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解剖2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钱以及内,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观测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35例足跟痛患者,以“治愈,”,“有效”,“无效”标准进行评判疗效。结果:跟内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的稍下方;跟外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临床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 的治愈率81.3%,而封闭跟外侧皮神经支的治愈率为41.7%,结论:跟内侧皮神经支卡压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跟部神经的局部解剖与足跟痛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局封足跟部皮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手段之一[1] 。为探讨跟内、外侧皮神经支与足跟痛的关系 ,我们对此两支皮神经的局部解剖进行了观测 ,并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 :局部解剖 2 0例成年足踝部尸体标本 ,解剖跟内、外侧皮神经支 ,分别以内、外踝尖作水平线和内、外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后最突出处连线进行局部定位观测。35例足跟痛患者 (男性 19例 ,女性16例 ) ,年龄 37~ 6 5岁 ,病程 6个月~ 18个月。随机分为 3组 ,一组 13例行跟内侧神经支封闭 ,封闭点为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 ;二组 12例行…  相似文献   

3.
背景:跟痛症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保守方法治疗。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例,手术治疗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的:观察足跟内侧小切口KobeGurd系统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利用该方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可能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采用小切口KobyGard系统进行足跟内侧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68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84足),男24例(32足)、女32例(52足),体重80 kg以上者46例。年龄28~72岁,平均47.6岁。病史均1年以上,最长者3.6年,平均1.8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观察包括疼痛强度(VAS评分系统)、行走距离、站立时间、跟骨筋膜压痛及踝关节、距下关节的活动度等的临床疼痛指数变化,并进行后足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患者跟骨处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步态恢复正常。疼痛指数:术前平均为8.8,术后4周、8周、4个月、8个月分别为4.89、2.98、1.46和0。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后足百分评分法对本组患者进行评定,优66足(78.6%),良16足(19.1%),可2足(2.3%)。未出现跟骨骨折、足弓塌陷等并发症。结论:运用小切口KobeGurd系统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治疗顽固性足跟痛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跟痛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跟痛症谭富生,汪泽宽跟痛症是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出跖筋膜慢性损伤、炎症、退变等引起,其同义名有跖筋膜炎、足跟痛等。国内外近来陆续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解剖跟骨结节外侧是趾展小肌,趾短屈肌的起点;结节内侧是屈趾短肌、跖筋膜的起点。跖筋膜...  相似文献   

5.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的疗效,探讨老年人足跟痛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40例老年人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给予抗骨质疏松(OP)药物治疗(益钙宁和钙尔奇D)。对照组40例给予抗炎镇痛药。在治疗前后皆拍跟骨的侧位X光片,同时测腰2-4的骨密度(BMD)。并对疼痛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疼痛基本消失,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 老年人顽固性足跟痛,应考虑为骨质疏松所致。采用抗OP的疗法:即联合应用抑制骨溶解、促进骨生成和加速骨矿化的药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跟痛症39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年7月至1997年6月采用局部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曲安缩松加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足跟痛症(跟骨骨刺,跖筋膜炎)39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97例中男性98例,女性299例;疼痛发生在左侧183例,右侧176例,双侧38例,共435足;其中跟底部疼痛305例33...  相似文献   

7.
中药薰洗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们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4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经治的48例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6例,女42例;40岁以上者46例。病程1月~6年不等。临床表现:足跟痛,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或足跟处压痛。48例中伴跟底肿胀10例,行走时疼痛加重,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足跟不敢着地,步履艰难,其中伴有休息痛9例。48例均行跟骨正侧位X光片检查,共计57个跟骨,其中44个跟骨有骨刺形成。治疗方法1.方药组成:伸筋草20g,红花20g.炙马钱子10g,川芎25g,丹参25g,木瓜10g,牛膝1…  相似文献   

