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后周期化疗期间保护血管的输液途径。方法将我院外科各类肿瘤术后行周期化疗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留置针组65例和头皮针组60例,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和常规静脉穿刺化疗法。结果 2种输液途径在穿刺次数和药物外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肿瘤术后行周期性化疗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能够减少因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和血管损害,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医院对于外科肿瘤患者术后行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选择30例肿瘤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接受能力决定治疗期间所选择输液途径进行观察,分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化疗和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及各自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肿瘤术后患者在综合医院多周期化疗期间应尽早行静脉留置针化疗,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医院对于外科肿瘤患者术后行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选择30例肿瘤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接受能力决定治疗期间所选择输液途径进行观察,分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化疗和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及各自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肿瘤术后患者在综合医院多周期化疗期间应尽早行静脉留置针化疗,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肿瘤患者由于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造成的静脉破坏以及化疗药物造成的血管损伤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普及,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有关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患者血管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的抗癌药物是通过静脉途经给药的。目前化疗患者最先进的静脉给药途径是应用PICC技术或锁穿插管技术。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或其他方面原因的限制,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仍选择周围静脉给药的方法。这就给我们从事临床化疗护理工作的同仁们提出了很大挑战。在肿瘤化疗过程中,一位患者要完成几个疗程的治疗,需要多次静脉给药。再加上应用一些保肝、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一个患者要进行几百次的静脉穿刺,因此,化疗患者的静脉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但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一旦漏出血管外 ,可致局部疼痛 ,皮肤硬结形成 ,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烂。本文对我科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92例肿瘤患者 ,经过制定护理计划 ,采取有效血管保护措施 ,使化疗顺利进行 ,无 1例发生血管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 92例 ,男 4 0例 ,女 5 2例 ,年龄 8岁~ 72岁 ,平均 5 3岁。其中 ,肺癌 2 8例 ,胃癌 2 4例 ,乳腺癌 16例 ,恶性淋巴瘤 10例 ,原发性肝癌 10例 ,脂肪肉瘤 4例。化疗药物 :CTX、5 -FU、ADM、…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我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浅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是一种经济和操作简便给药方法。但是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减弱,容易并发感染,且一旦感染,病情则迅速恶化而不易控制。我院对128例肿瘤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拔管后对留置针皮肤及针尖行细菌培养分析,研究细菌感染的特点,以更好地护理患者。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化疗药物大多数通过静脉注射来达到治疗目的。化疗药物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反复、大剂量的使用对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化疗病人的静脉保护问题一直是一个护理热点。本文结合临床实际,谈谈自己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静脉炎的发生、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患者舒适度及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30例(A组)和静脉留置针患者42例(B组)静脉炎、疼痛、留置时间及生活自理能力和临床费用方面比较.结果 A组静脉炎6%,B组静脉炎46%;A组疼痛远远小于B组;A组留置时间10~270d,B组留置时间1~10d;A组生活自理能力正常,B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顾;两者临床费用A组略高于B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PICC置管优于静脉留置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化疗时的静脉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玉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5):549-550
化学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已被普遍的应用于临床,而静脉给药是主要的途径之一。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反复静脉穿刺以及长时间输液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药液渗漏,引起静脉炎,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阻塞,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出现硬结,严重者甚至溃烂、坏死,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因此,加强对静脉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多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措施。方法选择12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所选择的输液途径入组观察,将3组患者分别采用外周静脉化疗、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PICC化疗。结果3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所致静脉炎情况以及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IC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可避免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手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方法 :选择 70例胃癌患者 ,分别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前和化疗后 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 ,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化学发光 (Ly CL)和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 ,观察其化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 :胃癌患者化疗后 2 4hLy CL迅速降低 (P <0 .0 1) ,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化疗后 3~ 5天 ,然后逐渐上升 ,第 7天时基本恢复至化疗前的水平 (P >0 .0 5 )。同时淋巴细胞增生指数也有相同的变化 ,与Ly CL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 .6 1,P <0 .0 1)。 结论 :测定Ly CL强度变化可反映胃癌患者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过程中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可作为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动态观察指标 ,指导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协同化疗患者两种静脉输液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放疗协同化疗肺癌患者128例,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中心插管进行化疗(PICC组,n=64),另一组患者应用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留置针组,n=64)。观察两组并发症,如静脉炎、感染等发生率;并发症治疗费用;患者化疗输液途径综合满意度。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683),两组化疗间歇期来院次数、治疗并发症所需处置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2,P=0.039)。两组患者化疗输液途径综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0,P=0.000)。结论放疗协同化疗的肺癌患者采用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化疗途径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是提高疗效的新途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作用,具有用药量小、局部浓度高、抗癌作用强、毒副反应轻等优点。应正确掌握动脉导管化疗方法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和Jalowiec应对量表对3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96.97%,以中度疲乏最为明显;各维度疲乏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应用光量子血疗辅助化疗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方法 :应用光量子血疗辅助化疗治疗 32例晚期肺癌和肝癌病人。结果 :光量子血疗提高了机体消化、呼吸和免疫系统等功能 ,改善全身症状 ,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减少其副作用。结论 :光量子血疗是恶性肿瘤化疗的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均经病理诊断明确,并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2个疗程以上,每次治疗期间均观察患者支气管动脉血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及耐受性的评价。结果:45例老年中晚期肺癌中19例治疗有效(CR±PR'),占42.2%,其中血供丰富型28例,治疗有效率为46.4%,乏血供型17例。治疗有效率为35.29%。血供丰富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有效率较乏血供型肺癌明显提高。治疗有效患者血清VEGF浓度[(69.08±51.29)ng/L]显著低于治疗前浓度[(108.10±68.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038),肿瘤进展的患者血清CEGF浓度[(83.86±49.26)ng/L]与治疗前浓度[(86.49±62.28)ng/L]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913)。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观察支气管动脉血供情况及VEGF的变化有利于评价老年性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