴结转移率廓清组显著高于常规组 ;廓清组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 (P <0 0 1) ,生存率曲线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 0 5 ) ,廓清组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8%、31 4 %、2 0 9% ,高于常规组。廓清组中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病例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同时淋巴结转移病例中肠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胰头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廓清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清除更多的淋巴结 ,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的发生率 ,使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将5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疫苗治疗组常规化疗2周后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观察DCs疫苗治疗的初步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疫苗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在DCs注射2周后开始上升,4周后上升至最高值犤CD3 (71.2±9.8)%,CD4 /CD8 (1.76±0.24)%,NK细胞(13.5±2.6)%犦,第8周下降;与同期对照组犤CD3 (58.8±9.2)%,CD4 /CD8 (1.26±0.29)%,NK细胞(10.8±2.3)%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疫苗治疗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DCs疫苗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施行胃癌D2根治术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有淋巴结孤立性转移(孤立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进一步比较孤立转移组中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差异: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孤立转移组患者83例.无转移组患者197例。孤立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和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1)。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孤立转移组中跳跃性淋巴结转移者19例(22.9%),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差。施行D2根治术有助于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