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用于橡皮障隔离下显微根管治疗相关实验教学的仿真头模离体牙模具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人离体牙置于口腔教学仿真头模配套橡胶模具的牙槽内,将树脂材料放入该离体牙近远中颈部压紧固定,厚度约1.5 mm;将石膏注入模具,盖上模具盖,用重物压约20 min,然后在开盖时将其完全干透,取出石膏,将制好的牙模离体牙模型安装在仿...  相似文献   

2.
离体再植年轻恒牙根尖诱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 例离体再植年轻恒牙,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其中外伤脱位牙18 例,离体时间0.5 h~5 d;手术离体牙2 例,即刻复位.16 例治疗成功,4 例失败,成功率80%.18 例外伤脱位再植牙中治疗成功15 例(83.3%),2 例手术再植牙中治疗成功1例(50%).根尖发育完成所需时间为3~18 个...  相似文献   

3.
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所遇到的 9例患者 ,2 3颗上前牙外伤性脱位离体 ,及时予以再植术 ,并取得满意远期效果。1 临床材料9例患者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9~ 33岁 ,均为牙体完整 ,无断根的上前牙 ,脱落原因主要是跌摔伤 ,拳击伤 ,离体时间 1 :30~ 1 5小时 (指牙脱位离体距就诊时间 )。2 手术方法2 .1 牙体处理情况 :对根尖发育尚未完成 ,牙根表面有轻度污染 ,牙周膜完好的脱落牙 ,就诊在 8小时之内者 ,将脱位离体牙置入 0 .9%生理盐水中浸泡6min后取出 ,清除牙根表面污物 ,尽力保存残余牙周膜纤维 ,然后将处理完毕的离体牙继续浸泡 0 .9%盐…  相似文献   

4.
邓国珍  唐昭  刘剑  周慈文 《口腔医学》2005,25(4):225-225
有离体牙的石膏模型是将离体牙放在橡胶阴模内灌制而成的。实验结束后,从石膏模型中取出离体牙,做考评之用。此过程复杂,常导致离体牙标本的损坏,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选用自凝基托树脂材料制作离体牙可摘式仿标准(牙合)教学模型,供实验教学使用,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外伤离体牙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离体牙的离体时间及患者的年龄,将18例24颗离体牙分为两组,1组:12颗,年龄为12~22岁,牙离体时间为2h以内。Ⅱ组:12颗,年龄为22~50岁,牙离体时间为2h以上。对两组患牙行再植,观察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组12颗牙,5年的治疗成功率为100%,Ⅱ组12颗牙,5年的治疗成功率91.67%,失败率8.33%。结论离体再植牙是一种操作方便,成功率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仿真牙、离体牙的差别,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创新的目的,从而提高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将仿真牙和离体牙装在牙科模拟教学实验台上应用到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结果:在牙体预备、学生的体会、带教老师评价等方面仿真牙和离体牙都有明显区别。结论:此实验反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想将仿真牙、离体牙合而为一制成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离体牙再植术2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牙齿脱位离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笔者近年收治167个患者203个离体牙,对其进行即刻再植,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7例患者,年龄最小2岁,最大69岁;203个离体牙,外伤所致189个,其中86个伴有颌骨及牙槽骨骨折,24个位于骨折线上;矫正扭转牙6个;误拔牙3个;下颌智齿近中阻生拔除不当挺出下颌第二磨牙5个。1.2 离体牙种类189个外伤离体牙,单个牙125个,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64个;203个牙齿中,乳牙21个,恒牙182个(其中年轻恒牙78个)。1.3 离体牙部位189个外伤离体牙中,179个为单根牙,其中上颌牙114个,下颌牙65个,多根牙1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体外模型比较热牙胶充填时,2种根管封闭剂AH plus和iRoot SP的根尖微渗漏情况,评估两种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离体牙30颗,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A和B,1个阳性对照组(C)和1个阴性对照组(D).其中实验组每组10颗离体牙,对照组每组5颗离体牙.分别选用AH plus(A组)和iRoo...  相似文献   