8.
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程度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4月,32例(48足)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患者、24例(33足)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患者、18例(28足)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患者及4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病例1~3组及对照组.经站立和行走规范训练后,应用计算机化的足底压力分析系统(F-Scan Mobile,Tekscan,USA)测量分析比较四组间足跟部的静态峰值压力、动态平均峰值压力及动态最大峰值压力差异.结果 在足跟部静态、动态平均及最大峰值压力测量中,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量状态下,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近似,即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组、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组足跟部峰值压力较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增加的程度不同,增幅最大是动态最大的峰值压力,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组和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组分别达到(638.8±172.3)kPa和(510.2±85.6)kPa,而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组和对照组仅为(382.5±61.3)kPa和(395.6±62.3)kPa.结论 跟骨结节骨赘可明显增加足跟部压力,跟骨结节骨赘伴跟痛症时压力增高更为显著,而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时,足跟部压力并未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96年5月~1998年2月,采用外踝后下角部分骨质切除治疗跟骨骨折后遗足跟外侧痛5例,效果满意。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于入院前1年半由4m高处坠落,左足跟着地受伤,致左跟骨粉碎性骨折,行石膏靴外固定,2个月后开始负重行走,足跟外侧疼痛、跛行,保守治疗1年余无效。入院查体:左踝外侧压痛,足内翻时足跟外侧疼痛,X线片示左侧跟骨结节关节角15°。术中见:左侧腓骨长短肌腱高度紧  相似文献   

10.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繁多且较复杂.跟骨骨刺被认为是引起顽固性足跟痛的病因之一.自2002年5月~2007年7月,作者设计并应用小切口磨削法对17例(17足)跟骨结节部位有明确压痛又有明显骨刺并且局封效果好的顽固性足跟痛患者行骨刺去除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足跟痛是一种极常见的临床症状 ,这里讨论的是足底跟骨结节前内下方处的疼痛。我院自 1992年 1月 - 2 0 0 1年 8月采用小针刀治疗跟痛症 6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中男 30例 ,女 38例 ;年龄 2 5~ 5 1岁 ,平均 36岁 ;左侧 2 7例 ,右侧 32例 ,双侧 9例 ;X线提示有跟骨骨刺者6 5例 ;6 8例均经药物、推拿、针灸、局部封闭治疗无效后才采用小针刀治疗。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 ,患侧踝关节前方垫一小沙袋 ,足跟朝上 ,将足垫稳。局部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 ,在压痛点最明显处进针刀 ,即在骨刺的尖端。刀口线与足纵轴…  相似文献   

12.
足跟痛是门诊康复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常由于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 ,主要表现为跟骨下滑囊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在药物及物理方法均无显效的情况下 ,我科使用较大剂量超声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疗效。并将其与其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资料与方法足跟痛病人 75例 ,其中跟骨骨刺患者 5 5例 ,跟腱炎患者 14例 ,跟骨滑囊炎患者 6例 ,年龄在 49~ 74岁之间 ,其中男 5 3例 ,女 2 2例 ,均系门诊病人。将患者分成 3组。 组为常规治疗组 ,采用蜡疗加较小剂量超声波治疗 , 组为蜡疗加较大剂量超声治疗 , 组为较大剂量超声加电…  相似文献   