9.
离体牙保留牙髓再植42例体会山东省海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65141)于展家,姜爱香离体牙再植常用方法是:对离体牙先行根管充填后再植,在这过程中易损伤牙周膜而且操作繁琐。我们对42例(64颗牙)离体牙采取保留牙髓再植,其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前牙离体再植根管充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96例因外伤致前牙离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min至2h前牙离体脱位患者20例,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h患者76例。结果:76例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h患者离体牙经处理后,均采用复位再植,固定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显效65例,有效5例,失败6例。30min至2h以内离体牙经处理后再植复位再定,术后显效14例,其中牙髓复活4例,有效4例,失败2例。结论:因外力致完整脱位的自体牙经过处理后复位再植一次性根充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脱位牙离体时间长短关系密切、脱位牙在体外的保存方式是影响成败的主要因素。采用复位再植、固定,根管充填,防止牙骨坏死,根尖感染是目前牙离体再植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外伤离体牙即刻再植的临床观察云南省玉溪地区医院口腔科(653100)鲁伟刘永安汤文山本文对51例因外所致的62颗离体牙,进行再植,其中60颗外伤离体牙再植后观察1—3年均获得愈合。资料与方法资料:51例患者外伤离体牙均为前恒牙,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有离体牙的石膏模型是将离体牙放在橡胶阴模内灌制而成的。实验结束后,从石膏模型中取出离体牙,做考评之用。此过程复杂,常导致离体牙标本的损坏,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选用自凝基托树脂材料制作离体牙可摘式仿标准牙合教学模型,供实验教学使用,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1方法将标准牙合模型(D51FE—500A-PSO,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上下牙弓内的塑料牙全部拆除,成为一副无牙牙合模型。在模型的牙槽窝和口腔黏膜等处涂上分离剂,将藻酸盐印模材料与水按比例调拌成糊剂,放入型盒中,把模型沿着牙槽窝朝下的方向垂直向下压入型盒中央并作修整,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印章法充填和分层树脂充填前后面形态变化.方法:收集60颗面形态良好的离体牙,随机分成流体树脂印章组、牙龈保护剂组和印模硅橡胶组,分别复制离体牙面形态,制作印章,比较3组面形态、印章的完整性、印章的气泡产生情况、制作印章耗时及制作印章操作难易程度.随机择取20颗离体牙,制备标准Ⅰ类洞型,分成2组,分别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不同切端预备类型的下切牙瓷贴面抗折强度.方法 收集30颗完整的离体下切牙,根据切端预备类型随机分为A(开窗型)、B(对接型)、C(包绕型)组,按照临床标准程序进行牙体预备、制作玻璃陶瓷贴面并粘接.用自凝树脂包埋离体牙牙根,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对试件切端轴向加载至试件破损,记录折裂载荷并观察折裂模式.结果 A、B...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离体牙低温保存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冷冻保护液的作用机制,介绍低温保存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初步讨论低温保存对牙体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离体牙低温保存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的离体牙和无桩修复的离体牙,在冷热循环实验和疲劳实验后牙根的微裂纹情况.方法 30颗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中切牙,在釉牙骨质界上2mm截去牙冠,分成3组,每组10颗牙,分别用镍铬合金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冠(金属桩组)、石英纤维桩+树脂核+金属烤瓷冠(纤维桩组)、无桩金属烤瓷冠修复(无桩组),进行冷热循环实验和疲劳实验,显微镜下观察牙根的微裂纹数,并记录数值,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属桩组牙根的微裂纹数大于纤维桩组和无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金属桩组牙根四个面之间的微裂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属桩核修复的离体牙牙根的微裂纹数多于纤维桩修复和无桩修复的离体牙牙根.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86年以来先后用自体牙再植术治疗外伤性离体牙9例、错位扭转S例、牙周病3例,经6—10年不等的临床的观察,外伤离体牙及错位扭转牙的再植,术后获得较满意临床效果。 一般资料 本组共积集处伤性病离体与9例共14颗均为中切牙和侧切牙,离体时间最长12小时,最短半小时,治疗经过:除离体时间半小时的一颗牙创清直接再植,余牙均根充后再植,结果牙齿生长稳固,颜色基本正常,直接再植牙活力正常。本组收集错位牙钳正固位牙与创5颗,结果牙生长稳固,颜色正常牙活力存在。此外本组还收集3例因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牙Ⅱ°松动的中印牙行根尖印除,根充,牙槽窝清创再植,结果牙生长差,牙均Ⅱ°松动、上述病例均经6—10年临床追踪。  相似文献   

18.
150颗离体牙中,正常活伪髓牙50颗。离体干燥牙50颗,去髓牙50颗。将其制成含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牙体硬组织标本,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下测定抗压强度和抗剪切强度。结果表明,三组标本之间,平均抗压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四环素骨诱导活性材料整复牙槽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盐酸四环素处理的人离体非功能牙块用于诱导骨再生技术中,观察和比较其对牙槽骨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拔除大鼠第一磨牙近中根做人工牙槽缺损。置入盐酸四环素处理的离体人牙块,以盐酸处理的离体人牙块为阳性对照,未做任何处理的离体人牙块为阴性对照。不同时期取材做组织观察和评价。结果四环素处理组炎症反应小,早期成骨明显。中晚期成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四环素处理的人离体非功能牙块有抑制骨吸收,诱导、促进牙槽骨再生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牙齿锥形束CT影像的垂直向放大误差及减小该误差的方法.方法:使用Galileo锥形束CT对32颗离体牙进行扫描,通过Galaxis3D软件对CBCT扫描数据进行重建,得到离体牙牙尖、根尖与扫描视野(FOV)中心所在的断层影像,并在该断层影像内测得离体牙的影像长度以及FOV中心至牙尖与根尖连线中点的距离(R值).将R值代入锥形束CT影像放大率校正方程,获得离体牙的校正长度;使用游标卡尺测得离体牙的实际长度;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离体牙的CBCT影像长度大于实际长度且差异显著(P<0.05),两者差值d1的均数为0.15±0.067mm,95%置信区间为0.13-0.21mm,平均误差百分比为0.74%±0.33%;离体牙的校正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差值d2的均数为0.02±0.074mm,95%置信区间为-0.01-0.05mm,平均误差百分比为0.10%±0.36%;放大率M1与M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牙齿在锥形束CT的影像长度大于实际长度,平均放大率为7.4‰,应用CBCT影像放大率校正方程可使牙齿影像长度平均放大率降低到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