13.
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综合症。主要原因有:(1)足跟内侧小趾外展肌神经受压。(2)扁平足造成的跟骨内旋,足跟内侧牵拉力增加,引起足跟痛。(3)反复轻度的外伤。跖筋膜炎的典型症状是足跟部缓慢出现的疼痛。患者常感足跟部有一种烧灼感。行走时常有不舒服的感觉。跟骨内侧结节部位压痛。跖筋膜紧张、增厚。跟骨侧位 X 线片一般无异常所见。有的有骨刺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42-1243
[目的]分析足跟痛治疗鞋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4月~2018年4月足跟痛治疗鞋临床治疗效果。以"疼痛完全消失"为优秀、"疼痛明显改善"为良好、"疼痛有改善"为一般、"疼痛无改善"为无效。[结果]本组共98例129足,经治疗后,优秀77例(96足),占74.42%;良好14例(22足),占17.05%;一般7例(11足),占8.53%;无效0例。优良率达91.47%。[结论]足跟痛治疗鞋对于预防和治疗足跟痛有着确切的疗效,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必定给广大足跟痛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5.
跟痛症是以足跟承重时疼痛而命名的疾病,临床比较多见。我院自1999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不同原因的跟痛症52例(68足),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17例,女35例,年龄40~72岁,平均51岁;单足发病36例,双足发病16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平均为3个月。临床表现为足跟部疼痛,均于站立和行走时出现症状,稍加活动后减轻,站立过久或行走过多时加重。检查时挤压足跟两侧或按压足跟底部后出现疼痛,部分病人有局限性压痛点。52例均摄有X线片,23足有程度不同的骨刺形成。1.2方法:1.2.1一般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米醋熏泡治疗跟骨骨质增生 40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48~ 6 5岁。单侧 15例 ,双侧 2 5例。病程3年~ 12年。患者因足跟痛不能行走而就诊 ,足跟部无红肿 ,无外伤史 ,特别行走于路不平时症状加剧。摄足跟部侧位X片示足跟骨骨质增生 ,增生骨骨质变尖 ,变锐。2 治疗方法食米醋 5 0 0g放入罐内 ,加热至10 0℃ ,罐口用毛巾覆盖好 ,避免烫伤皮肤。足跟放入罐口处 ,熏蒸 2 0分钟。后把米醋倒出 ,待温度降至 40℃左右 ,足跟放入米醋内浸泡 2 0分钟为宜。浸泡后用木锤叩击足跟数次。也可立硬地面蹦跳数…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跟痛症的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跟痛症的病因复杂 ,治疗方法较多 ,但效果有时不太理想。 1995年7月~ 2 0 0 1年 5月 ,我科收治 4 0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 ,根据不同情况以不同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6 4岁。共 4 4足 ,其中单足左侧 2 1例 2 1足、右侧 15例 15足 ,双足 4例 8足。均有长期慢性足跟疼痛 ,病程 6个月以上 ,反复发作 ,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排除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跟腱滑囊炎、跟骨骨骺炎、扁平足、骨结核、骨感染、骨肿瘤引起的跟痛。1.2 方法1.2 .1 清晨开…  相似文献   

18.
欧阳晓 《中国骨伤》2000,13(12):759-760
采用跖筋膜切断和骨赘切除等综合手术疗法结合术前及术后用自制中药方剂熏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15例 2 1足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 2 1足 ,男 9例 15足 ,女 6例 6足 ;年龄 2 0~ 6 5岁 ;左侧 13例 ,右侧 8例 ;病史 6月~ 10年 ;静息痛者 5例 6足 ,跟骨广泛压痛。本组全部病例均经减轻足跟负重 ,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局部封闭及理疗等治疗至少一月而无明显疗效。2 治疗方法顽固性跟痛症者术前及术后用自行配制中药方剂滤液加热后熏洗 ,并浸泡患足 ,进行适当按摩 ,每次 30分钟 ,每日二次。连续熏洗 6…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慢性跟痛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35~68岁。于足跟部标记疼痛点,行局部浸润麻醉。选取跟骨结节前缘跖腱膜两侧分别建立内外侧入路。皮下组织内注射15~20ml含0.03%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后以肌腱剥离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与跖腱膜,建立人工腔隙。关节镜监视下以射频消融技术清理增生杂乱的跖腱膜,清除跟周滑囊,再以TOPAZ刀头行跖腱膜局部网状打孔治疗。患者手术前后均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OFAS-AH),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13例术后恢复良好,疼痛均有显著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8.71±1.64,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6.27±2.53及术后6个月的2.30±2.69。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56.43±3.72,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68.15±7.38及术后6个月的84.51±2.93。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跖腱膜长期受牵拉导致的跖腱膜炎及跟周滑囊炎是引起跟痛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消融清除增生的组织及跟周滑囊,并行跖腱膜打孔治疗,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无须部分及完全切断跖腱膜或切除跟骨骨刺,创伤小,对患者足部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跟骨内生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76岁。左足跟部疼痛 1年 ,渐大性肿胀 2个月。查体 :左足跟部弥漫性肿胀 ,以跟骨内侧为甚 ,局部皮温略有增高 ,无浅静脉充盈、盘曲 ;跟部压痛 ,内侧有边界不清的包块 ,质软 ,有囊性感 ,不活动。X线片 (图 1)示 :左跟骨较对侧膨大 ,跟骨后缘及下缘骨皮质中断 ,跟骨内可见散在、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 ,血沉略有增快 ;跟骨内侧穿刺 ,抽出少许血性液体 ,涂片未发现异常细胞。拟诊 :左跟骨骨囊肿。取跟后环形切口显露跟骨后侧 ,跟腱下切开骨膜。跟骨结节处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